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文茂:常宝堃唯一的弟子,前妻墓旁塑自己铜像,拒绝做名人广告

苏文茂:常宝堃唯一的弟子,前妻墓旁塑自己铜像,拒绝做名人广告

常氏家族最为出色的相声演员“小蘑菇”常宝堃,年仅29岁便牺牲在了前线,门下仅有一位弟子:被称作“文哏大师”的苏文茂。

苏文茂拜师早,是第六代相声演员。赵心敏是第六代文字辈门长,赵心敏去世后,按排行,苏文茂便成为文字辈掌门人。

上世纪五六十年代,苏文茂就以见长文哏名扬京津两地。不过三十岁的苏文茂和搭档朱相臣一跃成为天津市曲艺团三对台柱子之一,其他两对为马三立和赵佩茹,常宝霆和白全福。传统段子《文章会》《批三国》《论捧逗》《对对子》等经过苏文茂改编整理、表演后,均成为经典之作;而他表演的新作品《新局长到来之后》《高贵的女人》《红楼百科》等也广受称赞。1991年,苏文茂被中国广播出版社出版的《笑林十大巨星》列为第四,排在他前面的,是马三立、侯宝林、常宝华,后面的是马季、李文华、唐杰忠、姜昆、侯耀文、李金斗。

苏文茂:常宝堃唯一的弟子,前妻墓旁塑自己铜像,拒绝做名人广告

苏文茂当年拜师常宝堃的时候,常宝堃打破了相声传统的师徒规矩,如徒弟要“三年学艺,两年效力”等,而是对苏文茂关爱有加。有一年,常宝堃给了苏文茂一份钱,让他拿回去孝尽老母亲。可苏文茂有个打麻将的嗜好,还没回家,钱就输光了。常宝堃知道后,没有打骂他,却是重新给了他一份钱,让他送回家去。

师父仁爱、厚德的人格魅力也传到了苏文茂身上,使他成为备受相声界同行尊重的名家。比如,苏文茂在相声艺术上的成就,在天津相声界是无可置疑与挑剔的,但他晚年却没能天津市文艺界咨询委员会,而很多和他资格、贡献一样、甚至不如他的人,都进入了这个委员会,享受着终身在职的待遇。原因就在于以前的调职调薪中,苏文茂多次发扬风格,导致和别人在工资上有了一级之差。苏文茂不是没有向上级反映情况的机会,他多次被点名赴京表演《批三国》《文章会》等相声,和领导同桌共餐,却从不反映个人困难。

和师父一样,苏文茂也打破了相声传统上徒弟要在“三节、两寿”时拜望、送礼的规矩。从不让赵伟洲等徒弟们给他过生日,并且要求任何徒弟都不许违背他的这一规定。

苏文茂:常宝堃唯一的弟子,前妻墓旁塑自己铜像,拒绝做名人广告

虽然贵为名家,被称作“文哏大师”,但苏文茂的生活是出了名得清贫。他和老伴连雇保姆的钱都舍不得出。即便如此,苏文茂仍坚持一条规矩:坚决不给任何商家和产品做广告,“我不能为了自己赚钱,就让老百姓花冤枉钱。……如果我用自己在观众心目中的形象去坑老百姓,就是图财害命。”还有人劝他,给商家做个广告,哪怕不要钱,让人家帮忙解决一下家里下岗儿女的工作,被他一口回绝。

更令很多人感动的,是苏文茂在前妻的墓旁,塑了一尊自己的铜像,陪着前妻。苏文茂的前妻是原来天津市曲艺团的一位河南坠子演员,1968年便因癌症不幸离世,当时仅43岁。后来,苏文茂再婚,两人一起商量、策划了这尊铜像,怀念和陪伴他的前妻。

2007年,侯耀文去世后,苏文茂到北京参加告别仪式。离开时,现场一两百位群众认出了他,热情地把他围了起来,同行的学生和晚辈们把他架起来才钻进了汽车。喜欢他的人齐声高喊:“苏文茂,长寿!苏文茂,长寿!”令在场之人,无不动容。

苏文茂:常宝堃唯一的弟子,前妻墓旁塑自己铜像,拒绝做名人广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