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公司工資一年漲1000,大家覺得還有必要繼續嗎?

姚岳飛


我拿這個問題問了一個我的同事,他們都覺得,一年漲一千,這樣公司真的值得繼續幹下去。我在一個二線的省會城市。

首先,現在企業不景氣,一年能漲一千塊錢工資的單位,真不多。

這個沒有具體的數據來佐證,但就我身邊的人來看,幾乎沒有一個人所在的單位,一年能夠漲一千塊錢的,效益不好的單位,能開出工資就不錯,哪裡還期望著漲工資?

其次,遇到這樣的單位,請好好珍惜。

我們可以算一下,就算你現在一個月拿三千塊錢,可能工資不是特別高,三年後,就能拿到六千,以後每年還要漲。等你人到中年,年薪幾十萬,不管在哪個城市,也算是高薪了。而一個單位的效益增長幅度,每年能跟得上工資增長幅度嗎?如果能,這樣的單位,一定要加倍珍惜。

第三,有沒有必要繼續幹下去,是由很多客觀因素決定的。

錢多事少離家近,是工薪階層的夢想和追求,能三條全佔的單位,並不多。能不能在一個單位繼續幹下去,要看很多因素,比如,單位的升遷是否滿足你對自己職業生涯的規劃;能否滿足養家餬口的要求;自己是否具備跳槽的能力和資本等等,甚至有些人,覺得工作之餘可以照顧孩子,就是在單位工作下去的動力。每個人的情況不同,所以對工作的要求也有差別,能否繼續工作,還要酌情而定。


錦瑟談職場


這麼說吧,按照民間網友的調查,披星戴月幹一年,工資卻一分不漲的,大約有四分之一;一年漲1000塊以內的,要佔到一大多半。而一年漲工資超過1000塊的,還不到10%。所以,看起來是有必要繼續幹!


現在大企業漲薪都是參考CPI以及自身盈利來制定的,通常都不會超過10%,比如我司,2017年的平均漲薪幅度只有7%,而今年因為生意不好,據傳(小道消息)今年的漲薪幅度平均只有4%,也就是說,有人漲的多,但同時就會有一大波人工資一分不漲。


較大規模的公司,漲薪幅度都不會超過10%的。我們就以平均的年漲薪8%來算算好了,普通工薪階層,漲薪超過1000塊,漲薪8個點,那月薪要達到12000才可以的。而月薪12000,在整個工薪階層的總人數絕對不會超過10%。這是非常可以的啦。


所以,這個12000元就是中位數,如果你的月薪資在12000以下,而年漲薪能到1000塊,這說明你是超過了平均的漲薪幅度的,如果各方面還可以的話,完全有必要繼續幹下去。因為你的工資增長幅度超過了大多數人。


如果你的月薪資在12000以上,而年漲薪只有1000元,說明你的漲薪幅度已經低於平均數了,這個時候就要好好考慮了,有沒有必要繼續幹下去,最起碼保證平均8%的漲幅還是很重要的,否則消費上漲就能搞死你。


當然了,對大多數職場人而言,也沒必要天天盯著這三瓜兩棗的漲幅,而是努力提升自己,能夠獲得升職,或者跳槽,只有這樣才能使自己的薪資跳躍性增長。漲幅是按部就班的走路,提升自我獲得升職或者跳槽,那是坐出租車在奔跑,你說哪個快?

500強經理,20年老職場,只講升職加薪的實在話,如果你喜歡我的文章,請點擊【關注】,謝謝!

職場再出發


首先,要看底薪。一年漲一千應該是有封頂的。我也呆過這樣的公司,非標設計。起薪3500,一年漲一千,到7500左右停止。7500在我們這4線小城還算可以。但這也就是說我要花4年才能到7500。一般3.4年經驗的非標設計師去找新工作基本都快10000的薪資。

其次,要看行業。有的行業一年漲一千其實是很少的。我大學同學畢業跟我進入同一家公司,就是一年漲一千。但他覺得機械工資低就辭職了,自學半年編程,去當碼農。一年時間工資從3500漲到10000。估計現在已經一萬多了。

再者,以我的經驗來說一年能漲一千的公司一般都是民營小公司。這種公司經營收入不穩定,工作時間長,工作壓力大,制度不完善,很多事情都是老闆說了算。有可能說把這個規定取消就取消了。我之前離開那個公司就是這樣。前兩個月剛漲完工資,後面就說公司業績不好開始扣績效。好多設計員離職才不敢扣錢。

最後,最重要的是看你個人能力。你要看你出去能不能找到更好的工作,如果你個人能力很強,那麼你就不要被這一年一千塊綁住,你到哪裡都不止值這一千塊。如果你是剛畢業的而且想在這行做下去,那麼我建議你先沉下心來學2.3年。畢竟這種漲薪幅度還算不錯。

綜上,這個問題你要自己綜合底薪,行業,公司,個人的能力等因素來考慮。我們不能給你直接的答案,只能提供一些參考。如果大家覺得有道理的幫忙點個贊,謝謝😘


深夜點盞燈


我漲了五百,然後自己炒點股,有時候一天掙個三四百。


is橘白


一年一千我的天,哪怕第一年不給我工資。十年我工資就過萬了。二十年就兩萬了。三十年就三萬我來算算。我粗略的算了下,大概你上四十年班的情況下每個月的工資會是20000.。在中國月工資20000。已經算是名列前茅了。


天空niu


如果一個公司一年漲一千,那你就偷偷的樂吧!我TMD三年了,就加三十塊錢!全部都是一樣!


灬灬迷失


我們單位工作一年工資漲20元/月,但仍然有繼續堅持下去的理由。比如工作方便離家近(以後單位搬遷了,還說不定幹不幹呢),坐辦公室工作不累。

一年漲1000元,平均到一個月就是83元左右。一般來講應該是這麼一種情況:工資沒有變動,只是年終獎加了1000元。如果是一年1月工資給漲1000元,那是非常不錯的待遇,也不應該在這兒吐槽。

一個工作幹不下去,我們應當考慮這麼幾個因素:

第一,這份工資夠不夠你生活和養家餬口。如果不夠生活和養家餬口了,那麼趕快得換工作啊。

第二,這份工作能夠帶給你的前途是什麼?你的未來打算怎樣?你是不是就這樣打算幹一輩子?

第三,跳槽成本怎麼樣?你確定不幹之後立馬能找到工作嗎?會不會造成找不到新單位,舊單位又離職了,沒有收入的尷尬情況。

第四,尤其是想創業的,一定要小心,90%的創業公司堅持不下去,最終會倒閉。你覺得拿家庭的財產冒一把險能行嗎?一定要適可而止。

第五,獲得家人的同意和認可。如果家人一直反對,肯定有反對的理由,仔細想一想,說的有沒有道理?跳槽這件事情,一定要三思而後行。

第六,對自己有一個科學的評判。不要老是想我幹活比誰多,比誰累,工資比他少。就自己的水平,自己的付出,在社會究竟能拿多少工資,最好還是對比一下。很多情況,你就值這個錢啊。

考慮完上述六個問題,在決定這不是幹下去吧。

其實一個人要想拿更高的工資,一方面可以做兼職,一方面可以提升自己。如果總是在渾渾噩噩,這一輩子真的就過去了,所以,年輕人一定要注意。


暖心人社


作為一名在職場打拼多年的,具有深度和高度的小學文憑搬磚工來講:

弱弱的問一句:你們公司還要人嗎?


1.其實老鐵來問這個問題的時候想必心裡已經有答案了,我的兄弟馬雲說過:“如果一個員工離開公司,一個是錢拿少了,第二個是乾的不爽。”


2.對於有追求的你來說,我覺得沒有必要再待下去了,因為你不走,後面的人進不去啊!


3.公司都是以盈利為目的地,有個部門專門控制著公司成本。想當初我四年沒漲工資,後來還是離開了,真當我傻啊!其實你這個根據同行平均工資來看,差別不大就ok了。


4.打個廣告繼續搬磚:進來的老鐵,禮物走一波!點個關注不迷路。。。哎呀媽呀,你們賊帥了!


達叔說


這個就要看實際情況了,一個年薪1000萬的人,漲一千就是年薪漲12萬,那才多了百分之一跟不漲沒什麼區別~如果你月工資2000,那漲1000就百分之五十,是很大的漲幅!不過還是要看你的心裡預期,和實際情況!你能找到漲2000的你就去~沒有的就安心待著,但有部分人眼高手低,拿著3000~4000的工資,想著我要找個20000的!我覺得還是踏踏實實把技能和本事提高一些,這樣你才有談工資的資格!



工資漲多漲少,漲與不漲都一樣有人走有人留,關鍵在於如何客觀看待自己自己的價值和公司薪酬是否合理。

關於客觀看待工資,以下幾點可以參考

1、【相信領導,跟對領導】公司對各位員工的工資有把控。公司已經明確每年漲鑫薪酬目標,大家的收入增長是有保證的。建議熟悉公司的完整薪酬制度,尋找是否有其他提供收入空間,若今後空間依然有,那必須堅持做。若不認可公司建議換個工作。

2、【務必從整體看待】看待工資一定是從整體工資看而不是打散後看。在工資已經大幅增長後,某些員工還是喜歡把工資“打散”,只看某項工資,比如某項補貼或獎金就XX百,某員工經測算每天不到X元,以此抱怨公司分配不公!!但實際上該項工資佔比其整天工資就那幾個點,該工作為員工日常工作。補貼只是錦上添花不是關鍵薪酬,這樣計算完全忽視整體,掉入了“算計”的心眼裡面!完全是自我算計太聰明,自我製造心裡不平衡,得了便宜還賣乖。

3、【必須區分個體】個體不同,看個人的增長而非其他人的增長。此外個別同事喜歡私下對比,在不確定薪酬政策和個人實際的情況下自我找尋所謂的“不公平”點,破壞團隊風氣。

4、【請客觀理性分析】任何事必須客觀。工資高低判斷,其實判斷標準無非是個人價值高低與工資是否匹配。員工可從自己過往工作經歷、其他企業同類崗位判斷,若自己離開我們團隊,能否找到相同休息時間,相同福利待遇的工作,能否在相同工作強度下拿到同樣工資。若能!那隨時出去都有人以同樣甚至更高薪水僱傭,那可以判斷個人的薪水≤市場價,薪酬明顯偏低?若回答是不能,那你是佔了平臺便宜,跟著平臺取得超過個人價值的薪酬,平臺價值大於個人價值。

5、【心懷感恩】以高於市場價的薪酬,公司可以僱傭你也可以僱傭別人,可以安排你做這個工作也可以安排別人做。對於公司提供的這些心懷敬畏,心懷感恩。

6、【心懷正能量勿做小人】理性看待一切,遵守公司規定,有職業素養。不可隨意惡意對比,煽動他人情緒,我見過多個一直說離職的說了四五年了都還在公司的員工。其實不一定是公司真的不好,而是習慣性的負面情緒和自我麻痺害人不淺。

7、【真遇到不公平,該走不必留戀】若公司待遇不公,待遇低下,領導無法帶領大家得到合理的收入,建議該走就走,別猶豫。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