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與有抑鬱症或抑鬱傾向的朋友交往?

壓縮蛞蝓幹


首先,如果是確診抑鬱症的朋友,儘量做到“0”刺激,這對於一般無心理基礎的朋友而言,是一件非常難以堅持的事情。所以,才會找到特定的心理治療師或者精神科醫生尋求幫助,雖然我多次聲明,在這裡還是要強調單一的心理諮詢師不能對抑鬱症患者進行治療,屬於違規行為!

再者,因為本身抑鬱症患者就極其敏感,極度負面,任何小事對患者而言都有可能造成巨大的打擊。也許是一個下意識的動作,潛意識的表情,都會讓患者本身受到傷害。除非你可以強化自己源源不斷給予患者快樂,或者透過很多活動消除患者字體的擔憂,其他的就需要交給時間了...

而對於抑鬱情緒的朋友,我們要做的主要核心就是避免對方變成抑鬱症。所以,日常很多的行為都與情緒引導相關。但時間長了,你會發現自己也略微有些抑鬱,彷彿是被傳染了一樣...這就是情緒之間的鏈接,會讓很多人深感疲憊...

但還是有很多便於非心理學的朋友可以瞭解的一些交互知識:

告別強勢

有些朋友很想做到和抑鬱情緒的人溝通,但壓著自己的暴躁情緒也是一件很難的事情,而且要次次都壓制。所以,時間長了,難免有些朋友就會在語氣中透露出一絲強勢,而哪怕是這一絲的強勢,都有可能讓抑鬱情緒的朋友自我負面能量增加。

找到話題結束點

當你身邊有一位抑鬱情緒的朋友時,他找到你而你又在傾聽他的抱怨時,他恨不得一股腦都把情緒扔給你。於是,無休止的勸告,循環的一個問題不停給介意。

比如,當我們勸一個朋友擺脫失戀情緒時,但聊天的時間過長,很多人無法在第一次聊天中找到適當的話題結束,但又沒有解決失戀的情緒。於是,隨著話題不斷延伸,效果其實是很不理想的,所以,要找到合適的話題結束點,該斷就斷。因為你也需要情緒的釋放和緩解,這就和心理諮詢的工作很像了。唯一不同點是心理諮詢不能對親朋好友操作,因為也是違規的...

帶給他一個新的生活方式

抑鬱症和抑鬱情緒的因素非常多,而第三點我們要說的便是,要給他們一個新的生活方式。比如,大到生活目標,小到細節執行,可以是一場電影、一個長途旅行、一個短暫的約會、一個新穎的玩具,或者兩人同時打造屋子更換一下格局...

這些都可以從新體驗到一種生活,總會有一個點可以觸動到他(關於具體方法可以翻看我之前的悟空問答,多以抑鬱、焦慮、強迫等症狀為主。)


總之,我們不應該用病患的角度去看,而是真正客觀不帶任何偏見的角度和他們融為一體。畢竟,這一刻他們還是我們的朋友不是嗎?

希望這些對你有所啟發,當然你也可以讓更多的朋友看到,點贊,轉發吧...


霖士心理


對於那些具有抑鬱症還是抑鬱傾向的朋友,與他們交往最重要的一條原則,也許可以被簡單概括為:“態度溫和,界限清楚”。

所謂態度溫和,指的是要能夠容納他們的情緒、接受他們現在所處的狀態。由於抑鬱症患者常常表現出憂鬱和悲傷的情感和一種無能為力的消極態度,而這些情感和態度不可避免地也會影響到周圍的人,讓作為朋友的我們也感到很不舒服,所以在大多數情況下,我們總是想要消滅這些所謂的“負能量”。而我們消滅負能量的方法往往就是勸誡對方要“想開一點”、“不要那麼極端”、“要樂觀起來”。但是這種勸慰顯然是沒有任何作用的,抑鬱症作為一種同時具有生理因素和心理因素的疾病,根本就不可能只憑借個人意志克服,加上抑鬱症患者本身就很容易自我貶低和懲罰,聽到他人的這種“要求”,只會更加自責內疚。因此,正確的做法是,接受抑鬱症的朋友現在就是很悲傷、很痛苦、很難過,而ta不論怎麼努力,都沒辦法快速讓自己好起來這樣一個現實。在ta得病的日子裡,你並不需要做什麼,也不需要說什麼(事實上,你說什麼做什麼都不會有太大的效果),只要給予單純的陪伴就足夠了。

如果說態度溫和是我們對待朋友的情感基礎的話,那麼接下來的第二個原則“界限清楚”就屬於我們說的行為基礎。雖然說我們對於朋友有關心和熱愛,當朋友遇到疾病和困難的時候應該提供力所能及的幫助,但是不代表我們要替代他們去承擔責任、甚至去替他們完成本應該屬於他們自己的任務。抑鬱症患者由於疾病症狀的原因,很容易喪失行動的動力,每天大部分時間都縮在房間裡。這個時候,作為朋友的我們,很容易挺身而出,替他們買東西、做飯、打掃房間,甚至替他們寫作業或者完成工作。從短期來看,或許這種方式有利於緩解朋友的壓力,但是從長期來看,這種跨越人際之間責任界限的方式,很容易讓抑鬱症患者更加依賴他人而不願相信自己的能力,更加無法從抑鬱狀態當中走出來。

綜上所述,如果總結起來,也許不論是對於我們身邊的抑鬱症朋友還是親人,我們都應該努力做到“在情緒上包容,在行動上獨立”,我們既不要要求他們快速好起來,但也不因為他們得了抑鬱症,就縱容他們一直躺在自己的症狀上無動於衷。


紫花地丁


當朋友患了抑鬱症,你們之間的關係可能會變得緊張。你有時甚至會感到朋友在拖累你。紐約心理學家Linda Sapadin博士說:“情緒是會傳染的。”他專注於研究如何克服自我挫敗的行為模式。

與一個抑鬱的朋友打交道並不是件容易的事,尤其當朋友抑鬱症嚴重的時候。但你可以幫助你的朋友,提供支持,同時不把自己搞得很疲憊。

現實一些

抑鬱症是一個非常嚴重的心理健康問題。抑鬱的人不只是傷心或沮喪,還會感到焦慮、絕望和無助等消極的感覺,這些感覺不會自動消失。不要告訴你的朋友“振作起來”或“克服它”,那是不可能的。如果你希望這樣,他就能感覺好一點,那麼你會感到挫敗。從抑鬱中康復需要時間。

做一個好的傾聽者

讓你的朋友和你談談他的感受,但不要讓他老是沉溺於自憐之中。不斷地談論抑鬱症會使他更加沮喪。聽他說話,但要設置界限。如果你的朋友想不斷地談論抑鬱症,那麼你要表示你會聽,但是隻能談論10到15分鐘,或者你認為合理的時間長度。注意不要超時。你要和她說:“我們已經談了一會兒。生命很豐富。現在讓我們做點別的,”Sapadin建議。

建議做分心的事

打電話給你的朋友,建議一起做一些愉快的事,比如去看一場有趣的電影,或者到外面吃飯。這可能會使你的朋友從抑鬱中恢復過來幾個小時。Sapadin說,“因為情緒是有傳染性的,它可能會使你們兩個都興奮起來。”

提供幫助

如果你願意幫忙,問問你的朋友你能為她做些什麼,比如購物或做飯。但是,要設置邊界。如果你認為你的朋友對你要求過高,就告訴他。不要因為你覺得他可憐,就去做你不喜歡做的事情。這不僅無益於你們的友誼,你們可能最終還會相互怨恨。你也可以建議你的朋友為你做點什麼。提醒你的朋友,友誼是雙向的。

儘管你想幫你朋友,但你不是心理醫生。提醒你的朋友,正確的治療是能夠讓他恢復起來的方法。“如果你看到抑鬱症的一個很好的文章,通過電子郵件發送給你的朋友,並告訴他:‘我希望這是有幫助的’,”Sapadin說到。如果可能的話,主動幫助你的朋友預約治療。


健心家園


有抑鬱症傾向的朋友交往,特別注意是有抑鬱症傾向而不是抑鬱症。當他受到抑鬱症狀困擾的時候,嘗試著讓他把消極的念頭寫在紙上,然後你和他坐下來讀一讀,讀上個幾遍,想想看有什麼不合理的地方。如果有,各自將意見和建議都寫下來。當這種消極的念頭經過時間的推移而逐漸淡忘時,你和他再將之前寫下來的文字閱讀幾遍,自然會覺得不合乎情理,你和朋友對此可以評論討論。

眾所周知,抑鬱的產生是因為自己在情感上給自己套上了無形的枷鎖。如果抑鬱的朋友自己始終無法掙脫的話,你可以將他拉進新的環境中去,到人群中去,找其他朋友,到能帶給你們愉悅心情的地方,讓環境驅散抑鬱的心境。

緩解抑鬱可以通過動態的運動來替代靜態的內心活動,抑鬱的情況會在身體運動的同時有所減輕。作為朋友可以讓抑鬱者每天進行二次伸展身體的練習。方法是:平躺在床上,伸直雙腿,閉上眼睛,提醒抑鬱者將注意力貫注在自己的呼吸上,注意空氣從鼻腔、口腔、喉嚨進入自己的肺部的過程,時刻提醒他全身儘可能的放鬆,再放鬆。默默地體驗肌肉放鬆時的輕鬆和愉悅。之後一起結伴外出散步,放鬆四肢同,慢慢地過渡到抬頭挺胸,直到昂首闊步地走一段時間。這樣的話,抑鬱者的心境就會像放鬆的肌肉一樣開朗起來。

如果確症是抑鬱症,那麼建議還是多陪伴你的朋友,分擔一下照顧他親友的壓力。至於如何“交往”還是請專業的心理工作者擔當。


鵜鶘心理


我曾經有過抑鬱症,整夜失眠時刻痛苦的滋味不好受。

以我自己的經驗來說,對抑鬱症或者有抑鬱傾向的人要做的就是愛。抑鬱症患者大多是心裡很柔軟的,因為心太軟,常常受到傷害,他們感覺自己缺愛。

所以,給他們愛。

當我抑鬱的時候,我看到汪峰《花火》專輯的底頁上寫著:“經過掙扎,經過反叛,我知道唯有愛能拯救我們。”

《花火》專輯裡有一首歌叫《媽媽》,我覺得完全就是一個抑鬱患者在漆黑深夜裡痛苦的嘶喊,聽這首歌,你會感到一種刻骨的孤獨寒冷。所以,他們需要的是愛,是溫暖,是光。


書唸的婦人


抑鬱症的人極其敏感,與他們交往的時候會有很多的限制,也會有很多的說不得,做不得的事情,會有些困難,會有些痛苦,所以如果真的要跟其交往,那就一定做到,否則就可能對抑鬱症病人造成更大的傷害。

首先,最重要的一點是跟抑鬱症的病人交往的過程中不要期待正常的對話。不要以為你能聽得懂他說的話,理解他所處在的那個世界。你懂的他都懂,他懂的你不懂,所以不要期待正常的對話,會失望受挫。

其次,跟抑鬱症的人說話要避免,喋喋不休,但也不能不說話,最好每次說話的時候不要超過一分鐘。然後過半小時再跟她說。

如果想說一些關懷的話,可以考慮用較小,對方能恰好聽到的音量去自言自語談一些自己的心事,比如用這樣的句式,我在想……,我有點擔心……,我有點害怕……,我家的小狗……

最後,不要說一些話,也不要做一些事。跟有抑鬱症的人相處,不能生氣,也不能在抑鬱症病人面前生自己的氣,也不要吵吵嚷嚷,說一些冷言冷語,嘮嘮叨叨的勸說和質問也是不可取的,指責和批評更是不行。

因為這些不正確的對待都會加重他的病情,引發更大的傷害。


安羽心理


有抑鬱症的人,內心都是脆弱孤獨的,她們不自信,對生活也失去了希望,更看不到希望,而且有無助感,比普通人更需要關懷。

第一,要讓她感受到愛,因為愛可以化解一切,親人也好,朋友也罷,儘量多關注她,對她噓寒問暖,呵護備至。

第二,多陪伴,儘量讓她減少獨處。抑鬱症患者,很容易在獨處的時候胡思亂想,越獨處,越孤獨,越孤獨,就越壓抑,形成惡性循環……

第三,多親近大自然,不要總是宅在家裡,過著面壁一樣的生活,多接觸有生機的東西,盛開的花朵,比枯萎的落葉更容易讓人熱愛生活,或者飼養小動物,都可以從中找到生活的樂趣。

第四,抑鬱症的人,往往覺得活著沒意義。所以,樹立正確的生活目標,給自己定個方向,朝著目標去努力。另外,人活著不僅要為自己,也一定要為親人,為社會做點事,這樣的人生才有意義。做一個有愛心的人,懂得幫助別人,而不是整天活在自己的世界裡悲觀厭世,痛哭流涕,尋死尋活,大好時光都被荒廢了。

第五,練就強大的內心,人往往在受到打擊,或者遇到不順心的事之後才得抑鬱症,所以抑鬱症不會空穴來風,心病還需心藥治,當初是什麼事情導致的抑鬱,就要從病根上解決,多一些看淡放下,少一些計較糾結,從而變得更強大,堅強才是醫治心理最好的藥!

第六,讓她多做點事,變的忙一些。得了抑鬱症的人,一般都精神空虛,如果每天忙的不可開交,根本沒功夫抑鬱,有的人忙到連吃飯都沒功夫吃,就更沒功夫抑鬱。

第七,多看書,多看勵志方面的書籍,豐富內心世界,閱讀可以滋潤心靈,也可以豐富精神世界。尤其是多學習傳統文化,像曾仕強老師一樣,真正文化程度高的人,早就看破紅塵,悟透世間真理,到了通達的程度,就根本不會得抑鬱症。


文藝時間


看了前面的回答,很多都是邀請的,都很專業,但是未免太學院派了,提出的方法對是對,但是操作性不強。

首先,如果那人是你朋友,以你的能力基本上是無法挽回他的,因為你的時間不夠。抑鬱症病人如果在思想上想要安撫他們,是需要花大量的時間,就像崔永元等人,當時也是靠父母或者妻子等家人長期陪伴才慢慢走出。一般的朋友能做到這點,肯定可以上感動中國。如果是男女朋友的話,那你要考慮這種病是長期性的,你是否有足夠的能力一生呵護對方。

第二,對於抑鬱症病人,我覺得最好的方法當他們是普通人,相處的時候儘量樂觀一點,不要像一般朋友那樣開玩笑,適當的讓著他們一點就可以了。

第三,如果只是抑鬱傾向,就要看這個傾向有多少,是否到達有症狀的級別。抑鬱症的一個很好的檢驗標準就是早晨最重,晚上最輕。如果出現這種情況,腦部激素分泌就有問題了,就不僅僅是傾向了。

第四,普通的抑鬱傾向那問題就不大,樂觀健康的交往,擴大朋友圈子多做戶外運動,一段時間應該能好。

第五,說一個真實案例。我幾年前認識一個男性,他的抑鬱症比較奇怪,大概是躁鬱症,沒有自殺的想法,就是生理上的問題,起因是家庭矛盾被氣的。他條件不怎麼好,一開始不懂,吃中藥很費錢效果又不好,我介紹了一種很便宜的三環類西藥給他,後來聽說他效果很好。因此,有一部分抑鬱症病人吃藥就可以控制。

第六,再說一個真實案例。某很好高校的男生,因為做科研壓力太大,本來是碩博連讀,最後一進實驗室就犯病,已經完全不清楚自己在幹嘛,回去休息一陣好了,回來一進實驗室繼續犯病。後來只能不讀了,拿個碩士文憑走人,參加工作之後,有了壓力之後就犯病,還是異於常人。後續的情況我不太清楚,但是感覺他一生就這樣了,只要控制著不犯病就好了。

第七,很多抑鬱症病人一生都不會好,但是,也不會惡化。我感覺抑鬱症就像感冒,可能每個人體內都有感冒細菌,但是有的人免疫力差,或者環境差,就會得病。如果有這種病但是能控制下來,也不嚴重。挽救談不上,控制不發作就好。如果能持續樂觀,沒有壓力,就會和正常人一樣。

第八,這種病是非常痛苦的,這種痛苦是外人無法理解的,也看不到想不明白的,所以對他們好點就好了。


實夢閣





說起抑鬱症患者和一些有抑鬱傾向的人,你想要和他們做朋友,首先要掌握了抑鬱症的特徵和抑鬱症患者的病情程度、喜好、什麼原因患上抑鬱症的資料後再去交朋友,如果為了穩妥些可以先去心裡醫生那裡諮詢一下,多瞭解一些治療抑鬱症的常識,那樣就不容易在交友過程中出現些誤會或是不愉快!



本身患有抑鬱症的人都很耿直、善良。除了有後來的通過各種刺激得抑鬱症之外還有一種是先天遺傳因素有關抑鬱症,這種病不容易治癒。後天的抑鬱症分為重度、中度、輕度三等,根據病情有的必須服藥,有的患者不用吃藥靠心理疏導和家人的陪伴支持自己靠毅力走出來的。但是有三分之二的患者都會有自殺傾向!




其實抑鬱症患者很可憐,她們的內心都很痛苦,能折磨的他們不想活下去了,這病本身就是因為刺激、壓力山大等造成的,所以全社會都應該好好的拉他們一把,讓他們重新回到社會,做回自己。



最後我誠懇地勸你不要老是帶有抱怨、說教的方式和對方交流容易引起他們的反感,你要對她儘量以我可以給你提供什麼幫助,我陪你一起逛街、旅遊、吃飯等一些社交活動,這樣他的壓力減輕了,心裡信任你了,他就會把自己的酸甜苦辣都告訴你,他的痛苦就會慢慢的消失了!



快樂公主79984791



你有沒有看過一部美劇,叫《你最壞了(You're the worst)》(又名《我愛上的人是奇葩》)?講的是一對性格惡劣,但彼此相愛的情侶。


第二季中,女主角Gretchen抑鬱症復發,單純的男主角Jimmy不瞭解抑鬱症,他總是嘗試各種方式,讓Gretchen重新開心、振作起來。


但Gretchen並不領情。並且被Jimmy的天真弄得很煩。


而當Jimmy遇見了開心的事,需要Gretchen的回應和分享時,Gretchen顯得無動於衷。


最後無論Jimmy怎樣嘗試像以前一樣和Gretchen歡樂地互動,而Gretchen都沒有什麼感覺。Gretchen也覺得很受不了。


最後Jimmy實在無法忍受和行屍走肉一樣的Gretchen一起生活,想要離開。而Gretchen也勸他放手。


這就是當你選擇和抑鬱症患者一起生活時,會遇見的情況。


抑鬱症患者的能量很低,對生命中發生的事情失去了愛、憎的情緒感覺,難以維持基本的人際交往,也失去了行動能力。所以你無法要求對方像正常人一樣與你交流、談心、分享。那些正面的、積極的、陽光的事物,無法穿透籠罩在他/她四周的層層黑雲。


因此,想要和抑鬱症患者保持交往是很大的挑戰。因為人際關係是一個有來有往的平衡系統,當無法從對方身上得到回應、滿足自己的身心需求時,這段關係對本人來說,是充滿挫折感,且很消耗能量的。


如果,你真的決定了要這樣做,那我會建議:

首先,不要嘗試用正面情緒去感染對方。

這不但對你來說費力不討好,無法回應你的鼓舞的抑鬱症患者,也會感受到壓力。


其次,這種“我是有問題的,需要改變的”想法,本身就同自我接納背道而馳,會給人造成心理負擔。只有對負面自我的接納,才能帶來真正的療愈。


所以,你只要默默地陪伴、傾聽與理解對方就好。而不要試圖去扭轉對方的狀態。


適度的運動、外出,多曬太陽,規律的作息,以及一定的身體接觸,據說會對抑鬱症患者有幫助。


同時,注意保護好自己,從別處去吸收一些陽光,填充你的心靈。如果對方受負面情緒的驅使,對你做出了言語或行動上的攻擊,你也要有所防備。心中時刻清楚,對方的狀態,都不是因你而起,也不是針對你。


想象內心的他/她正縮在一個陰暗的谷底,不知什麼時候會爬山來。但是,一直在懸崖邊默默守候,靜靜接納的你,這種雖然無法靠近、交匯,但始終不曾離去的陪伴,也許也在難以察覺地對他/她施加著正面影響。


就像《你最壞了》第二季的最後,Jimmy離開了Gretchen,又折回來。


當Gretchen醒來看見抱著她的Jimmy,始終面無表情的她終於抱著他哭泣起來。

祝你的朋友最後能走出陰影,有你這樣掛念他/她的朋友,也是一種不幸中的幸運。

願你們都能安好。


關注心貓心理公眾號,學習有趣的心理知識。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