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層村幹部如何才能贏得老百姓的信任

前幾天,我和一個村的村幹部聊天,他抱怨說,自己向老百姓宣傳了很多扶貧政策,老百姓就是不相信,總覺得是在騙他們。比如說小額信貸,通過銀行對接企業,村裡成立專業合作社,貧困戶可以選擇入股到當地的專業合作社中,同時由貧困戶向銀行無抵押無擔保貸款五萬元,作為入股到專業合作社的股金,合作社每年可以給貧困戶分紅3600元。同時,專業合作社還可以鼓勵貧困戶到合作社中發展生產養殖或者就業務工,就算將來企業破產了,扶貧貸款也由政府和銀行兜底,不會向貧困戶索要一分錢。

但是,這樣的好政策在農村推廣開來確實非常困難,因為很多農村的貧困戶不相信國家會有這樣的好政策,總害怕是村幹部和銀行/企業合夥起來騙他們貸款,將來萬一企業還不上,他們自己會背上貸款。儘管自己想方設法的向他們講清楚扶貧貸款的政策,但他們始終還是不願相信。

基層村幹部如何才能贏得老百姓的信任

聽了這名村幹部的話,我覺得,大部分基層村幹部的確是非常辛苦的,現在扶貧工作如此繁重,還要面臨群眾不信任,上級壓擔子的兩難境地。但是,細想之下,老百姓不相信、不信任村幹部,也不外有幾個原因:

一、習慣性的不信任。由於以前農村的工作的混亂,很多村幹部給老百姓的印象不好。比如說有的村幹部很多都是當地有實力的大戶,在地方欺壓百姓,禍害一方,老百姓避之不及,對這些人說的話自然就不敢相信。還有的村幹部在以前的工作中,不注意細節,貪圖小利,對老百姓吃拿卡要,甚至借工作之際,向群眾索要好處。導致老百姓不願相信。

基層村幹部如何才能贏得老百姓的信任

二、怕被騙的心態。對於一個好政策,普通人的心態大都是“天下哪有這樣的好處”,不相信會有如此好的政策到來,自己只要籤個字,就可以參與專業合作社的經營,成為股東或者員工。覺得這裡面一定有問題,自己會被欺騙。

三、基層村幹部的威信不高。由於歷史性因素,村幹部的作風不被老百姓信任,再加上沒有在村裡做出一定的被老百姓信服的工作,所以,對於村幹部說的話、做的事,老百姓大都懷著半信半疑的心態。

基層村幹部如何才能贏得老百姓的信任

因此,要想獲得老百姓的信任,第一,就要立身正派,堅持原則,辦事公正,只有這樣,老百姓才會覺得你是一心一意為他們服務的;第二,要多宣傳國家政策,多向老百姓講解國家政策,實事求是的說,絕對不能含有半點欺騙的意思,一旦說一句謊話,就再也不會贏得群眾的信任;第三、多走群眾路線,每一項工作,都要儘可能的向老百姓講解清楚,要幹什麼事,為什麼要幹這件事,這件事有什麼好處。然後再爭取大多數群眾的同意和支持,即使有個別人存在私信,工作起來肯定也會順利得多。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