陝西省人民政府辦公廳關於印發全面推開“證照分離”改革實施方案的通知

各市、縣、區人民政府,省人民政府各工作部門、各直屬機構:

  《陝西省全面推開“證照分離”改革實施方案》已經省政府同意,現印發給你們,請認真貫徹執行。

陝西省全面推開“證照分離”改革實施方案

  為貫徹落實《國務院關於在全國推開“證照分離”改革的通知》(國發〔2018〕35號)精神,在我省全面推行“證照分離”改革,進一步破解“准入不準營”問題,激發市場主體活力,營造法治化、國際化、便利化營商環境,在前期試點的基礎上,制訂本方案。

一、工作目標

自2018年11月10日起,在全省範圍內對國務院確定的第一批106項涉企行政審批事項分別按照直接取消審批、審批改為備案、實行告知承諾、優化准入服務等四種方式實施“證照分離”改革。加強事中事後監管,建立部門間信息共享、協同監管和聯合獎懲機制,形成全過程監管體系。按照國務院統一部署,逐步減少涉企行政審批事項,對所有涉及市場準入的行政審批事項按照“證照分離”改革模式進行分類管理,實現全覆蓋,為企業進入市場提供便利。

二、改革任務

(一)分類改革涉企行政審批事項

對納入“證照分離”改革範圍的涉企(含個體工商戶、農民專業合作社)行政審批事項分別採取以下四種方式進行管理。

1、直接取消審批(2項)。對“因私出入境中介機構資格認定(境外就業除外)”和“國際船舶管理業務經營審批(外資)”兩項行政審批事項直接取消,市場主體辦理營業執照後即可開展相關經營活動。有關行業主管部門要制定監管制度,明確事中事後監管重點,做到檢查全覆蓋,監管無死角。

2、取消審批,改為備案(1項)。對“首次進口非特殊用途化妝品行政許可”行政審批事項改為備案,市場主體報送材料後即可開展相關經營活動,有關部門不再進行審批。有關行業主管部門要制訂相應備案管理辦法,明確備案的條件、內容、程序、材料目錄和示範文本等。

3、簡化審批,實行告知承諾(19項)。對“電影放映單位設立審批”等19項暫不能取消審批,但通過事中事後監管能夠糾正不符合審批條件行為的行政審批事項,實行告知承諾。有關部門要履職盡責,製作告知承諾書,並向申請人提供示範文本,一次性告知申請人審批條件和所需材料,對申請人承諾符合審批條件並提交有關材料的當場辦理審批;要

制訂相應管理辦法,明確監管措施,實行全覆蓋例行檢查,發現實際情況與承諾內容不符的,依法撤銷審批並予以從重處罰。市場主體要誠信守諾,達到法定條件後再從事特定經營活動。

4、完善措施,優化准入服務(83項)。對“外商投資旅行社業務經營許可”等83項關係國家安全、公共安全、金融安全、生態安全和公眾健康等重大公共利益的行政審批事項,保留審批,優化准入服務。有關部門要精簡材料、壓縮時限、減少環節、下放權限,逐項編制標準化工作規程和辦事指南,公示審批事項和程序,公開辦理進度,提高登記審批效率。

對“小餐飲、小食雜、食品小作坊的經營許可”行政審批事項,從儘量方便群眾、有利於群眾就業的角度出發,堅持保障安全、衛生的原則,由省級職能部門協調各縣級政府相關部門決定改革方式。

在中國(陝西)自由貿易試驗區和國家自主創新示範區、國家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國家經濟技術開發區、國家級新區開展的“證照分離”改革試點工作12月21日結束後,納入改革的事項及改革方式以本方案為準。

(二)加強事中事後監管

按照“誰審批、誰監管,誰主管、誰監管”原則,行業主管部門要認真履行監管職責,針對改革事項分類制訂完善監管辦法,明確監管標準、監管方式和監管措施,確保放管無縫銜接、監管不留死角。全面推進“雙隨機、一公開”監管和綜合執法改革,逐步實現跨部門“雙隨機”聯合抽查常態化,進一步推進聯合執法。建立統一“黑名單”制度,對失信主體在政府採購、工程招投標、國有土地出讓、授予榮譽稱號等工作中予以限制或者禁入。推進抽查檢查信息統一歸集和全面公開,建立完善懲罰性賠償、“履職照單免責、失職照單問責”等制度,探索建立監管履職標準,使基層監管部門在“雙隨機”抽查時權責明確、放心履職。強化企業的市場秩序第一責任人意識,建立完善信用修復機制,更好發揮專業服務機構的社會監督作用,引導社會力量共同參與市場秩序治理,逐步構建完善多元共治格局。

(三)加快推進信息歸集共享

依託現有設施資源和政府數據共享交換平臺,進一步完善全國信用信息共享平臺(陝西)、國家企業信用信息公示系統(陝西)、陝西省行政執法“雙隨機、一公開”綜合監管系統,實現市場主體基礎信息、相關信用信息、違法違規信息歸集共享和業務協同。不斷完善政府部門涉企信息資源歸集目錄,按照全國統一標準建立企業法人單位基礎信息資源庫。工商和市場監管部門要按照統一的數據標準,通過全國信用信息共享平臺(陝西)將市場主體相關登記信息及時推送告知行政審批部門、行業主管部門。行政審批部門、行業主管部門對於按規定辦理的備案、後置審批事項,要及時將相關信息推送至“信用中國(陝西)”和全國信用信息共享平臺(陝西),向社會公示。

尚未和全國信用信息共享平臺(陝西)實現信息共享、對接的單位,要認真研究制定本部門、本系統“證照分離”改革信息互聯共享工作原則以及具體措施,儘快實現對接,打通數據傳輸壁壘,在省級層面實現信息自動化推送、導入、轉換。

(四)統籌推進“證照分離”和“多證合一”改革

通過“證照分離”改革,有效區分“證”“照”功能,讓更多市場主體持照即可經營,著力解決“准入不準營”問題。要統籌推進“證照分離”和“多證合一”改革,對於“證照分離”改革後屬於信息採集、記載公示、管理備查類的事項,原則上要通過“多證合一”改革儘可能整合到營業執照上,真正實現市場主體“一照一碼走天下”。

三、組織實施

(一)加強組織領導

“證照分離”改革涉及部門多、事項多、層級多,各地要加強統籌協調,確保積極穩妥推進改革。各相關部門要高度重視,緊盯重點環節,夯實責任主體,細化分解任務,制訂管理措施,建立協同機制,統籌推進“證照分離”改革與商事制度改革、行政審批制度改革、事中事後監管改革,確保改革措施落地見效。

(二)明確任務分工

省市場監管局、省編辦(省審改辦):指導督促和彙總省級相關部門制訂改革事項具體管理措施,紮實推進改革;做好登記系統升級改造和全國信用信息共享平臺(陝西)的對接工作。

省司法廳:指導督促省級相關部門及時提請做好相關規章和規範性文件立改廢工作。

省發展改革委:按照“證照分離”改革要求,進一步完善全國信用信息共享平臺(陝西)功能,加快實現省級部門間信息互聯互通和信息歸集共享;推動各行業領域建立完善“黑名單”制度,常態化發佈“黑名單”信息。

省級相關部門:針對具體改革事項,細化改革舉措和事中事後監管措施,逐一制訂出臺直接取消審批、審批改為備案、實行告知承諾、優化准入服務的具體管理措施,涉及國家部委或市(區、縣)的事項,要積極溝通協調,制訂出臺全省統一的管理措施,包括協同有關部門健全備案事項目錄和後置審批事項目錄的動態維護機制,明確事項表述、審批部門及層級、經營範圍表述等內容,並於11月10日前向社會公開。

各市(縣、區)政府:結合實際,明確分工,夯實責任,確保各項改革事項落地生根,積極做好相關統計報送工作。

(三)強化宣傳培訓

各地和相關部門要運用通俗易懂的宣傳方式,做好改革政策宣傳解讀工作,擴大各項改革政策的知曉度,及時回應社會關切,營造有利於改革的良好氛圍。要加強培訓,提升工作人員業務素質和服務意識,確保改革順利推進。

(四)加大督查力度

各地和相關部門要切實樹立改革“一盤棋”思想,加強上下之間、橫向之間的政策對接和工作銜接,認真協調解決重點難點問題,以強有力的督促檢查,促進改革工作順利推進。要建立改革工作考核和評估制度,通過引入第三方機構、廣泛聽取意見等形式對改革成效進行綜合評估,依據評估結果持續深化和完善改革措施,確保改革任務落到實處。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