蘋果能不能強行收購騰訊,如果收購了會發生什麼?

微涼人心


看了下面很多答案,不乏高瞻遠矚的眺望著,也有定論的決斷者,但是就是沒有具體可操作的方案!

大圈哥就跨界來扯吧扯吧這種高大上的業務:

從國家戰略上來說,下面有很多同學說了這不可能被允許執行,但我們設想一下真正的搞偷襲是怎樣的!


先來看看目前tencent的股權架構

目前,從騰訊2016年年報中可以看出其主要股權結構為:MIH33.25%,AdvanceDataServices Limited8.73%,JPMorgan Chase & Co.6.68%,馬化騰8.73%,張志東

雖然MIH佔有騰訊33.25%的股份,是第一大單一股東,但是並沒有投票權,只有分紅的權益,所以騰訊的控制權在馬化騰及其管理團隊手中。順便說一下,南非報業的控股股東是Public Investment Corporation of South Africa(PIC,Held 13.97%,2016年)


這是騰訊香港上市公司的股權架構,如果說道tencent整體業務所涵蓋的,觸角伸到的地方,估計100頁都寫不完,這也是基於國家安全或者更深遠的原因收購不可能被批准的事。

  • 市盈率:
  • 8.41市淨率:
  • 27,521.92億總市值:
  • 100每手股數:



馬化騰 (主席兼行政總裁兼執行董事)

劉熾平 (執行董事)

Charles St Leger Searle (非執行董事)

Jacobus Petrus (Koos) Bekker (非執行董事)

Iain Ferguson Bruce (獨立非執行董事)


從港股公佈的信息可以知道,除了當家人 小馬哥和劉熾平,其他幾位大股東只是拿錢,不做事的。也就是沒有決策權的。所以本質上是小馬哥他們的管理團隊說了算,這是早期VIE架構就擬定好的,可見投行出身的劉熾平十分了得!


回到外部資本想要收購,要從哪個角度入手呢?

第一,肯定是流通股,

第二,就是幾位出錢的老闆,也就是MIH33.25%,AdvanceDataServices Limited8.73%,JPMorgan Chase & Co.6.68%;

流通股,也就是說,蘋果要準備幾個虛擬公司戶頭,直接從香港散戶當中去收,這和同學們買賣股票是一樣的。 不過要把所有的流通股收下,那麼造成的震動也是非常大的,這個自己買賣過股票的同學相比知道。 估計騰訊的股價就不只是今天的290了,如果沒人走出風聲,能在390把流通股收了就不錯了。

JPMorgan Chase & Co.6.68%這個和蘋果的關係甚好,但是JPMorgan Chase & Co.是純粹資本公司,關係再好,在這個時候一樣會敲蘋果一筆竹槓,所以溢價多少才能達到JP的目標,只有他們心裡知道。

而最大的股東MIH和 AdvanceDataServices就不好說了, MIH與美國資本向來就不同意見。這樣才給了MIH 在2005年機會。

所以蘋果得動用多少能量才能將它們手中的33.25和8.73收入手中呢?

以上這種環節,是我們常人無法想象的,因為這涉及到幾千億美元的交易,相當於一箇中等國家的GDP了,可見這可以類比於 吞併一個國家的生意了!這裡面會涉及到多少暗黑和操作,這是遠比 Mission Impossible還要複雜的多的故事!

而且到了這個環節,是不可能不被多國政府緊密關注的。這個就不可能被執行下去了!

腦洞開的夠大!但是不是不無可能!更大的困難是遠比金錢能解決的大的多得多的!

所以蘋果想要控股tencent,是遠比 市值5000億美元能操作的事困難大的多得多的事!


以上分析同樣適用於公開上市的公司,intel,qualcomm,他們市值再高,不過上千億美元,中國政府掏不出這個錢麼?這就是遠比錢復雜的一個事。

但是中國資本已經這樣在幹了,去買入了一些盤子不是那麼大的美國科技公司,逐步的通過設立在美國的投資公司,不斷不斷的買入各種技術公司,未來,買入broadcom這樣的公司不是不可能滴!


大圈哥,一個為車主帶來福利的老炮!


貴州車友圈


蘋果要想收購騰訊,只有一種可能,那就是馬化騰不想玩了,馬化騰想跑路了。只要馬化騰還在騰訊,只要馬化騰還想玩騰訊,只要馬化騰不把騰訊折騰成一個差公司,蘋果就沒有可能對騰訊抱半點幻想。

事實也是如此,眼下國際上確實有許多大企業收購大企業的現象,高通就一度差點被收購,只因中國持反對態度,沒有收購成功。但是,問題不在收購方,而在高通本身,高通自己出現一定問題了。而眼下的騰訊,正是最紅的時候。最紅的時候被別人收購,除非腦子出了問題。否則,是不可能出現這樣的現象的。

再退一步講,就算騰訊願意被蘋果收購,能夠完全自己做主嗎?象騰訊這樣的企業被國外公司收購,也會受到有關方面的制約的,可以在雙方談妥的情況下被否決的。國際上類似案例並不少,企業談妥了,政府不同意。中國企業收購美國企業和歐洲企業,不經常遇到這樣的現象啊。

事實上,象蘋果這樣的公司,是否收購象騰訊這樣的企業,也會做認真評估的,且不只會評估被收購企業對自己有沒有利,還會評估收購的可能性,尤其是所在國家會不會同意。如果明顯會被政府的政策門檻抵擋住的收購,還要去強行收購,等於是自己找自己的麻煩,自己浪費自己的時間和精力。因為,不可能收購成功啊。當年匯源不是差點被可口可樂收購成功,則因審批環節沒有通過嗎?

所以,不要擔心騰訊會被蘋果收購,也不要假設騰訊會被蘋果收購,這個都不成立,也都不可能。


譚浩俊


首席投資官評論員王天天:

蘋果不能收購騰訊,換句話說:是沒機會收購騰訊!我們都知道騰訊旗下的QQ和微信佔了全國百分之九十九的用戶,馬化騰除非不想賺錢了、不想玩了可能讓蘋果公司有機可趁。但是馬化騰能把到手的鮮肉拱手讓人嗎?當然不可能。



前陣子傳聞蘋果和騰訊之間鬧了矛盾,但具體的原因無從而知,卻傳出蘋果收購騰訊的消息讓你驚歎不已。

目前蘋果公司的市值7000多美金,但是騰訊集團的市值並不低,如果強行收購會導致蘋果公司無法運轉,相當於拋棄蘋果收購騰訊,相信業界人士有點頭腦都不會真的做。

倘若蘋果公司想方設法利用各種手段將騰訊收購,勢必會引起公憤。我們都知道蘋果是出了名的昂貴,各款手機價位5000+,筆記本電腦更是3000-20000都有,單一個只能電子手錶的價格4800左右,如果強行收購騰訊,勢必會擾亂市場秩序,騰訊旗下的遊戲平臺將成為泡影,所有的一切可能都會成為美式化。



首席投資官


我想騰訊收購蘋果中國公司都有可能,就像麥當勞中國、Uber中國的經營權都賣給國內公司一樣,要蘋果收購騰訊,哪怕馬化騰答應,股東們答應,相關部門都不可能答應。

試想一下收購後會發生什麼?

國人的娛樂習慣被卡住了,價值觀呀,意識形態呀,那可由蘋果說了算了。

微信要是被蘋果收購了,那還有安全性可言嗎,我那點破事被全世界知道了沒啥了不起,但國內不少政府官員的社交信息,中小企業的信息,不需要涉及機密的東西。只要大數據破解,我們那些習慣,那些安排,那些戰略,統統暴露了。

中國與美國之間的商戰是不會停止的,別傻傻的真以為天下大同,只要國家的界限還存在,蘋果公司就屬於美國公司,美國就完全可能通過蘋果而達到更恐怖的攻擊。

為什麼雲服務,金融服務,更別說國防相關的服務,只能讓中國公司做,這些都是安全的做法。

即便別往那麼陰謀論去想,騰訊被蘋果收購了,那蘋果手機和它的整個軟性系統不把國內相關公司直接打趴下呀。

那麼華為手機成為全球第一還有希望嗎?甚至阿里都會被幹趴,那它就天下無敵了。

我倒是想著:蘋果讓出中國市場吧,與其不斷地妥協,還不如集中精力經營中國之外的市場,就把蘋果中國賣給騰訊算了。


財經作家邱恆明


前段時間蘋果市值剛破萬億,這個消息瞬間爆炸性在各大平臺傳播,其實騰訊公司的股票也是市值 3 萬億港幣,但蘋果的市值是萬億美金。 即使最近騰訊公司的股票大幅度下跌,蘋果公司要想收購也是完全不可能的。

1、「神話」被收購像話嗎?

拋開錢的因素,如果真有一天騰訊公司的股票跌停了,需要別的公司進行收購,那這塊肥肉也絕對不可能被蘋果吞下,國家會想盡一切辦法,歸為國有解決騰訊壞賬問題。最主要的原因是:騰訊手握重器,QQ、微信在線活躍人數加起來的總數接近人口總人數了,涉及太多人的信息。況且未來是大數據時代,這兩個 APP 目前的價值可以說是金錢無法衡量的,畢竟人工智能時代,數據為王。

除了以上這一方面,還包括很多很多因素,比如國家安全等等,當下的時代什麼是最值錢的東西,那得數信息了,高質量的信息價格完全超過你的想像。

反過來想,如果有一天蘋果公司股票跌停,騰訊又資金充足,美國政府會同意它去收購嗎?一個道理,所以說收購太不現實。

2、膽敢收購騰訊,資金充足嗎?

假設蘋果公司瘋了,就要收購騰訊,那我們具體分析下需要具備哪些條件。 上市公司收購時,往往不是按照公司現有市值收購的,還要綜合分析它未來的走勢和溢價能力,從騰訊整體的發展態勢來看,未來仍然會帶給股民們驚喜,此時蘋果如果有神一般的技能,突破各種阻隔,能夠收購騰訊,那就意味著需要將蘋果所有家當抵押,才能完全吞下這家互聯網怪才公司。

但收購併不意味著一切都結束了,後續公司整體規劃、產品研發等等都需要不斷的砸錢,這時已經收購完全的騰訊在它那不可能立馬為其變現,所以說肥肉太大也不是什麼好事,容易噎著自己。

接下來面對的就是收購者不斷的找錢,進行新品研發適合他的消費者的需求,同時還是和本國的其他競爭對手搶肉吃,最終的結局可能是肉沒搶到,湯都喝不著,只能餓死。

總的來說,蘋果有實例收購騰訊也絕不會做出這樣的選擇,畢竟風險太高,弊遠遠大於利。


stormzhang


不可能!目前蘋果的現金儲備是買不起騰訊的,大家不要把蘋果想的太神

截止到2018年8月1日,蘋果公司的現金儲備為2437億美元,這是什麼概念?這比中國今年的軍費總和還要多!

有錢就可以任性,那蘋果可以任性嗎?

不可以!

為啥?

因為蘋果還不夠有錢!

是的,蘋果公司手中的那些錢還不足以任性到去收購騰訊。可以明確肯定的是,騰訊的體量無論放在哪裡,都是“航母”級別的存在。

作為世界上一家知名的互聯網科技企業,騰訊巔峰時期的市值超過6000億美元,即便是近期股價暴跌,騰訊仍有4000多億美元的市值。

而且按照目前騰訊的盈利能力來看,如果要賣,價格也是隻高不低。

所以,以蘋果手中的那些錢是根本買不起騰訊的。即便是收購51%的股份,也要花掉蘋果80%的現金儲備,感覺身體分分鐘被掏空。

(騰訊巴巴)

一個在社會上立足,靠的是什麼?

是實力。

而兩家公司之間打交道也是如此。

蘋果作為行業老大,在科技圈內的地位是無人可及,行事作風向來“專橫”,總是拿自己的標準去苛求別人。若是有人膽敢動蘋果的蛋糕,那絕對是被KO的下場。

但對於騰訊這樣的公司,蘋果還是得客氣兩句的。

在2017年,騰訊的旗下微信APP推出了一個打賞功能,這個功能繞開了蘋果手機的收益計算系統,直接損害了蘋果的利益,導致兩家公司為此鬧了些矛盾。

雖然這件事情最後是以騰訊下線此功能而收場,不過雙方也並沒有因此傷了“感情”。

要知道,如果這次事件的主角不是騰訊而是其他的一家公司,按照蘋果往日的脾氣,早就給把你APP給封殺了,根本不跟你多費口舌。

但面對騰訊,蘋果還是先客客氣氣的動之以情,曉之以理,告知其所作所為是不正確滴,要及時改正,免的傷了和氣。

論實力,騰訊在這件事兒上確實不是蘋果的對手,死磕到底對自己也沒啥好處,最後也是借坡下驢,“奉旨”照做了。

不過縱觀整個事件,蘋果還是給足企鵝面子,畢竟騰訊的江湖地位在那擺著,大家能BB就BB ,千萬被動手。

總之,以蘋果收購騰訊是絕對不可能的,強行就跟不可能啦。

即便是馬化騰同意,騰訊的股東們也不一定同意,就算是股東們同意,中國政府也肯定不同意。


千佛山車神


蘋果週二公佈的2017財年二季度財報顯示,截至第二財季末,蘋果的現金持有量高達2568億美元,突破了2500億美元大關,比上一季度增加100億美元。

蘋果公司手握2500美元現金,而同期騰訊的市值折算成美元大約3000億美元。

但從現金儲備和市值來算,蘋果公司收購騰訊是完全有可能的,畢竟即使有一家,蘋果公司還可以募資。

但是回到現實生活當中,問題就來了,儘管蘋果公司和騰訊公司因為當初的應用號,後被迫改名小程序;以及iOS端取消讚賞功能等已經擦槍走火好幾次,雙方的關係似乎劍拔弩張。

如此緊張的局勢之下,蘋果能不能強行收購騰訊呢?

當然是不可能的,為啥呢?

從股權來說,騰訊的大股東是南非米拉德國際控股集團公司機構(即MIH),但實際掌控的是馬化騰極其管理團隊,要說服財團可能有可能,但是要說服馬化騰極其管理層的是非常困難的。

強攻不行,那只有智取了。首先要說的就是老美玩金融是可以玩出花來的,金融大鱷索羅斯用幾十億美金就挑翻一個國家的金融市場,所以說公司一旦上市,公司的最終決定權還真的就由不得你了。蘋果真的一根筋的想收購騰訊,完全美國政府可以出面給南非施壓讓他們轉讓股權,蘋果還是有很大可能性的。

那最終就會演變成為中美大戰,變成兩國之間的較量。


黑科技辣評


從股權上分析一下:

騰訊的最大股東是南非米拉德國際控股集團公司機構(即MIH)
米拉德國際控股集團公司機構(MIH)是南非Naspers Limited國際傳媒集團全額子公司,而Naspers Limited公司的幕後老闆是南非標準銀行集團(這點最難考證,經詳細認證,掌握標準銀行集團和naspers公司大權的唯一非執行董事會主席同為Tshamano Mohau Frederik Phaswana,此人曾擔任南非的英美鑽石公司和英美鉑金公司的董事長、區域總裁,南非能源協會和開普敦商學院顧問委員會主席,世界野生動物基金會的南非分會主席,南非商業領袖會議前副主席,開普敦新聞俱樂部名譽主席,


而這些頭銜的背後有一個巨大的陰影,那就是南非奧本海默家族,南非標準銀行集團實際上是奧本海默家族管理其包括上述等多個公司的財富王國的資本手段)
最後,在2008年,經過雙方協商,奧本海默家族默許中國工商銀行買下了南非標準銀行集團20%的股份,另購下標準銀行旗下利潤最高的阿根廷標準銀行80%的股份,這使中國工商銀行成為了南非標準銀行集團最大的股東,目前南非標準銀行集團董事會的五個主席中,有兩個是中國工商銀行高管。

從這裡可以看出tx和高層是有聯繫的,馬化騰實際股份現在應該百分之10左右(老圖)
不是你想買,想買,就能買的!


錢緊別墮落


5一、我們先來看看2家公司的市值表現

(一)騰訊

2017年全年增幅將近90%達到約4900億美元,全年峰值市值曾突破5300億美元,成為世界第五大市值公司。

(二)蘋果

由於美國總統特朗普的稅改政策,明年蘋果的市值將達到1萬億美元。

(三)騰訊與蘋果的市值增長情況

1、 蘋果受制於iPhoneX銷量增長放緩。

2、 2016年蘋果市值約增長10%,2017年增長約30%,但iPhoneX目前已調低出貨量和銷量預期,蘋果2018業績增長乏力,股價增長受限,而2018年是產品發佈小年,蘋果業績不如預期幾乎是肯定的。

3、 騰訊業績持續增長。

4、 騰訊遊戲新品類的增長,微信廣告的全面商業化,俄羅斯世界盃帶來的騰訊泛娛樂佈局和廣告銷售業績的持續大比例增長都會帶動股價增長,騰訊2017年股價增幅約90%,2018年增幅會超過該比例。

5、騰訊投資公司上市帶動股價增長。

6、2018年騰訊投資的多家行業龍頭會上市,微醫,快手等都在籌措港交所上市,閱文等之前港交所上市的企業會在香港市場對騰訊股價有良好的助力。

二、蘋果收購公司一覽(部分)

蘋果的優勢很明顯:世界上大概再沒有第二家公司能做到像蘋果一樣,同時擁有世界頂級的硬件與軟件資源,並能做到和諧有序的統一管理。


蘋果不愧為高科技公司,收購的產品均是自己的補充,蘋果更傾向於收購技術型公司,為自己的技術產品作補充。

三、騰訊公司產品


騰訊旗下覆蓋了豐富的電腦軟件以及手機產品,最出色的莫過於當初的QQ,以及現在的微信。

騰訊產品佈局非常廣,想必蘋果不會對這樣的公司感興趣。

騰訊以社交、遊戲為主。

蘋果以手機等終端產品為主。

騰訊對於蘋果來說,沒有什麼收購價值,也不想管這麼一家公司,對自己的產品線沒有任何好處。

當然,騰訊也不會被人收購,至少在短期內,現如今,騰訊如日中天,已經成為亞洲市值最高的公司了。

為什麼要被蘋果收購?


道本原


謝邀~

之前,蘋果公司就公眾號的讚賞問題上與騰訊發生了口角之爭。因為蘋果公司的堅持,騰訊關閉了公眾號打賞和轉賬的功能。

或許是因為兩家公司高管進行了交流,騰訊再次開通了iOS端打賞功能。蘋果公司也修改了App Store審核規則,取消了第三方應用中個人對個人的打賞抽成,但同時也規定應用開發商不得從打賞中抽成。

要知道,蘋果公司之前的規定是,向原創作者的「打賞」劃入「應用內購買」,也就說,蘋果公司能從中獲取30%的收入分成。由此可見,蘋果公司已經與騰訊和解了。

假如沒有和解,蘋果公司會強行收購騰訊嗎?我個人認為,即便蘋果公司有意向,實際上是收購不了騰訊,不僅資金不夠充足,而且國家也不會放任一個美國公司收購中國企業,尤其是騰訊這種,掌握了國人許多個人隱私的公司的。

1、

首先在資金上,蘋果公司要收購騰訊公司,就得拿出超多的資金來,就騰訊市值與蘋果公司市值來看,蘋果公司市值是在8175.85億美元,而騰訊呢?換成美元的話,騰訊市值在3542.73億美元。也就說,蘋果公司要強行收購騰訊公司,那麼得付出沉重的負擔,收購完後,各種整合是需要資本去撬動的。

2、

其次、就算蘋果公司想收購,騰訊公司的股東們不賣他們手中的股票,蘋果公司最多是吸收一些散股,不會有什麼太大作為的。

3、

最後,我們國家肯定不允許這種事兒發生。哪怕騰訊公司出了各種問題,被迫售賣,這時國家是會出手的,因為騰訊掌握了中國人太多信息,不可能對外銷售的。

如果您有什麼想說的,可以在評論區留言,一起討論。如果你喜歡我的文章,動動手指點個贊,就是對我最大鼓舞!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