粵港澳大灣區財經週報:陝赴港推介文化產業簽約額達35億……

澳門設立建設大灣區工作委員會

記者12日從澳門特區政府獲悉,特區政府當日設立建設粵港澳大灣區工作委員會,統籌、監督和落實澳門參與大灣區建設的相關工作。

據悉,工作委員會負責統籌澳門參與粵港澳大灣區建設的短、中、長期總體設計和工作部署,推動展開相關研究,制定有關政策。同時還負責制定年度工作方案及監督落實,並就擬開展的活動制定方針及進行指導。

工作委員會隸屬行政長官運作,並由其擔任主席。

工作委員會可設立專責工作小組,開展其職權範圍內的特定工作。專責工作小組的成員可包括澳門內外獲公認的傑出人士、學術機構、公共或私人實體代表及專業顧問。

粵港澳大灣區財經週報:陝赴港推介文化產業簽約額達35億……

短評

粵港澳大灣區,是由頂層設計的一個國家戰略,也是新時代推動形成全面開放新格局的新舉措,對於推動和探索"一國兩制"事業發展的新實踐,都具有重要意義。而成立專業機構和委員會,對於進一步完創新合作機制,促進互利共贏合作關係,將具有重要意義。

10月澳門外匯儲備達1584億澳門元

記者14日從澳門金融管理局獲悉,2018年10月底澳門特區外匯儲備資產總額初步統計為1584億澳門元,約合196.1億美元。

粵港澳大灣區財經週報:陝赴港推介文化產業簽約額達35億……

10月底外匯儲備資產總額較2018年9月經修訂的總額1548億澳門元(約合192.0億美元)上升了2.3%,相當於2018年9月底澳門流通貨幣的10倍或廣義貨幣供應(M2)中屬於澳門元部分的81.6%。

2018年10月的貿易加權澳匯指數為106.5,較上月及去年同期分別上升1.02點及1.94點。總體而言,澳門元兌澳門主要貿易伙伴的貨幣匯率按月按年均出現上浮的情況。

短評

外匯儲備能保證國際收支不出現問題,並擁有強大的國際支付能力。而擁有大量外匯有利於穩定匯率、進行金融擴張、搞賣方貸款等等。不過,如何讓外匯內化,促進經濟的持續向好,也很關鍵。

陝西赴港推介文化產業 簽約額達35億元

“2018陝港文化產業合作推介會”於14日在香港舉行,兩地希望通過該推介會增進文化產業的深層次交流與合作。當天現場簽約項目金額共計35億元(人民幣,下同)。

粵港澳大灣區財經週報:陝赴港推介文化產業簽約額達35億……

陝西涇陽茯茶推介會 陝西省商務廳流通業發展處處長段永安介紹涇陽茯茶

近年來,陝西與香港經貿合作不斷加深。香港一直是陝西貿易往來的重要城市,也是陝西境外投資來源地之首;同時,眾多陝西企業也來港發展,已有10多家企業在香港上市。

當天的推介會為第八屆陝粵港澳經濟合作活動周的一部分。四地企業現場簽約金額共計35億元,其中包括4個合同項目,共計8.2億元;10個協議項目,共計26.8億元。項目內容涉及文化旅遊、創意設計、廣播電視、電競遊戲等多個領域。

短評

連續7屆的陝粵港澳經濟合作周,已經成為陝西與粵港澳大灣區溝通對話的橋樑。隨著“一帶一路”建設的深入推進,處在中國對外開放特別是向西開放前沿的陝西,正在以此為發展契機,彰顯陝西擴大對外開放的新形象,在更廣領域、更深層次融入大灣區,實現互利共贏。

打造特色旅遊澳門有新招

根據澳門旅遊局最新預測,澳門今年全年可能破紀錄接待旅客3500萬人次,增幅約7%,澳門論壇近日探討澳門旅遊配套及承載力等議題。出席論壇的澳門特區政府旅遊局長文綺華說,澳門未來將致力發掘各區新元素,並製作分區地圖推廣宣傳,吸引旅客分流到不同地區。隨著澳門多項基建項目落成,她對澳門的承載力隨之提升充滿信心。

粵港澳大灣區財經週報:陝赴港推介文化產業簽約額達35億……

據《澳門日報》報道,去年澳門整體入境旅客、國際旅客及留宿旅客等數據均有所增長。其中入境旅客達3260多萬人次,較前年上升5.4%。大中華市場旅客有約3000萬人次,佔整體旅客92%。內地、香港及臺灣仍是三大客源地,內地旅客超過2000萬人次,其中41%來自廣東省。內地自由行旅客突破1000萬人次,佔內地旅客約48%。

今年澳門接待旅客人次更可能創歷史新高,隨著入境旅客不斷增多,旅遊承載力成為關注焦點。文綺華說,去年澳門特區政府已與阿里巴巴公司探討智慧旅遊,並決定初步方向。今年內將構建旅遊大數據,並推出分流旅客措施,如向旅客提供多區各時段人流情況,並介紹更多新景點,以便旅客選擇出行地點,避開人多區域。

短評

以豐富的歷史文化為依託,澳門特別適合發展旅遊業。來澳門的遊客,幾乎都被具有歐陸風情的文化特色所吸引,獨特的文化傳統和歷史建築受到歡迎。不過,如何在圍繞旅遊觀光打造特色服務,讓遊客玩得好,記得住,才是發展文旅的重點。相信澳門在這方面會走的更遠。

港珠澳大橋珠海口岸出入境旅客突破100萬

人民網澳門11月15日電 截至昨天,港珠澳大橋正式通車已有22天。據港珠澳大橋邊檢站統計,截至14日下午16:30分,珠海公路口岸累計驗放出入境旅客超過100萬人次。

粵港澳大灣區財經週報:陝赴港推介文化產業簽約額達35億……

據介紹,港珠澳大橋珠海公路口岸客流高峰疏導壓力,主要來自廣東省內及周邊省份的旅行團及自助遊旅客。經過對數據的深入分析,發現主要影響因素有以下三點:一是受旅行社赴港一日遊行程安排影響,珠海公路口岸客流形成早出、晚入的規律,旅客短時間內集中出入,是口岸疏導壓力的主要原因。二是珠海公路口岸出入境旅客60歲以上長者佔比達到70%,多數老年旅客為首次出境,不懂自助通道使用流程,降低了通關效率,成為制約口岸疏導能力的重要瓶頸。三是旅檢大廳開關前旅客提前到達,大量積聚,開關後上千人同時湧入大廳,是影響客流消峰效果的重要因素。

針對以上客流特點,港珠澳大橋邊檢站採取四項針對性措施:一是在旅檢大廳開放前,主動將候檢旅客引至隨車廳進行查驗,減少客流積聚量,效果顯著,全天分流旅客超過4500人次。二是積極協調口岸安檢部門在廣場設置旅客蛇形候檢區,讓旅客有條不紊的進入旅檢大廳。三是採取“藍色提示線”內大區域蛇形候檢與自助通道直行候檢組合排列的形式,有節奏地進行旅客疏導,提升通道使用效率。四是在外國人填卡臺、諮詢臺、特殊通道口安排民警進行旅客諮詢服務,優化旅客通關體驗。還專門安排多名民警對未使用過自助通道的旅客進行現場指引,提升過通關效率。

短評

一座跨海大橋,讓粵港澳的時空距離進一步縮短,讓人們在驚奇中國製造的同時,也確確實實體會到交通的便利。藉助地緣優勢,和交通便利條件,進一步促進大灣區乃至內地的建設和發展,補足珠三角東西兩岸的經濟發展現狀,將具有重要的意義。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