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喜新厭舊”的深圳,為何最愛是福田?

loushi_bbc

  深圳經歷過城市中心區的多次變遷,面積雖小,可作為改革開放的試驗田,所取得的成績享譽全國,乃至全世界,中心區的帶動作用功不可沒。

在“喜新厭舊”的深圳,為何最愛是福田?

  2000年以前,追隨改革開放的軌跡,羅湖自然而然成為中心區。在這裡,成就了深圳建市早期的輝煌。

  後來隨著市民中心的建設與啟用,深圳中心區從羅湖移至福田,隨之而來的是一波又一波高樓大廈的拔地而起,福田就此拉開了“深圳速度”般的發展序幕。

  2014年12月國務院批准在前海蛇口片區設立自由貿易區,以及深圳灣超級總部基地的建設,深圳的金融中心區標誌性落地南山區,科技中心區與金融中心區並存。

在城市中心區不斷變遷的過程中,深圳人骨子裡留下的是不同時代的打拼記憶。

羅湖

在“喜新厭舊”的深圳,為何最愛是福田?

  “60後”至“70後”,來深闖蕩的拓荒牛最愛是羅湖,大多都有羅湖情節,因為羅湖是他們曾經打拼及發生愛情故事的地方,他們熟悉羅湖的一草一木。就拿紅嶺中路證券交易所舉例,那裡曾經是資本每天股票交易最頻繁的地方,名聲響徹證券資本市場,老一代的拓荒牛們對此地絕對印象深刻。

  就因為他們的羅湖情節,在置業時,他們首選的是百仕達花園,鴻翔花園、淘金山、銀湖山莊等一批優秀物業。當然,也因為那時的深圳,除了羅湖,以及靠近羅湖一側的福田部分區域,其餘都尚未開發。

福田

在“喜新厭舊”的深圳,為何最愛是福田?

  作為“75後”到“80後”,雖然沒有經歷過深圳刻骨銘心的標誌性事件,可來深的第一份工作大多都在福田,租房子也在福田,也許還在福田收穫了屬於自己的愛情,就像老一代“拓荒牛”對羅湖的情結,這代人對福田的情節也是情有獨鍾。

  特區報業大廈,大中華交易廣場都是屬於他們記憶中的標誌性建築。香蜜湖則是這一代人為之奮鬥的豪宅夢,若要問他們的置業理想,我想更多都是水榭花都、香蜜湖一號、東海花園等頂級物業。那時的南山,離福田是那麼遙遠,眼中依然是對福田未來的憧憬。

南山

在“喜新厭舊”的深圳,為何最愛是福田?

  深圳灣大橋把深圳與香港更緊密的連接在一起之後,南山在深圳的地位日趨凸顯。而隨著各類科技類公司紛紛扎堆南山科技園,南山一時成了深圳創新的代名詞。到2014年國務院把自由貿易區設在南山,南山從此再也不是昔日的南山。

  這裡,成為了“85後”到“90後”年輕一代記憶中的深圳中心區。在南山,他們通過打拼、創新,收穫愛情、事業,南山是他們眼中最愛的、最繁華的深圳區域。

  涉及到置業,這代人的記憶中的頂級豪宅大概就是紅樹西岸、深圳灣1號了。曾經對南山房子的愛理不理,到今日南山房價的高攀不起,讓曾經情有獨鍾福田的深漂們大跌眼鏡,也許未來南山還會更好,畢竟創新與科技的結合才是深圳的未來所在。

在“喜新厭舊”的深圳,為何最愛是福田?

  不知未來的深圳中心區是否還會“喜新厭舊”,往寶安,往龍崗,還是龍華。但正是深圳的這種創新力,一切都有發生的可能性,鑄就了深圳的活力,不同時代,深圳給了不同的記憶,但都是刻骨銘心的。

  在深圳中心區的變遷中,伴隨而來的還有深圳房價的漲幅優勢變遷,先是羅湖,後有福田,再到今日之南山、寶安中心區。個人以為鋼筋水泥是不會增值的,只有地段才是真理。

  但即使未來深圳中心區還會變遷,福田作為深圳行政中心的板塊地位很難改變。一是當初的福田中心區在規劃上具有很大的超前性,二是福田的人居環境十分舒適,既沒有羅湖的嘈雜與喧擾,又比南山多了幾分生活氣息。以前有句廣告詞叫做“出則繁華,入則寧靜”,用來形容今日之福田,再恰當不過了。

在“喜新厭舊”的深圳,為何最愛是福田?

  身邊有很多老朋友問,到深圳置業的方向選擇,個人始終推崇的都是福田。一從性價比來看比南山要高,二從地理位置上看比羅湖要更核心,三從居住環境上看福田居住環境最濃厚也最便利,也許還有更多的則是本人的福田情節了。

  在“喜新厭舊”的深圳,即使羅湖繁華如斯並即將再次崛起,南山如旭日當空並前景無可限量,我最愛的依然是你,福田!

歷史文章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