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陈粒、尧十三作品做插曲的这部电影,担得起8.3分的赞誉

用陈粒、尧十三作品做插曲的这部电影,担得起8.3分的赞誉

每个看似滑稽小丑的无名之辈,

都有着不为人知的悲喜与坚持。

——豆瓣影评人:掉线

Music

__

1.

自知不是一个热衷分享型的人格,但最近,我总是推荐朋友去看一部电影,《无名之辈》。

《无名之辈》的片名太过普通,普通到单看片名没有任何想去看的欲望。

看一眼主演名单,陈建斌、任素汐、潘斌龙、章宇、王砚辉,心中涌动着想去看的欲望,但这种涌动,又不似看到《你好,之华》中的周迅,不会与过高的期待关联。

用陈粒、尧十三作品做插曲的这部电影,担得起8.3分的赞誉

一座西南安静的小城,一把突如其来的老枪,两个想一步一步做大的憨匪;一个活在不被理解中的保安,一个瘫痪只有面部能动的毒舌女,一个企图跑路的开发商老板……

当他们的生活交织在一起,芸芸众生表象生活的口子被一点点撕开。

整部电影,是一个撕扯无名之辈尊严底裤的过程。

而其中的插曲配乐,陈粒的《光》,尧十三的《瞎子》,见证了撕扯底裤的起伏。

2.

陈粒的《光》,撕扯尊严底裤之后的甜糖。

电影中第一个丰满性格的角色,是任素汐饰演的马嘉旗。

因为一场车祸导致全身只有脖子以上能动,求生不能,求死不得,活在巨大的痛苦之下,偏偏性格要强,嘴巴毒辣,她言语刺激,逼着入室的胡广生和李海根开枪杀了自己。

用陈粒、尧十三作品做插曲的这部电影,担得起8.3分的赞誉

他们不肯,她悍妇依旧。

上一秒,憨匪豪言壮志,扬言一步一个脚印做大,下一秒,悍匪发现自己抢劫来的只是模型,被网友恶搞成鬼畜视频,沦为笑柄,尊严被耍,憨匪跪地崩溃;

上一秒,悍妇盛气凌人,无所畏惧,一心求死,下一秒,悍妇小便失禁,尊严如同无可控制的尿水,落了一地,她只得嗫嚅告饶,求他们不要靠近。

当小人物的尊严扫地,碰撞在一起,得到的不是互相安慰,而是双重溃烂。

溃烂无声,总有人需要慰藉,胡广生答应了马嘉旗,帮助她自杀。

天台上,他们释出温暖,给马嘉琪拍照,画面喜感而搞怪。

用陈粒、尧十三作品做插曲的这部电影,担得起8.3分的赞誉

“光落在你脸上,可爱一如往常”。

陈粒的《光》响起,在天台,没有刻意的阳光洒落,只有淡淡的柔光,温柔地洒在每一个人脸上。

导演是仁慈的,在无声黑暗之后,又给予了他们一丝光,这是整个悲剧内核中难得的甜糖。

心里堆积太多苦楚的人,只要一点点甜就可以填满。

最后填满马嘉琪内心的,不是漫天纷扬着的烟花,而是胡广生离开时写下的那句:

我想陪你走过剩下的桥。

3.

请再听一遍吧

尧十三的《瞎子》,撕扯尊严底裤之前的挽歌。

七年前,尧十三写了一首《瞎子》,他把词人柳永的《雨霖铃》用贵州织金话唱了出来:

“秋天的蝉在叫/我在亭子边/刚刚下过雨/我难在们我喝不倒酒”,对应着“寒蝉凄切,对长亭晚,骤雨初歇。都门帐饮无绪。”

这种对应,不是简单的翻译,不是从文言文到白话文的过程,而是把阳春白雪的惆怅转换成下里巴人的情绪,这种情绪因为方言而变得私人化,所以观众对它的理解也很私人:

有人听着听不懂的方言笑了,有人听着熟悉的《瞎子》哭了。

用陈粒、尧十三作品做插曲的这部电影,担得起8.3分的赞誉

尧十三

尧十三是贵州人,导演饶晓志也是。他第一次听到《瞎子》时,正在怀念家乡一位去世不久的亲戚,但是,他完全不知道逝去的亲戚生前曾经做过什么,有过怎样的人生。

无名之辈的一生,平平无奇,看似没有什么要说的故事,实际上,是不知道怎么去说。

饶晓志一定程度上受到《瞎子》中小人物悲情的影响,后来创作了这样一部与小人物命运相关的电影。

饶晓志找到尧十三来饰演路边唱歌的流浪歌手,而唱的,恰好是《瞎子》。

用陈粒、尧十三作品做插曲的这部电影,担得起8.3分的赞誉

尧十三谈《瞎子》

电影中有一个细节,先响起的《瞎子》,如其他插曲一般,是背景音乐,呈现的是背景音,但当镜头落在尧十三唱歌的场景时,微妙转换成了现场音,这一转换,让《瞎子》真正意义上成了小人物的悲歌。

挽歌是凄美的,它淡淡地唱着,预示着人物的悲情走向。

用陈粒、尧十三作品做插曲的这部电影,担得起8.3分的赞誉

尧十三

后来,胡广生意外开枪,才知自己的威胁来源竟是一个玩具手枪,那一刻,他的尊严再次崩塌。

他是无法预知这一结局的。

忽然觉知为什么《瞎子》要叫《瞎子》。

命运面前,我们都看不见路。

4.

再看回荡在影片中的两首插曲,《光》与《瞎子》。

瞎子是看不见光的,但是瞎子可以感知到光,落在脸上的温暖。

无名之辈们也看不见命运的走向,但可以感知到投射到前路的温暖。

这种温暖,是胡广生对马嘉旗善意的欺骗,是李海根对胡广生多年的不戳穿,是红霞牵着李海根的奔跑,是马先勇在枪声响起前挡在女儿前面,是马依依颤抖着彭着书本只为告诉父亲自己是和他姓的,是高明义无反顾回去面对现实……

用陈粒、尧十三作品做插曲的这部电影,担得起8.3分的赞誉

剧中的人物,命运给他们的阳光不够多,他们就使劲把自己心底的阳光照向所爱之人。

任素汐的《胡广生》,就是无名之辈的阳光。

它没有在影片中出现,却是影片关联性最强的一首歌。作词,作曲,演唱,都是任素汐。

像任素汐这样的体验派演员,在奉献出牛逼演技的同时,也容易让自己受工伤——内心被情绪带入,很久缓不过来。

演完《无名之辈》,任素汐很长一段时间走不出角色,就以影片中马嘉旗的角度写下这首《胡广生》。

或许你听不出第一二句西南方言是什么意思,但三四句“两个魂喘着粗气/烟尘四起”,你就明白,是小人物在生活中的不易。

核心在后面的“走走停停不如定定/凄凄切切说句谢谢”。

无名之辈们被命运追逐着向前,走走停停,处处奔波,谁也想定定,却不那么容易定下来,经受生活的凄凄切切后,向那么温暖的人说声谢谢。

用陈粒、尧十三作品做插曲的这部电影,担得起8.3分的赞誉

最后,憨匪回头是岸,悍妇拾起希望。

这是个体的命运走向,也是个体对应着芸芸众生的生活。

鲁迅先生说,时间永是流驶,街市依旧太平。

无名之辈,是无数勇敢挣扎着的平凡人,是每个卑微但有尊严的个体,是街市上行走着的你我。

作者 | 光荣

图片 | 网络

用陈粒、尧十三作品做插曲的这部电影,担得起8.3分的赞誉

稿费优,有意向者请加mu-mutong

添加请备注:作者,且附带作品

扫码关注,每日相伴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