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了王菲女儿李嫣,黄磊女儿黄多多,才知道,被父母溺爱有多重要

Y姐跟你们说,很多人成年后追逐的往往都是TA童年时缺失的,真的,可能他们自己都无意识,A先生长大后一掷千金买了一辆豪车,后来他发现并不喜欢,只是可能源自小时候没有买到的玩具模型,B小姐做了很多次的整容,但是永远对自己不满意,可能是因为母亲小时候说自己又小又黑。所有的结果,都和童年有关。


那些真正在爱里面长大的孩子,就是那些真正被宠大的孩子,她们眼界开阔,情绪稳定,不会为了烦碎琐事斤斤计较。

她们落落大方,待人接物都有自己的温度,不总是焦虑胡思乱想。

她们自信而独立,谦卑而不高调,清楚的知道自己要什么,不要什么。

前两天我看到王菲的女儿李嫣上了杂志封面:

看了王菲女儿李嫣,黄磊女儿黄多多,才知道,被父母溺爱有多重要


这种满脸的自信和强大的气场都是源自于父母给的宠爱。

李嫣出生时患有唇腭裂,做了无数次手术,但手术也致使她脸部肌肉扭曲,牙床畸形,无法恢复到常人模样。

但这完全没有影响到她的自信。

在一次杨澜访谈录中,王菲这样说道:

“在孩子的成长阶段,家长的心态会影响她。我就把她当成正常的小孩,我觉得她很美,真的很漂亮,一点都没有问题。她也因此有一个健康的心理。”

她的爸爸李亚鹏告诉李嫣:“上帝给了你伤痕,我要让这伤痕成为你的荣耀。”

还有黄磊的女儿黄多多:


看了王菲女儿李嫣,黄磊女儿黄多多,才知道,被父母溺爱有多重要



就是一种感觉她很大方自信,你看她面对各种镜头都不慌不乱。

因为她见过,因为了解,所以不害怕。

我有的时候回到自己的小镇,看到很多孩子出了门其实很紧张害怕,也不敢跟陌生人说话,因为没有安全感。

黄多多知道她的父母一定会在背后支持她,她很清楚她是安全的,是被保护和爱着的。

所以她对这个世界也是坦然自若的。

这就是被爱包围的孩子,她们长大以后一定是幸福的。

任何一个幸福的孩子,一定是父母从她在肚子里的时候就让她感受到了爱。

曾经看过一句话:一个人心中有好上帝的前提是——TA心中曾有过父母良好的形象。

看了王菲女儿李嫣,黄磊女儿黄多多,才知道,被父母溺爱有多重要

所有的结果,都和童年有关。

所有的结果,都是你自己吸引来的,都是你潜意识里想要的,都与童年有关。

每次我看到某某女明星遭遇渣男经历婚变,某某男企业家包养小三性侵女学生,我都会感叹,都与童年有关。

作家黄凯莉做过一个对比很有意思,说成功人士有两种:

第一种人成年之后拼命地追逐成功。

因为他们对成功的极端追逐是出于从小内心的不安全感,出于内心的自卑(大多数源自于从小父母的打压),认为只有成功自己才是有价值的。

因此他们会不择手段拥有成功,在追逐成功的过程中出卖自己的灵魂。


经历过所有“非人性”对待后,终于在成功后,自己也变成了野兽,开始反过来对社会发泄自己的兽性。

所以你会看到某某男明星出入夜总会,某某企业家包养女学生。

第二种成功人士,他们不追逐成功,做任何事、选择,都出于爱以及对这个社会的责任。

因为他从小内心不缺,他的父母从小让他感受到的是,无论成功与否都是好的,都是值得被爱的。

做任何事都是带着初心。

初心是什么,就是好奇,有趣,喜悦,责任和爱,而不是追求欲望——比如钱和名利本身!

在这样做事的过程中,人性越来越强大,干净,有力量。

想实现什么,全宇宙都有共识性,成功只是一个水到渠成自然而然地结果!

看了王菲女儿李嫣,黄磊女儿黄多多,才知道,被父母溺爱有多重要


第一种人即使成功,也得不到满足和幸福,也容易栽跟头,因为出发点是恐惧和缺乏。

第二种人即使不成功,在过程中也已经获得爱、幸福和成就的体验。

这一切因果,都和童年有关。

第一种人童年缺爱,尤其是中国的孩子,其实是普遍缺爱。

大部分中国家庭的模板,是一个缺失的父亲,一个焦虑的母亲,和一个缺爱的孩子。

所以你看到有很多男孩拼命地去挣钱、很多女孩拼命去整容,大多都是因为这些人童年缺爱,因为内心匮乏导致的不安全感。

这种不安全感是很难填补的,所以你看有人再有钱也过得不幸福,有人整得再好看,也对自己不满意。

看了王菲女儿李嫣,黄磊女儿黄多多,才知道,被父母溺爱有多重要

那些童年缺爱的孩子,在她们身上发生了什么?

有一天我男朋友问我,为什么从来不撒娇?

我想了想,可能因为懂事吧。

我出生在单亲家庭中,我妈一直在告诉我:你和别的小孩不一样,你没有爸爸,所以要懂事。

小时候我听过最多的话就是:你知道我自己一个人养你有多不容易吗!怎么这么不懂事!

我知道我妈爱我,但是她的爱是有条件的。

前提条件是我要懂事。

当一个孩子从小感知到父母的爱是有条件的时候,其实就是他们不安全感和自卑感来源的时候。

所以我从小学会了用懂事来讨好成人的世界。

我特别害怕妈妈说,你再不听话我就不要你了!

懂事的背后是深深的自卑。

感觉自己随时都有可能失去,不敢对抗,所以一直活得小心翼翼。

很多东西我想要,但是我不敢说,很多话我想说,但是我总觉得说了我就会失去什么,或者让别人不开心。

后来我变成了一个老好人:对朋友从不拒绝,对爱情不哭不闹。

我不是不会撒娇,而是怕撒娇对方就不爱我了。

懂事背后所有的委屈都是自己忍受。

后来我发现,这种懂事并不是来自于爱,而是恐惧。

我从来没有真正获得过自己的幸福。

所以现在我看到那些懂事的孩子,总觉得他们很可怜。

——@小曼

看了王菲女儿李嫣,黄磊女儿黄多多,才知道,被父母溺爱有多重要


羡慕所有在坦然的爱里长大的小孩。

像我这种从小到大自己跌倒自己爬起来自己哭完自己擦眼泪的人,别人给得多一点就会惶恐不安,为了想要多一点点爱,又要去飞蛾扑火。

我很感谢父母让我成长为独立自由的人,但同时也会觉得可惜。

我知道自己错过了人与人之间很重要的东西:表达和接受爱的能力。

—-


我就是一直被我父亲打击教育下生存的人。

每次无论我做了什么事,总是挑刺批评。

他也许想树立一个父亲的威严感,一旦他发现我的行为与他预期的不相符合,就会来一句,让你不听我的!

我从小就抬不起头。

后来长大了,很多时候都会怀疑自己,甚至会有时觉得,自己不值得拥有某些特别好的东西。

而且我发现喜欢打压教育的父母还不少。

让孩子第一个抬不起头来的永远都是父母。

我觉得我们缺少的是鼓励教育,积极教育。

——@匿名网友


我是一个儿童心理学家,我想说说身边的例子。

有一次我看到有个孩子在商场里想要一个玩具,妈妈讲各种理由不给孩子买。

我听到了很多妈妈经常会说的,挣钱不容易,你要学会节约。

其实这是不对的。

孩子感受到的是妈妈不想让自己开心。

很多中国的父母自己小时候过得很辛苦,内心有一种匮乏感,就会无意识地传递给孩子。

他们跟孩子较劲,用所谓的道理去压制孩子的欲望。

这会增加孩子内心的匮乏感。

所以你看到很多人成年之后追逐物欲,都是来自小时候可能没有买的玩具,或者没有得到的新衣服。

王尔德说:“使孩子品行好的最好方法,就是使他们愉快。而这个社会的大多数成年人都很吝啬。”

他们甚至会说,这是为了你好。

这样的孩子长大以后就很难好。

就算很多妈妈给孩子买了那件玩具,也总是会告诉她们要珍惜,别弄坏。

这个时候,孩子在这件玩具身上只会得到一种沉重,导致玩具可能就被闲置,完全得不到买玩具的快乐初衷。

这样的孩子,长大后即使赚到钱也无法幸福。

总觉得花钱就觉得愧疚,好的东西也舍不得用,囤积的东西过期了,其实是在造成更大浪费。

所以你看到那些长大了总是流连于物质,喜欢各种攀比的,都是小时候经常听到什么不要乱花钱,赚钱好辛苦这些话的孩子。

——@匿名网友

看了王菲女儿李嫣,黄磊女儿黄多多,才知道,被父母溺爱有多重要


看到了吗,这就是在缺爱环境中长大的孩子。

童年时快乐的需求没有得到满足,孩子就会用更长的时间去追逐享受,以弥补缺失的快乐。

其时间长度很可能会延长到成年,甚至耗尽一生。

同样我们做了一个对比,那些从小被爱包围的孩子又是怎么成长的?

我今年30岁,单身。

都说过了三十就不好嫁了。

我有很多为了结婚而结婚的朋友,虽然看起来双方门当户对特别登对,但是蜜月期一过,日子过得真的是一难尽。

但我一直开开心心和自己爱的人谈着恋爱,一点都不着急。

我父母从来不逼我结婚,甚至他们觉得,只要我乐意,一辈子不结婚也没什么问题。

有一次我问我妈,那如果我不结婚,老了没人照顾怎么办。

我妈说,总不能为了老了有人照顾,就把一辈子搭进去吧。

很多女孩长大后,容易遇到渣男或者不美好的婚姻。

归根结底就是小时候缺爱,导致长大后急于从外面去寻找一份爱来弥补,急于证明自己值得被爱而做出选择。

常常因为自己没有安全感,所以想要一份稳定的婚姻,而我不会。

我的安全感来自于我妈从小无论我几点回家,她都会点着灯,热着饭等我,我的心是安定的。

一个人最早得到的依靠,来自于家庭。

有能全身心无条件依赖的家人,是一个孩子建立安全感的最初条件。

从小被爱的孩子,一早就确认自己是谁,喜欢什么,不轻易的被外界的声音所扰,可以坚定地过自己选择的生活。

——@希希

看了王菲女儿李嫣,黄磊女儿黄多多,才知道,被父母溺爱有多重要


我妈小时候从来没有对我说过“不要乱花钱”“我们养家很辛苦”之类的话。

我后来才知道,这件事对我一生的影响有多大。

因为我见过很多家长不愿意给孩子痛快买东西,反复强调挣钱很辛苦,你不要浪费,要对得起父母。

孩子并没有收获到什么人生道理。

孩子只会从能量层面感受到这是正能量还是负能量。

如果一直接收负能量,反而得到的是匮乏感和愧疚感。

一旦一个孩子在物质上产生匮乏感,长大后大多数会变成沉沦物质或者挥金如土的人。

因为他们需要不停地去填补内心那个空缺。

我家并不富裕,但是我有个见过世面的妈。

她和我爸常常带我们出去旅行,经常买一些小玩意让我们开心,所以我们那时候内心是富裕的。

长大后,我不需要用买买买来满足自己。

因为从小被不断满足,所以以后也不会因为那一刻得到而炫耀。

因为走过天地,所以不会局限于眼前的生活。

——@大林子

看了王菲女儿李嫣,黄磊女儿黄多多,才知道,被父母溺爱有多重要

中国的孩子为什么普遍缺爱?

因为大多数父母都不懂得爱。

我一直支持一个观点:对孩子,就是要溺爱。

很多父母觉得会惯坏孩子,其实这么多年,我从来没见过真正被爱惯坏的孩子。

只有那些被不尊重,侵犯控制,精神打压“所谓的爱”惯坏的孩子。

这些是不够爱,不是溺爱。

那些被惯坏的孩子,哪一个不是因为父母的自以为是,把孩子当做宠物或者附庸,给他们事无巨细的生活照顾,却不允许孩子有独立人格、思想、生活方式的?

真正的“溺爱”,是伴随着尊重、平等、自由和无条件支持与付出的。

举一个著名巧克力的故事。

孩子喜欢吃巧克力,父母不给吃,怕长蛀牙。

这似乎是正常的做法。

但是在孩子眼中,他能感受到的只有:我爸我妈不爱我,巧克力都不让我吃。

父母用家长的权威,压制着孩子的吃巧克力的欲望。

越压抑,巧克力对孩子来说,就越有吸引力。

慢慢地,他开始到处翻家里的东西,找巧克力,甚至偷妈妈的钱买巧克力。

爸爸妈妈知道了以后,更失望,更生气,孩子更恐慌——这就变成了恶性循环。

然而,心理医生建议,你就买一箱巧克力,放在孩子房间里,敞开让他吃。

令人惊讶的事情发生了。

没有了压制和控制,没有了神秘,巧克力就失去了吸引力,孩子反而不想吃了。

而且,在孩子吃多不舒服时,妈妈也没有限制他。

只是告诉他:巧克力里的咖啡因,会让你不舒服。

学会了这个道理的孩子,甚至能在父母吃多巧克力时,关心父母:“吃太多会不舒服的!”

这就是物质的满足给一个孩子带来的判断力,什么好,什么不好。

而在这样充裕的条件下长大的小孩,心里不缺。

所以他们才在长大后,不会成为物质的奴隶,反而更容易找到更丰沛的自己。

看了王菲女儿李嫣,黄磊女儿黄多多,才知道,被父母溺爱有多重要


真正的爱,是尊重孩子的喜欢,甚至尊重孩子的任性。

是给孩子空间,同时也给他们陪伴。

是温柔的介入,是得体的退出。

是不把自己的意志强加给孩子,不把自己的梦想寄托在孩子身上,是不强迫。

家长给的是约束,孩子就会变得压力重重;

家长给的是负担,还是就会变得脆弱敏感;

家长给的是冷漠,孩子就会变得与人有距离感。

但如果家长给予的,是无条件的爱,那么孩子一定会还给你无条件的真善美。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