寶寶兩歲七個月只會喊爸爸媽媽,發育遲緩應該怎麼辦?

qzuser123548178


寶寶兩歲七個月只會喊爸爸媽媽,發育遲緩應該怎麼辦?

首先不能只從說話方面判斷是否孩子發育遲緩。

孩子在13個月到2歲之間,有這些發育里程碑要滿足,但是每個家長要記住這只是一個指導方針。每個孩子都是獨一無二的,並以自己的速度發展。正常的情況有很多,除非您注意到下面描述的其中一個危險信號,否則您可能不需要擔心。

13個月到2歲之間的里程碑

1、在他兩歲的時候,你蹣跚學步的孩子就會對自己的雙腳充滿信心:那些搖搖晃晃的第一步會讓他走上正軌,學會自己走路,上下樓梯,踮起腳尖,踢足球,甚至在他兩歲的時候還會跑。

2、他也會成為攀巖者,爬上沙發和椅子。

3、他的語言能力正在提高,儘管他理解的東西比他能表達的要多。18個月大的時候,他至少能說幾個詞,24個月大的時候,他就能用短語和句子了。

4、他能很快從你大聲讀給他聽的書和日常對話中學會新單詞。他可以遵循兩步指導,比如“拿起你的書,給我帶來。”

5、你的孩子開始識別形狀和顏色。他會用蠟筆塗鴉,用四個或更多的積木搭積木塔,扔球,喜歡填滿和倒空容器。你可能會注意到他是左撇子還是右撇子的第一個信號。

6、你蹣跚學步的孩子想自己做每件事:穿上和脫掉衣服,用杯子和餐具喂自己,還想自己洗手。

7、他可能會開始表現出學習如何使用廁所的興趣。他會通過打電話、“喂”還呼叫她的洋娃娃或假裝開車來模仿你,他會從中得到樂趣。

8、分離焦慮在18個月的時候達到頂峰,而兩歲後,他會更願意和其他孩子一起玩耍,也更願意花時間和其他看護人在一起。與此同時,他將變得越來越獨立,甚至可能變得目中無人。

父母在這個階段要做什麼

1、培養他的語言表達能力,用語言表達感受,提出問題,談論你們一起讀過的書,問他的意見,回答他關於周圍世界的問題。開始教他文字和數字。

2、注意不要因為他用詞不當而責備他,只要正確地複述他說過的話就行了。當他指出他想要的東西時,提醒他去要。練習讓他辨認他的身體部位和熟悉物體的名稱。

3、鼓勵孩子們玩洋娃娃和玩食物。讓他幫忙把玩具分門別類,比如紅色玩具。讓他練習用杯子和餐具自己喝水吃飯。

4、確保他有足夠的時間在戶外。帶他去公園、操場或動物園散步、跑步和自由探索。

5、繼續用讚美和關注來強化良好的行為。設定簡單而明確的界限,冷靜而一致地完成任務。給你的孩子這個或那個,讓他做出選擇。要有耐心和積極性,記住他只是剛剛開始學習如何控制和表達自己。

6、當他獲得新技能時,重新佈置你的家,調整佈局,防止你的孩子受傷,這樣他就可以自由、安全地探索了。

注意事項

每個孩子都有自己的發展速度,但是如果你的孩子:

  • l 18個月還不能走路

  • l 不懂日常用品的使用

  • l 18個月不能說6個詞,24個月不能說2個詞的句子

  • l 不模仿語言和行為

  • l 不遵循簡單的指令

  • l 失去了以前的技能


如果有這些情況,你就要帶孩子去看醫生了。

總結

再次強調,每個孩子都有自己的發育時間表,這些標準是一個指導性的參考,或者說是一個平均的標準,如果你的孩子稍微快,或者稍微慢,都是正常的,這並不能說明他就是個天才或者判斷他發育緩慢,但是如果真的有明顯的不達標,那麼還是要儘早去確認。

聰明的父母都會關注J媽學堂,每日分享孕產育兒小知識。

有愛的父母都會分享這篇文章,讓更多的人受益。

我是J媽,創建了寶媽自媒體創業營,帶領全營寶媽實現經濟獨立!曾經以為自己足跡踏遍幾十個國家和地區是值得驕傲的一件事情,現在認為做了媽媽才是人生的王道!曾經的職場達人,現在的育兒達人,專心在頭條碼字,每天更文,專注於育兒經驗和寶媽自我提升以及時間管理,分享我的所學所思,所有文章,一字一標點,全部是我一個一個敲打出來。J媽學堂的美國家庭萬用親子英文教學課程已經上線啦!關注即可免費獲得!


J媽學堂


寶寶講話遲點,如不是疾病所造成的都屬正常。如同事的大兒子三歲時長得健健康康,各項體檢都沒問題,可就是不會說話,連最起碼的爸媽都不會喊,教也教不會,到了四歲時才能噴單字,更要命的是六七歲時還尿床,每次從幼兒園回來褲子都溼透,大人絕望了,直接把兒子歸為智障後,又生了個二胎兒子。

從此大兒子被父母送到鄉下奶奶家不聞不問,而小兒子卻是被千般溺愛萬般寵的過著小皇上的日子。時間一天天過去,兩個相差六歲的兒子都已長大成人,被認為是智障的大兒子連跳兩級成為縣理科狀元考入了浙江大學本碩連讀,畢業幾次跳槽現任深圳美資銀行高管,而一直被視為天分聰明的小兒子,雖然竭盡全力培養,卻考了個三本大學畢業後因眼高手低找不到合適工作,在家啃老,整得老兩口精疲力盡,入不敷出,見天的找大兒子拿錢貼補家用,看著都累!

所以說孩子講話遲點,只要經過醫生檢查無異常,不必擔心,因為有許多聰明孩子並不是體現在語言上的而是思維上,這樣的孩子如能循循誘導,多給於關愛,定會前途無量……


千千君子88


家長不要著急,我家寶寶跟你情況很像,她在兩歲一個月的時候連媽媽都不叫,根本沒有主動發音的意識。我也是帶她去兒童醫院,做了全面檢查,包括聽力、智力、孤獨症、舌系、腦電圖、腦部核磁一系列檢查,還抽血化驗了遺傳因素,全部的檢查都沒有問題,然後醫生得出的結論就是發育遲緩,開了兩種藥,五維賴氨酸和智力糖漿。我還沒給她喝,她自己就開始有說話的意識了,等她兩歲半的時候,媽媽就叫的很好了,還會主動模仿大人說話。到三歲的時候,就什麼都說了,整天嘴巴不閒著,還能唱歌了。

當然,得到醫院所有的檢查結果,讓我放了很大一部分心,確認孩子應該沒有大的問題,只是可能比其他孩子說話晚一些。那麼只要做針對性的訓練就可以了,家長要有意識的引導孩子多發音,多跟他交流,把見到的所有的東西都告訴他,比如外出看見汽車,就指著告訴他這是汽車,孩子能聽懂的。小孩學說話需要一定的語言環境,如果平時的家庭氛圍過於安靜,家長說話少,那孩子勢必會說話晚一些。

另外,可以常帶孩子去淘氣堡之類的遊樂設施玩,很多的遊樂設施能夠鍛鍊孩子的協調、平衡能力,有助於促進發育。希望我的回答能幫到你。


塗寫年華


首先,想問一下,你家寶寶是男孩女孩?再和你分享一下,我兒子今年三歲九個月,在三歲之前,也是隻會喊爸爸媽媽。因為是我自己帶孩子,所以平時我會多注意觀察孩子,孩子們生理上沒有缺陷,不是聾子也不是啞巴,別人和他說什麼,他都懂,會回應,那也不是傻子,性格開朗愛笑,也不是自閉症。所以,我沒有著急,或者是帶他去看醫生。到了整整三歲的時候,忽然就開始學說話,一開始一個字,慢慢的,到現在,雖然說的沒有同齡孩子好,但是也有很大的進步。中間我們也上了幼兒園託班,和小朋友接觸,但我感覺效果不大。我想說的是,拋開專家不談,作為父母平時多觀察,如果孩子各方面健康,其實不要太著急,尤其是男孩子,男孩子本來就比較晚熟。開口說話那是遲早的事情,家長要相信孩子,自己也要堅持每天和他聊天說話。有的孩子真的就是說話晚。小孩子身體健康最重要,當然家長心態一定要好


蟲蟲48176728


我兒子現在兩歲,眼看著別人家的小傢伙都會說句子了,我們家還是嘟嘟囔囔的連“奶奶”這兩個字都叫不清楚…

其實很早就有預兆的,翻身遲,坐立也遲,一歲多了也難得聽他叫一回“媽媽”。而隔壁比他大一個月的小姐姐這時候都會數數了,再隔壁的比他小一個月的小弟弟也口齒清晰的說短句了。

很多嘴碎的相鄰直接喊我兒子“小啞巴”,然後我就帶孩子回孃家了…

換了個環境,差不多大的小朋友很多,沒事就帶出去一起玩,慢慢的情況就好很多了。

雖然現在還是講的不清楚,但是他願意說了,願意開口就好!



以上,謝謝您看,祝安好!

這裡是二胎寶媽——蠻漫漫,歡迎關注!


蠻漫漫


大家好。我叫任春光,是一名語言康復老師,從事語言康復工作17年了。

根據您的描述:寶寶2歲7個月不會說話,只會喊爸爸媽媽;去市兒童醫院檢查,說是發育遲緩。

由於您給的信息太少,我只能大概判斷。

首先,我對市兒童醫院的檢查結果持懷疑態度。

根據我的實踐經驗,語言發育遲緩,往往和孩子的智力和身體協調性有很大關係。簡單說,這種孩子一般在智力上和身體協調性方面都會比較差,是一個綜合性的問題。單純只是語言發育遲緩的兒童,在實踐中非常少。

所以,我感覺市兒童醫院的這個檢查結果可信度不高。

其次,從兒童一般語言發展規律來講,寶寶2歲7個月,只會喊爸爸媽媽,這個稍微有一點晚,但也在正常範圍之內。

實踐中,我見過很多寶寶,2歲多什麼都不會說,等到3歲多,慢慢說話就好了。

本人3歲時還不會說一句話,我家人一直以為我是個啞巴,但到4歲多,說話一下子就好了。

再次,如果您還是對寶寶說話不放心,建議您帶孩子去北京這種大城市,找專業語言康復學校做一個語言評估,看看孩子到底是不是語言發育遲緩,具體是什麼原因導致的。

把這些都搞明白的,後面才知道需不需要治療,如何治療。

最後,如果大家還有什麼語言問題,可以關注我,給我留言,我們一起交流。


口吃大舌頭語言矯正


寶寶發育遲緩,有很多指標的,不僅僅只有說話遲緩的問題。說真的,我家孩子也是屬於說話晚的那一類孩子,兩歲多的時候,只會說“爸爸,媽媽,阿姨”這三個詞。快兩歲半了,才開始說一些三個字的短語。

我也曾一度懷疑寶寶發育的問題,但醫生說,寶寶發育遲緩有很多方面,我家孩子只是說話晚,其他沒有什麼問題。兩歲孩子能夠做的事情,我家孩子都做得到。跑步,蹦跳,接球等等,身體發育沒有問題的。

所以,我建議你,去給孩子做一個全身的發育檢查,看看是不是和我家孩子一樣,只是說話晚,其他都正常。如果是這樣,就根本不用擔心的。

但如果孩子還有其他方面的原因,那就抓緊治療,這種情況,孩子越小效果越好的。





懶媽媽的育兒之路


我孩子的情況跟你一樣。

也是在兩歲半這個階段只會爸爸媽媽,會一些疊字,其他不會。但是你說什麼他也懂,他也會去做,可就是不會說。

帶去醫院檢查也說是發育遲緩,要做語言康復訓練,因為我們是外地的就沒做,醫生讓回家做,但是一定要是家長親自帶孩子。

現在孩子差不多四歲了,已經會說很多話。這期間是媽媽親自帶的,跟小孩說話要比較慢,讓他看口型,讓他跟著,重複多次。多帶出去玩,特別是小孩感興趣的地方,他媽媽經常帶他去超市,他感興趣的商品媽媽就跟他說多次,剛開始他也說不出來,只是聽著,後來慢慢就會了。

還有一個非常重要的因素就是帶去了早教班,剛帶去也是不會講,去了差不多半年開始跟小朋友玩,然後慢慢跟小朋友說一些簡單的話。老師在上課講的詞語他也很喜歡跟著講,特別喜歡上手工課,老師也會特意講每個工具,他都會一一跟著說。

現在還有兩個月到四歲,想幹什麼都完全能自己說了,簡單的詞語能說得很清楚,比較長的句子還是不大清楚,古詩詞也是會背誦很多,但口齒不清,也要在後期慢慢去糾正他。

也有去醫院看過舌頭,沒有問題。所以如果小孩現在是兩歲多不會說話可以去看一下舌頭,如果能發音,舌頭沒有問題的話,家長還需多交流,多帶去外面,多說一些話是會好的。


路銳銳


首先要看孩子是有意識還是無意識的喊爸爸媽媽,然後看認知,理解,聽指令如何,大運動,精細,手眼協調,如果這些都達到正常水平,不必太著急,孩子單純語言發育遲緩,就沒多大問題,如果都發育遲緩,要重視了,一定要儘早帶孩子去康復,去積極治療,我家孩子就是這樣,1歲9個月發現他不理人不說話,幾乎不交流,去醫院說發育遲緩,一直堅持帶他去康復,2歲7個月才開口喊爸爸媽媽,但是一開口就會喊爸爸媽媽,爺爺奶奶,哥哥姐姐,弟弟妹妹了,因為開口之前他會指,認知也在正常水平,現在3歲正,7.8個字成句的會說,主動語言不是很多,會主動要東西了,但是其他方面進步也很快,比如超級喜歡畫畫,塗顏色,拼圖,積木,多發現孩子感興趣的東西,和他交流,和他溝通,慢慢會好起來的


吖丫46052221


在一次社區親子課程中,一個小男孩濤濤和其他小朋友在傳球的過程中表現得特別優秀,既能自己接球,又能主動把球傳遞給其他小孩,分享和合作意識非常好。

課後濤濤的奶奶主動跟我交流說:“濤濤已經30個月了,很聰明,但只會叫爸爸、媽媽!其他都不會說!家裡人都很擔心,懷疑他是不是語言能力薄弱,或是自閉症!”

但從濤濤的課堂表現來看,濤濤活潑,動作發展情況良好,不像是有自閉症的。通過詳細瞭解,濤濤的主要帶養人是奶奶,奶奶很疼愛濤濤,濤濤頭一轉眼睛一動就知道他想要什麼,每次都主動幫他把事情做好。濤濤不用說話就可以達到他的目的,而且奶奶和他單獨在家從來不主動和他交流,只是照顧他的飲食起居。濤濤的爸爸媽媽上班很忙,經常加班,回到家就各自看手機,不會跟孩子交流,進行親子閱讀,很少帶孩子玩,出去與外界接觸。

由此可見,濤濤缺少語言刺激環境,成人與孩子交流太少,奶奶照顧太周到,剝奪了孩子練習說話的主動性,因為他不說話就可以滿足他的需求。

我給濤濤奶奶三條建議,一是讓奶奶平時不要太遷就孩子,讓他有主動說話表達需求的意願,二是家人和孩子多交流,多給他講故事,念兒歌,放下手中的手機,把時間留給孩子,三是多帶孩子出去接觸外面的世界,加強與同伴的交流。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