飯後馬上拉肚子,這樣正常嗎?

小綱34519202


正常情況下我們一日三餐所攝入的食物需經過層層加工,經胃腸道邊蠕動邊吸收,最後形成糞便經肛門排出體外。飯後馬上拉肚子(腹瀉),這必定是不正常的。

是什麼原因引起飯後馬上拉肚子?

首先考慮胃腸動力失常,因腸運動加速所致,食物過快通過腸腔,與黏膜接觸時間過短,從而影響消化吸收,發生腹瀉。多見於吃促胃動力藥物,常見的有嗎丁啉,莫沙必利等,也有胃腸道手術如胃次全切除或全胃切術後引起的,腸易激綜合徵、糖尿病、甲亢等疾病引起的腹瀉。單純胃腸功能運動異常性腹瀉的特點是糞便不帶滲出物,往往伴有腸鳴音亢進(肚子咕嚕咕嚕響,很活躍),腹痛可有可無。

其次從所進食的食物找原因,攝入難吸收,食物消化不良(如過年過節暴飲暴食,食物過於油膩,生冷等),從而在腸腔內形成高滲狀態,使得體內大量水分進入腸管內而引起腹瀉,也稱--滲透性腹瀉,當肝膽胰疾病導致消化不良時,常伴有脂肪和蛋白質吸收不良從而導致腹瀉。

三是分泌性腹瀉,見於因食物不潔、過期變質等引起的急性食物中毒或腸道感染都會引起腹瀉,或是口服瀉藥如番瀉葉,酚酞,乳果糖等也可刺激腸分泌而致瀉。大便為水樣,無膿血,量多。

四是滲出性腹瀉,是由於腸粘膜的完整性受到炎症、潰瘍等病變的破壞而大量滲液所致。糞便特點是糞便含滲出液和血。

五、研究表明心理應激對胃腸運動有明顯影響,焦慮,緊張,抑鬱等精神因素會誘發或加重腹痛,腹瀉等消化道症狀。這就是為什麼有的人一緊張就要上廁所的原因。

若是經常性飯後拉肚子,建議先從食物方面找原因,注意飲食衛生,養成按時排便的習慣。如經控制飲食仍不見效則建議到醫院行相關檢查,排除胃腸道病變,對症治療。

最後就是在緊張的學習生活工作之餘適時放鬆,保持心情舒暢,適當鍛鍊,必要時行心理干預。

★若本回答有幫助,請點贊支持!若有相關問題,請關注後在評論區留言諮詢。

胃腸肝膽外科曾醫生


飯後馬上拉肚子,當然是不正常的。這就是說患了一種常見的腸道疾病叫腸易激綜合徵。那麼什麼是腸易激惹綜合徵,該如何診斷治療,小克給大家說說。


一、腸易激惹綜合徵是一種以腹痛或腹部不適伴排便習慣改變為特徵,而無器質性病變的常見功能性腸病。這種病以中青年女性較多見,老年人初次發病者也較少見。病程可長達數年至數十年,但全身健康狀況卻不受影響。精神、飲食等因素常誘使症狀復發或加重。據排便特點和糞便的性狀不同可分為腹瀉型、便秘型和混合型。便秘型少見,主要以腹瀉型常見。

腸易激惹綜合徵的主要發病原因是由於不良的精神因素如焦慮、抑鬱、緊張、重大精神創傷或進食生冷、辛辣刺激飲食引起腸道對各種生理性和非生理性刺激過於敏感,使腸道動力學反應過強而引起,並出現反覆發作過程。

二、主要表現為反覆發作或慢性遷延性的腹痛或腹部不適、排便習慣和糞便性狀的改變。腹痛部位不固定,以下腹和左下腹多見,排便或排氣後緩解。

腹瀉型腸易激綜合徵常排便較急,糞便呈糊狀或稀水樣,一般每日3-5次左右,少數嚴重發作期可達十餘次,可帶有黏液,但無膿血。部分患腹瀉與便秘交替發生。便秘型腸易激綜合徵常有排便困難,糞便乾結、量少,呈羊糞狀或細桿狀,表面可附黏液。常伴腹脹、排便不淨感,部分患者同時有消化不良症狀和失眠、焦慮、抑鬱、頭昏、頭痛等精神症狀。

三、腸易激惹綜合徵的診斷標準:

1.病程6個月以上且近3個月來持續存在腹部不適或腹痛,並伴有下列特點中至少2項者可考慮腸易激惹綜合徵的可能:

(1)症狀在排便後改善。

(2)症狀發生伴隨排便次數改變;

(3)症狀發生伴隨糞便性狀改變。

2.以下症狀越多越支持腸易激綜合徵的診斷:

(1).每天排便>3次或每週<3次;

(2).糞便呈塊狀/硬便或稀水樣便;

(3).排便費力、急迫感、排便不盡感;

(4).黏液便;

(5).胃腸脹氣或腹部膨脹感。

四、鑑別診斷:腹痛為主者應與引起腹痛的疾病鑑別。腹瀉為主者應與引起腹瀉的疾病鑑別。其中要注意與常見的乳糖不耐受症鑑別。以便秘為主者應與引起便秘的疾病鑑別,其中功能性便秘及藥物不良反應引起的便秘常見。

對於存在以下症狀的患者不應輕易診斷腸易激綜合徵:如體重下降、持續性腹瀉、夜間腹瀉、糞便中帶血、頑固性腹脹、貧血、低熱等,特別是40歲以上出現新的症狀者要高度警惕器質性疾病。應該及時進行結腸鏡檢查,才能排除腸道器質性疾病,確定診斷,合理治療。

五、腸易激惹綜合徵的預防和生活習慣調節:注意保持精神愉快,特別在進食時不要生氣、發怒或抑鬱。避免過度疲勞,保持睡眠充足。飲食宜多樣化、富含營養和易於消化。進食宜按時定量,不宜過飽,細嚼慢嚥,進食時不宜過熱過冷。避免暴飲暴食,避免酗酒、吸菸,不吃過酸、高脂肪、辛辣食物,不喝濃茶、咖啡等刺激性飲料。加強體育鍛煉,增強體質,可增強胃腸運動功能。儘量避免服用對胃黏膜有傷害的藥物。



六、腸易激惹綜合徵的治療:患者建立良好的生活習慣,飲食上避免誘發症狀的食物。對伴有失眠、焦患者可適當給予鎮靜藥。

1.抗膽鹼藥物匹維溴胺能選擇性作用於胃腸道平滑肌的鈣通道阻滯劑,對腹痛亦有一定療效,且不良反應少,用法為每次50mg,3 次/日。

可作為緩解腹痛病的短期對症治療。

2.止瀉藥洛哌丁胺或地芬諾酸止瀉效果好,適用於腹瀉症狀較重者,但不宜長期使用。病情較輕者可使用吸附止瀉藥如蒙脫石、藥用炭等進行治療。

3.對便秘型患酌情使用瀉藥,使用作用溫和的輕瀉劑以減少不良反應和藥物依賴性。常用的有滲透性輕瀉劑如聚乙二醇、乳果糖或山梨醇,容積性瀉藥如甲基纖維素、蓖麻油等。

4.對腹痛症狀重,以上藥物治療無效且有明顯精神症狀者,可適當用抗抑鬱藥物輔助治療。經一般治療和藥物治療無效者應考慮進行心理治療、認知療法、催眠療法和生物反饋療法等心理干預治療。

6.對有菌群失調可能,腹瀉腹脹症狀明顯者可適當應用腸道微生態製劑如雙歧桿菌乳酸桿菌、酪酸菌等輔助治療糾正腸道菌群失調,對腹瀉、腹脹有一定療效。

總之,腸易激綜合徵是良性腸道病變,症狀可反覆或間歇發作,影響生活質量,但一般不會嚴重影響全身情況。

歡迎批評指正,關注小克,瞭解更多健康知識。


小克醫學


你好,這個情況是不正常的,根據你的症狀描述不排除是胃腸功能紊亂引起腸蠕動過快,導致吃進去的食物來不及消化吸收就排出,這樣很容易導致營養吸收不好,特別是小孩更要注意這個問題,如果發現自己有腸胃蠕動過快的疾病,要注意從生活方面去調理,應特別注意這幾點:

1、生活作息規律化,保障自己每天的睡眠時間,提高身體素質。

2、飲食規律,一日三餐要按時按點,避免暴飲暴食,不要吃辛辣、生冷、油膩、刺激性的食物。

3、多喝水,多吃水果蔬菜,加強營養;

5、積極就醫,配合醫生的治療方案進行治療。

6、多參加戶外運動,增強體質,提高免疫力.

7、注意不要感冒,尤其是在寒冷的季節或者季節交替之際。



你好!我以前也是這樣,腸胃功能弱。媽咪愛益生菌營養包每包含活性菌210億,連續吃20天左右感覺有效果,一直吃2個月正常了。到現在2年沒停,腸胃很舒服,身上其他的小病也沒有了。良心推薦



醉入花園


您好,您的情況見於胃腸道功能紊亂,建議選用參苓白朮散,補脾益腸丸服用.治癒後平時再用香砂養胃丸和乳酸菌素片來調理一段時間. 指導意見: 飲食宜清淡,少吃脂肪,高糖,辛辣,油煎的食品及白酒,咖啡等刺激性飲料,多吃纖維性食物.多喝水.


實用民間小偏方


此情況見於胃腸道疾病引起的表現的,多見於結腸炎的表現的,在有結腸炎時,會出現在早晨起床後腹痛或進食後腹痛的表現的,多在排便後緩解。 指導意見: 此情況是可以應用腸鏡進行檢查確定的。確定為結腸炎引起的表現時,應注意飲食的調理的,即注意辛辣,油膩,冷涼食物,避免暴飲暴食的。 治療上是可以應用補脾益腸丸進行口服觀察的,一般效果可以的。


新藝視界



潛伏者657


你是本來沒有腹瀉,一吃飯就拉肚子嗎?如果這樣的話是不正常的,腸道蠕動太快了,經常拉肚子的話會營養不良,也會造成電解質紊亂,對你的身體都會造成不良影響。

建議你去看一下醫生確認一下是什麼症狀,另外在生活中可服用一些益生元,益生元可以調節腸道微生態,保持腸道菌群平衡,能雙向調節便秘和腹瀉,你的症狀應該會有所改善的。


保齡寶


這個就一個脾虛的特徵,腸胃功能退化。平常要吃點健脾利溼的,藥店中成藥有。另外注意生活習慣如飲食,不要吃太多水果。冷飲,油炸,不容易消化的。總之改變習慣減輕腸胃負擔,不要吃太飽。一邊健脾利溼一段時間下來就會改變上述狀況


23你


有可能是胃腸功能紊亂,拉完肚子後就好了。

如果大便次數在每天4次以上,呈稀便,就是腸易激綜合徵。

要不就是吃過生冷的食物腸胃受不了,吃乳酸菌片效果還可以(個人經驗,不一定適用於所有人)如果經常出現這樣的情況建議到醫院看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