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說中小學教師職稱評審滿十年進中級,滿二十年評副高,滿三十年評正高是真的嗎?對此你怎麼看?

期待公平的人生


教師職稱是目前教師隊伍中最受關注的話題之一,有人認為職稱有利於促進教師隊伍中的良性發展,也有人認為職稱早就已經成為教師隊伍發展的障礙。其實,單純的就職稱制度設立的初衷來講,我們應該肯定職稱的激勵作用,但在職稱評聘的具體程序和實踐中,往往有太多的人為因素參與其中,使得部分一線教師即使具有很高水平的教學能力與成績,但仍然沒有獲得應有職稱的機會。



近來有人提出,中小學教師年滿十年晉中級職稱,年滿二十年晉副高級職稱,年滿三十年晉正高級職稱。對於這個消息,筆者認為肯定是不可能的。在我國現行的職稱制度下,並沒有教齡達到一定年限就可以自動晉升職稱的規定。教齡雖然在具體的職稱評聘中佔有不小的比重,但並沒有出現職稱作為唯一晉升職稱條件的評聘規程。


就目前情況而言,中小學教師要想成功評聘職稱,教齡佔據的比重不小,而且在每個學校職稱評聘方案中所佔的比重並不相同,這也就在不同的學校中具有職稱評聘具體規程的自由決定權,也就給了部分人摻雜進人為因素影響職稱評聘結果的機會。除了人為因素,教師在職稱評聘過程中還要考慮各種比賽評比獲獎情況、論文發表情況、職務職級情況等,如果有一樣處於劣勢,可能職稱就會與你無緣。

綜合來講,目前的教師職稱評聘制度本身是可以肯定的,但仍然存在不小的制度缺陷,需要從國家的角度來完善職稱制度的運行,減少職稱評聘的資格條件。同時嚴格職稱評聘程序,保證職稱評聘的公平性;增加中小學教師職稱數量,讓教師職稱紅利惠及更多的教師。


東愛雨小公


山東省的文件



用戶5969630049812


有人說中小學教師職稱評審滿十年進中級,滿二十年評副高,滿三十年評正高是真的嗎?這當然不是真的!

和我同一個地區、同一教齡的兩百多名老師,從教已經整整16年了,但能夠評上中級職稱的只有身處實驗小學的寥寥數個“幸運兒”。對於其他老師而言,想要評上中級職稱,至少在近5年的時間內沒什麼指望,原因很簡單,三個字:無職數!

中小學老師,特別是農村的中小學老師想評職稱,難嗎?難如上青天!班主任年限不夠?不行!課題沒參與?不行!論文沒寫?不行!……這一大堆條件都符合了,但是沒有職稱的職數(指標)?也不行!中小學教師評聘職稱的心酸,又有誰能一語道清?

十年評中級,二十年評副高,三十年評正高,無論是哪一個老師都希望這是真的。但理想很豐滿,現實很骨感。在我身邊的一大堆老師已經對職稱評聘不抱有任何幻想了,用與世無爭來形容他們現在的狀態,一點也不為過。其實,不單單是我們地區,在國內的其他地區,別說10年評不上中級,就算是二十年評不上中級的老師也存在一大把。

有人可能說,教師工資低,但有償補課收入很高。“禁補令”下來後,真的敢頂風違紀辦班補課的老師可能有極個別的存在,但越來越少了。至少在我們農村地區,有償補課的現象幾乎絕跡。畢竟在農村,大部分家庭的經濟條件有限,很多家長想為孩子提供有償補課的機會也是心有餘而力不足。另一方面,違規補課的成本對於教師來說相當高,一旦“東窗事發”,就很可能會得不償失。

選擇了,就愛上吧!不管什麼時候評上中級,十年也好,二十年也罷,三十年也行,接下去的日子咱都要全身心撲在教育教學上,在堅守中期待基礎教育的“陽光雨露”!


微雨潤苗


希望這消息是真的!雖然我已經是高級教師了。

職稱已經把中小學老師折騰的夠嗆!大家天天為這事操心、煩心、憂心!搞得大家不能靜心教學。長期以往,折騰的是老師,傷害的是教育。

我想說,痛痛快快的給老師一個體面的收入,讓我們安安心心的教孩子,有什麼不好?

非得要整個什麼“職稱”,搞得大家心力憔悴,人人自危。就連同事之間也要爾虞我詐、你爭我搶,乃至斯文掃地!甚至,同事之間為職稱明爭暗鬥、互相舉報揭短!實在讓人痛心!

教師,就是一小知識分子,他沒有其他謀生的本領。他靠教書吃飯,他靠教書養家餬口。你不讓他有個放心的、安逸的工資,你不讓他有個純粹的教書育人環境。又怎麼能要求他出成績?又何談振興教育?

都說教師補課、收受禮物,我真的很同情很多中西部的教師!一個月3000來塊的工資,實在無法讓他們生活啊!又怎麼能對他們要求那麼多呢?

迴歸正題。10年給箇中級、20年給個高級、30年給個正高級。完全可行!只要建立健全考評機制就行,隨時將不適合做教師、不願意好好做教師、混日子的踢出教師隊伍,淨化教師隊伍。留下的給他們一個安心的待遇。

我想,這些真心將生命留給教育的人,他們配得上高級、正高級待遇!

最後用俞敏洪的一句話作結:

如果想要教師奉獻,請先給教師一個體面的待遇!尤其是鄉村教師!

我很讚賞俞總這句話!


姑蘇講堂


贊成教師職稱自然晉級,因為很多教師既便不是優秀的,也是合格的,只要一個老師不存在工作上的失職和師德問題,應該自然晉級。這樣可以使教師少花費一些無枉的精力放到論文、講優質課,還有一些榮譽上。也避免了教師為了爭奪有限的指標造成人際關係上的緊張及教育上的一些腐敗現象。教師工作量的多少和優劣可設績效工資,這樣更靈活,更有利於激勵教師的積極性。教師在工作中取得的榮譽、發表論文等可另設獎勵機制,比如物質獎勵或縮短晉升職稱年限等。這樣既能解決廣大一線教師的後顧之憂,又能有效的鼓勵先進。既能使現在的教師安於教育工作,還能吸引更多優秀的人才投身到教育中來。


tonghua123


如果這個消息是真實的,無疑是職稱改革的一大進步。現有的教師稱制度嚴重影響了教師教學的熱情。一線教師最本質的工作是走進課堂,走向學生,而不是天天那些無有的論文,立項,課題,優質課和虛偽的榮譽。而職稱的評定除了教師的工作年限之外,就是這些與實際教學不相關的東西。而職稱與工資的掛鉤更是嚴重挫傷了一線教師的教學熱情。我們從不指望取消教師職稱,只是不要和工資過於緊密就好,讓一線教師真正靜下心迴歸課堂,回到教學中來。只這樣,中國的教育才有希望。


大傻104774356


山東已在鄉鎮中小學執行,感覺是個荒唐的政策,職稱應該是教學水平和業務能力高低的指標,怎麼能到年限就自然進級,而且是正高級,荒唐到頂。如果想照顧鄉鎮中小學教師可以通過提高農村補貼來進行,怎麼能在教學水平和業務能力上太隨意呢?把職稱不當職稱。覺得中小學教師只要教好書,育好人,不需要搞教學研究、論文等評職稱需要的東西直接取消職稱算了,按教齡年限發工資不更省事嗎?在國外許多發達國家中小學教師也沒有職稱這回事,教育不也挺好的。


悟股道者


職稱評審,藏汙納垢,滋生腐敗,,嚴重打擊老師們的工作積極性!職稱評審所需要的各種加分項,榮譽證書,優質課評選,論文,考評優等等,幾乎都是領導一把手說了算,有的幾乎是明碼標價,都是赤裸裸的以權謀私,真正一線埋頭苦幹,業務能力突出的老師,不送禮,也不行!老師們寒心呀


正義好漢1


中小學教師教齡滿十年就可以晉級中級,教齡滿20年就可以評副高,教齡滿30年就可以評正高。

這種說法的可信度幾乎沒有,甚至可以說不可能的,只是提問者的美好願望。一部分教師認為現行的職稱評審制度不合理,職稱與工資掛鉤太緊密,這不僅無益於調動教師的積極性,相反的是挫傷了一部分教師的工作熱情。

不過,如果按照提問者的說法,進行職稱改革,這又有違職稱調動教師教書育人的工作積極性,激勵教師不斷學習、創新教學、提高質量、爭先創優的功能。是在引導平庸,鼓勵熬教齡年齡,搞平均主義、吃大鍋飯。這對許多優秀教師來說,又是新的不公平。

評定職稱應該注重於課堂教學,現在的副高級評選增加了答辯的環節,只要你的課上的好,知識豐富,只要及格,就能過關,不在設有過關率。

我們從不指望取消教師職稱,只是不要和工資過於緊密就好,

讓一線教師真正靜下心迴歸課堂,回到教學中來。只這樣,中國的教育才有希望。


小眼看教育


本來就應該按教齡來定收入!現在的基礎教育各科老師的水平差不到哪去!評職稱的要麼是有關係的,要麼是腦筋靈活的,反正是那些不太專心教學的人!所寫業績基本造假,論文或買或抄!現時一個高級職稱的教師對教肓教學的貢獻絕對不如一個初、中級教師!但是這些人在年輕時也對教肓做過貢獻的。國民基礎教肓最重要的是提高整體適齡人群的素質,所以給教師提供一個盡其所能施教的平臺,讓教師們能夠摒棄雜念,安心教書且專心於教育事業比什麼都重要!所以

說按教齡來定收入絕對正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