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咸新区:打造“一带一路”人才高地和创新之都

两千多年前,古丝绸之路从西安出发,连接起西亚、中东和欧洲,产生出繁星璀璨般的艺术杰作。而今,丝绸之路已成为一个立体多维的宏大经济走廊。5年来,西安市以现代交通为依托,利用承东启西的区位优势,借助自由贸易试验区、全面创新改革试验区等多层次平台,加快筑起内陆高地;通过举办欧亚经济论坛、丝绸之路国际博览会等活动,不断织密西安与“一带一路”沿线的往来沟通。

西咸新区:打造“一带一路”人才高地和创新之都

西咸新区是国务院批复的第七个国家级新区,也是全国以创新城市发展方式为主题的国家级新区,承载着打造丝绸之路经济带重要支点、向西开放的重要枢纽、西部大开发的新引擎以及中国特色新型城镇化范例的重要使命,正紧扣大西安新中心、新特区的发展定位,以招商引资和创新创业“双轮驱动”,全力以赴培育现代产业体系。特别是获批国家首批双创示范基地以来,西咸新区专注打造“硬科技”创新创业生态,基本形成了具有陕西特色和优势的创新体系。全区众创载体在孵企业及团队1071家。2018年前三季度,西咸新区新登记市场主体同比增长55.6%,创新引领作用明显。

强化区域合作推动协同创新

2016年,国务院批复《西安市系统推进全面创新改革试验方案》。西安市便以全面创新改革试验为契机,加速打造“一带一路”创新中心。如今,西安正加速成为“一带一路”创新高地。

围绕“一带一路”战略,西咸新区寻求海陆“双丝”联动,不断展开全方位合作,与广州南沙开发区管委会在广州签署了西咸新区与南沙新区“一带一路”战略合作框架协议,与国家双创示范基地厦门火炬高新区合作探索“一带一路”跨区域协同创新合作新模式。第一届中俄(工业)创新大赛、“西三角”区域开放合作交流会、陕西省“西源汇”启动仪式暨国际天使投资高峰论坛、第一届中俄(工业)创新大赛、2019微软“创新杯”陕西高校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等一批跨区域合作活动的成功举办,为创新创业要素汇聚西咸奠定了坚实基础。

打造“一带一路”人才高地

人才发展,是西安在建设国家中心城市中的中心指标。为打造人才引力,西安不断实现政策创新。2017年5月,西安市委、市政府出台《关于深化人才发展体制机制改革,打造“一带一路”人才高地若干政策措施》,计划五年投入38亿,引才育才100万,旨在吸引更多的人才来西安就业创业,把西安建设成为国家中心城市。

在人才战略推动下,西安本身丰富的高校、科研院所资源也提供了源源不断的人才红利,本地育才本地用。为探索建立与世界接轨的柔性引才新机制、创设快速集聚海外人才的新模式,进一步聚集海外高端创新创业人才及科技成果,结合中国科协海智工作会议精神,西咸新区管委会、陕西省科协等正共同筹划建设中国科协(西咸新区)海外人才离岸创新创业基地。中俄丝路创新园、俄中丝路创新园先后在沣东新城、莫斯科开园。“丝路文化使者”被列入《文化部“一带一路”文化发展行动计划(2016-2020年)》重大文化交流品牌活动。

搭建“一带一路”国际交流合作平台

作为国家级新区,西咸新区承担着打造我国向西开放的重要枢纽、建设丝路经济带重要支点的重任。近年来,随着自由贸易试验区、临空经济示范区等外向型经济“国字号”试点示范的落地,西咸新区不断搭建“一带一路”国际交流合作平台,推动建设新的城市开放体系,开放水平不断提高。目前,在对外开放方面,西咸新区已形成17个创新案例,其中高层次人才一站式服务平台等4个创新案例在全国被复制推广。

在语言大数据优势的基础上,中译语通科技(陕西)有限公司搭建起陕西“一带一路”语言服务及大数据平台。目前,这个平台已完成对“一带一路”部分国家和地区的海外舆情、商情及科技、工业、旅游等领域的大数据频道建设,对1800万条数据信息完成挖掘,能够为企业对外投资经营活动提供专业的数据引导,有效打破了企业海外投资的各种信息壁垒。

为探索建立与世界接轨的柔性引才新机制、创设快速集聚海外人才的新模式,进一步聚集海外高端创新创业人才及科技成果,结合中国科协海智工作会议精神,西咸新区管委会、陕西省科协等正共同建设中国科协(西咸新区)海外人才离岸创新创业基地。

聚世界智慧,创西咸未来。2018年西咸新区以建设大西安新中心为发展主线,在“走出去”和“引进来”的交融中,主动融入全球经济体系,成为西安建设国家中心城市的重要支撑。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