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蘇、浙江、上海,誰的影響力更強?

沙漏遺愛


從歷史沿革看,上海的作用昭然若揭。

兩江,無需贅言,明清一直就是國家支柱,兩江總督,更是肥缺,明清一直是國家重臣。

而上海的誕生,直接打破了閉關鎖國的農耕經濟,內陸循環的格局,給江南注入了海洋經濟的基因。當1860年代後半期,被太平軍摧殘破碎的江南,尤其當時江山殘破的蘇錫常寧,再次得到上海強勁的輻射,快速復甦崛起,蒸蒸日上,其活力四射,而遠勝於沒有上海之前的昔日。

改革開放,又是上海輕重工業的輸出,帶動了江蘇的實體經濟,提攜了浙江的民營經濟,開發浦東,更是樣板了全國招商引資,先手了國家的開發區經濟。

上海自從開埠後,一直是地區的龍頭,話語權的掌門,潮流的引領者,這些作用無可替代。

同樣,和上海一起五口通商的寧波,未能成為區域的龍頭,原因只有一個,非移民城市,文化多樣性欠缺。

海納百川,有容乃大,是上海發展的真實寫照。因為行政區劃的原因,心有旁騖,要兼顧省內平衡,江浙兩省,很難做到一心一意啊。

當然,上海出生在富人圈,早年上海的移民,60%強來自江浙,關起門就是一家人,無所謂誰聽誰的。

儘管有了網絡,地域概念模糊了,但對江浙,乃至對全國,面對今天的海洋經濟,上海的引領作用,依舊不可或缺。

上海人,實話美言自家,理所當然😊


鋼的花



針對這個問題?我來說說我的看法,我首先認為江蘇浙江上海這三個地方都是好地方!不知道這個看法大家有沒有異議?但是如果你非得分出個高低?你只能站在客觀的立場來看待!江浙滬自古以來經濟繁榮,文化深厚,三地地域相近,經濟文化,往來頻繁。現如今仍然是長三角的代表。在各自區域扮演著各自的角色,取得了輝煌的成績!在中國有目共睹,無人不知。


江蘇,中國經濟強省,長三角成員,GDP達到85900億元,人均生產總值107189元。人均GDP列全國各省第一,地區GDP總量排全國第二。江蘇全省大部平原地區,人文薈萃,生態環境優美!轄13個地級市,是全國發展最為均衡的省。江蘇省文化底蘊深厚,僅南京教育實力排京滬之後列全國第三,可見江蘇教育水平之發達。


浙江經濟發達,長三角成員,地區生產總值達到51768億元,浙江民富程度在全國各省有口皆碑,是我國民富最強的省份。湧現出馬雲阿里巴巴集團,電商互聯網金融走在全國前列,是浙江亮麗的風景線。也在一定程度上影響了未來我國社會經濟發展的方向和座標。


上海,中央直轄市。超大城市,長三角龍頭城市,國際大都市。全市生產總值達到30133.86億元。人均GDP124536元。是我國最發達的城市,在世界上也有重要的影響力。上海是國際經濟、金融、貿易、航運、科技創新中心。上海科教水平在全國均位於前列,是我國綜合實力最強的城市。


三地經濟合作由來已久,合作頻繁度堪稱我國區域經濟合作的典範!合作的產業種類涉及到方方面面,取得了累累碩果!三地經濟結構互補性強,產業無縫對接,聯動發展,形成了良性互動的格局,在全國起到了引領帶頭示範作用…前途一片光明!


從以上可以看出,三地的紐帶關係,誰也離不開誰,如果非要比較知名度?在國內我覺得江蘇.浙江.上海這樣的排列比較合理。如果在國際上應該上海.江蘇.浙江這樣排列更加具有說服力。當然了這隻能代表我個人的看法,不知你是否贊同?我不否定可能會有不同的見解和意見?歡迎各位批評指正!


古亭幽月


江蘇、浙江、上海,誰的影響力更強?我認為要論國際影響力,毫無疑問是上海,但要說對我們老百姓的影響,還是浙江大一些,畢竟電商移動支付改變了我們的消費方式和習慣。

江蘇平原多人口多總量多人均少,浙江反之。總的來說兩者互有短長,各種差距也在正常範圍之內。江浙兩省,尤其蘇南浙北上海等地區,氣候適宜物產豐富人民勤勞重視教育,至少自明清以來,一直代表了泱泱中華經濟文化發展的最高水平。

其實沒什麼好比的,浙江,江蘇,上海,本來就是一體的,歷史上上海本來就是江蘇的吧,不管南方人還是北方人,說到江南水鄉,一般都認為是江蘇和浙江。在其它城市眼裡我估計江蘇和浙江沒什麼區別。

江蘇、浙江、上海,誰的影響力更強?我覺得從老百姓的感受出發,浙江影響力強一些,其實浙江為什麼這強,還不是全國人民的努力,努力給我們馬雲同志送錢。此從我認識了馬雲,我有了自己的購物車,還認識到了自己不足地方,餘額不足。

以上觀點你有不同看法嗎?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