蒙古是個怎樣的國家?

taooolu


蒙古,全稱是蒙古國。首都烏蘭巴托,國土面積大約156萬平方公里,面積排名是第19位。是世界第二大內陸國(第一的哈薩克斯塔)。夾在中國和俄羅斯之間。就地緣政治來說,是最安全的,也是最封閉的。蒙古的獨立是我們華夏最大的悲哀。由海棠葉變成雄雞。蒙古的獨立應該是沙俄與蒙古獨立分子勾結的結果,這裡必須要指出的是,蒙古沒有內外之分。

應該說,現在的蒙古這個國家是十分的落魄,因為地理條件的限制,由於戈壁沙漠佔據一半多大地方,糧食無法自給,除了放牧還是放牧,蒙古這個國家受到先天發展限制。唯一值得可以賺錢的就是天然資源,但由於禁止外資開發,自己又沒有能力開發,也無法保障外資利益,。因此蒙古國力十分低下,而且這個國家極度排外。在蘇聯存在的時候,蒙古完全徹底導向蘇聯,蘇聯在蒙古有大量的駐軍。駐軍管轄已經到了營級。蒙古政府和高級軍官必須在蘇聯進行教育和培訓。蒙古最高領導人必須由莫斯科指定。蒙古也僅僅是勉強溫飽而已。蘇聯解體,蒙古也就徹底完了。

但即便如此,蒙古也始終把防範東方大國當做第一國防對象。為數不多的軍隊基本上都佈防在東方大國邊境。而歐美和日本為了在中俄之間打進個釘子也在極力拉攏蒙古,蒙古也為了抗衡影響、也是積極配合歐美的行動,而且向海外派兵,隨美軍出兵阿富汗和伊拉克、但在當前烏克蘭戰爭中,蒙古則保持政治中立。在政治和軍事上視西方國家為第三鄰國。但由於受地形的限制蒙古的第三鄰國政策作用真不大、在經濟上和文化上,中國是唯一可以幫助蒙古的。現在是蒙古第一大貿易國和投資國。蒙古高層和精英出於政治考慮一邊倒向歐美和日本,今天的高層和精英蒙古視歐美和日本人為其盟友。可笑的是。歐美日本也必須經過中國和俄羅斯來和蒙古往來。中國一旦關閉大門,蒙古都無法進行對外貿易和往來。

在地緣結構上,蒙古的作用已經沒有過去那麼大了。而現在的俄羅斯深陷經濟困境,在經濟和政治還有求於中國,根本無法給蒙古想要的經濟支持的。真正能夠幫助蒙古的,就只有中國一家。蒙古唯一可選擇的也只有中國,雖然蒙古他不願意。但客觀的地緣環境無法改變,但蒙古仍舊想方設法,冀圖在微觀層面,改變自身的命運。積極引進第三勢力急就是蒙古的唯一選擇,如今韓國開始對蒙古學術和教育培養,韓國人認為他們從人種和語言上跟蒙古人同宗同源。因此韓國獨資建立了烏蘭巴托大學。也就是說,在經濟上蒙古可以依靠中國。應該說,我們並沒有吞併蒙古的意圖,我們對於蒙古人民,也都希望他們能夠生活的美好。

我是清水空流,歷史的守望者。期待你的關注和點評,


清水空流


蒙古國是東亞唯一的內陸國,也是世界上面積僅次於哈薩克斯坦的內陸國家。

蒙古國是建立在蒙古高原的一個國家,與中國和俄羅斯接壤,主體族群為蒙古族,說蒙古語,使用斯拉夫化的新蒙文。

歷史上,蒙古國形成的第一個強大國家是匈奴,先後經歷了中國的商、周、秦、漢、晉等時期,到東晉時消亡於歷史之中。

此後,蒙古國地區先後有鮮卑、柔然、突厥、回鶻、契丹、女真等族群分別建立過一些國家。

而現在的蒙古人,則是在女真人建立的金國中崛起的。蒙古崛起以後,在亞歐大陸建立了超過3300平方公里的龐大帝國,現在的蒙古國所在地為當時的元朝治下。

明朝建立以後,殘元勢力退居塞外,主要基地即位於現在的蒙古國。殘元后來被韃靼所取代,韃靼是困擾明朝北方安全的主要勢力之一。

明末東北後金崛起,通過一系列戰爭、以及聯姻等方式,讓現蒙古國地區臣服於後金之下。清朝康熙年間,現蒙古地區完全成為清朝領土。後來清朝先後設立烏里雅蘇臺將軍和庫倫辦事大臣等機構對該地進行管轄,成為清朝的一個省級區域。

清朝最後一年,現蒙古國地區在沙俄的支持下宣佈脫離清朝。後來在新建立的民國的努力下,依然維持了對外蒙古地區的管轄,但統治基礎已經較為薄弱。


1921年,外蒙古擊退民國駐軍,先後自稱“自治”並宣佈脫離民國建立君主立憲國家。1924年由君主立憲國家改為共和國,但是,在協議中,民國對其仍具有宗主權。

1945年,二戰即將結束之際,蘇聯為了中蘇之間的緩衝地帶,策動蒙古公投併成功,最終蒙古國正式取得民國承認,成為北方鄰國。

現在的蒙古國是一個地廣人稀、資源豐富的國家。但是蒙古全國僅300萬人,社會建設還整體較差,與內蒙古還有很大的差距。


蘇綻


說起在蒙古共和國的經歷,在蒙古國打工的李樹華說,最大的感想就是那裡和報所在的村許多差別。比如說路,從蒙古共和國首都烏蘭巴托出發到他所在的礦山,300多公里,車上路後,在柏油路上走了40多公里,剩下的柏油路堆起了土包,不讓車行走,據當地人說,柏油路是中國援建的,怕車行走軋壞了路面無法維修,剩下的路程全是土路,土路岔道多,很難分辨走哪條路,不是當地的司機,根本無法找到他所要去的礦山。

由於人煙稀少,蒙古共和國的縣城不及中國北方的村莊大,更沒有柏油路四通八達,縣裡設的這個局那個部的比中國少,因為沒有多少人可管,有的部門設了也沒用;縣級醫院不及天山鎮的醫院大,沒有幾個醫生,周圍很遠才有蒙古包。有的當地人到他們公司要酒和煙,以為要一件或者兩件酒,開口卻只要一瓶,要煙也是兩盒。他感慨地說,只有出國走一走,看一看,才體會到在中國村莊裡生活是多麼的富足。


呂洞賓


蒙古,全名蒙古國,面積156萬平方千米,人口308萬(2016年),人口密度1.97/km2,是世界上人口密度最低的國家之一。

1206年,成吉思汗建立蒙古帝國;1271年,忽必烈建立元朝;1911年清朝滅亡後,蒙古曾宣佈獨立,但一直未獲承認;1921年在蘇俄的支持下正式獨立,後來成為蘇聯的衛星國。1990年初蒙古發生轉型革命,1992年頒佈了新憲法,開始向多黨制和市場經濟過渡。

傳統意義上來說,蒙古是一個經濟不發達國家。2016年GDP為111億美元, 人均3660美元,在亞洲來說應該屬於中等偏下的水平。但近年來,國際能源價格上漲,經濟成長速度顯著加快。2011年經濟成長率達17%,高居世界第一。有經濟學家曾放言蒙古可能就是下一個阿聯酋,此言不虛。近年來,烏蘭巴托街頭的豪車多了起來,穿著入時的蒙古美女開始出入各類高檔夜店和酒吧,LV甚至在蒙古開了一家旗艦店,可見能源經濟帶來的紅利。但蒙古依然是世界貧富差距最大的國家之一,而能源經濟的發展更加劇了之一局面。

(打扮入時的烏拉巴託女性)

軍事上,成吉思汗時代的榮光已成為過去時,目前蒙古的軍力只能實現自衛和維護國內的穩定。目前蒙古的總兵力13萬7千人,陸軍佔很大比重,很多蒙古士兵還穿著蘇聯時代的軍裝;空軍最好的作戰飛機是米格-21,外加少量的米-8直升機;而海軍,總人數只有7人,只有一艘內河拖船,經常成為國內一些相聲段子搞笑的梗。

(可汗探索2016聯合軍事演習)

但正是這樣一個經濟、軍事實力都不算強的內陸國家,卻在外交上日益受到美、日、韓等國的重視。美國非常重視與蒙古關係的發展,稱美國為其“第三鄰國”。從小布什時代開始,美國便與蒙古建立更緊密的經貿和軍事聯繫。據2010年的一份蓋洛普民調顯示,58%蒙古民眾對美國抱有好感,而這一比例在青年人中則更高。在烏蘭巴托的街頭,可以很容易地買到蒙古語版的時代週刊和新聞週刊,各種美國的商品更是隨處可見。

(蒙古軍隊宣傳畫)

蒙古與美國合作的重頭戲是自2003年來每年舉辦的“可汗探索”蒙美聯合軍事演習,2006年擴大到多國。近幾年來,美國都是拍國防部副部長級的官員來觀摩演習,並提供大量經濟軍事援助。當然,美國人從來是“不見兔子不撒鷹”,其背後的目的何如?不言自明。與此同時,蒙古與日韓的關係也是非常的好,日韓爭相向蒙古提供開放援助貸款,其目的都是垂涎蒙古豐富的礦產資源。

綜上,蒙古未來將成為一個有潛力的內陸國家,在國際舞臺上也將是一個不甘寂寞的角色。


歷史小少尉


從幾個方面來介紹一下蒙古國:

1.先從地理方面說。蒙古國地處東亞(東北亞),是這一地區唯一內陸國,在蘇聯解體以前,曾經是世界上面積最大的內陸國,蘇聯解體後,這一“榮譽”被哈薩克斯坦佔有。蒙古國面積156萬平方公里,比我國新疆(160萬平方公里)略小,比西藏自治區(120多萬平方公里),對比一下,新疆有人口2000多萬,西藏人口近300萬,蒙古國人口300萬掛零,新疆西藏在我國已經算是地廣人稀的地區,但是和蒙古國比起來,已經是人煙稠密了。北京海淀區的常住人口還300萬呢。而且蒙古國人口有近一半集中在首都烏蘭巴托附近,其他地方之荒涼可以想象!由於地處內陸,他要想出海,最近的路就是從我國內蒙古邊境口岸二連浩特經中國在渤海灣出海。

2.再說一下簡史。蒙古國可謂古老而又年輕的國度。早在1206年成吉思汗就建立了蒙古帝國,後來四處擴張,建立了地跨亞歐的大帝國,後來帝國分裂衰落。到清朝漠南蒙古已經受漢文化影響很深,漠北蒙古(外蒙)則弱一些。1911年辛亥革命後,各省紛紛宣佈“獨立”,外蒙也不例外。但是其他地方在民國成立後先後取消了獨立,而外蒙則由於俄國插手歷經反覆,1921年則宣佈成立蒙古國,迄今也不足百年。直到1940年代,才被廣泛承認。(不細說了怕不好通過)

3.簡單說一下其內政外交。蘇聯解體前,蒙古國其實是它的一個附庸國,蘇聯1991年解體後,蒙古國很快引進了西方的民主制度和選舉方式,並以此為自豪。蒙古國地處南北兩大鄰國中國和俄羅斯之間,第三個鄰國“子虛烏有”,但是近年來為了擴大自身影響,擺脫對南北鄰國的過度依賴,蒙古國開始實施“第三鄰國”外交,就是與歐美日本等國家加強交往,應該說取得了一部分成效。蒙古國經濟曾經有所起色,但其規模很小,且對我國依賴甚多。

4.最後說一下他的國防。誰能想到,曾經在歐亞大陸躍馬馳騁、所向披靡,戰無不勝攻無不克的蒙古鐵騎,後代已經看不到多少影子了。蒙古國國防曾經長期依靠蘇俄,自身戰鬥力有限,所以1919年徐樹錚只以不多的邊防軍就可以迫使其放棄獨立。該國現有常備軍約兩萬人,最讓人意想不到的是內陸國還有海軍!主要艦艇是蘇聯淘汰的二手軍艦,主要任務曾經是在蘇蒙邊界運輸貨物。大家可能都知道郭德綱相聲裡:于謙的父親蒙古國海軍總司令,哈哈!



磨史作鏡


蒙古國是世界上第二大內陸國,位於中國和俄羅斯之間,國土面積150多萬平方公里,但人口只有300萬人,是世界上人口密度最小的國家。這300萬人,有將近一半生活在首都烏蘭巴托。


我想大家可能都知道,蒙古國曾經是中國的一部分,對中國歷史有特殊的意義。元朝時,蒙古國正式納入中國版圖,屬於嶺北行省。清朝時,按親疏遠近的關係,把整個蒙古分為內屬蒙古和外藩蒙古。內屬蒙古大體相當於現在的內蒙古自治區,外藩蒙古俗稱為外蒙古,大體為現在的蒙古國,清朝在這裡設立烏里雅蘇臺將軍進行有效統治管轄。清朝末年,外蒙古受到沙俄的控制。民國初年,徐樹錚曾出兵外蒙,宣誓主權。二戰後,在雅爾塔體系影響下,外蒙古於1946年獨立,1949年,中蒙建交。

蒙古國地處蒙古高原,緯度高,氣候寒冷,大部分國土被戈壁和草原覆蓋,耕地極少,畜牧業是其主體經濟。雖然地理位置不好,但蒙古國礦產資源豐富,煤炭、石油、黃金儲量豐富,只是受限於國內技術水平和交通條件,沒有得到有效開採和利用,發展潛力巨大。蒙古國的經濟曾經不錯,但近些年遭遇寒冬,欠下無數外債,最困難時甚至連公務員的工資都不能按時發放。


蒙古國主體民族為蒙古族,和我國的蒙古族是一個民族。語言同為蒙語,但蒙古國使用西里爾蒙古文,和我國蒙古族使用的傳統蒙文不同。所以雙方交談沒有障礙,但文字是彼此看不懂的。不過,蒙古國已經決定在2020年徹底廢除西里爾蒙古文,恢復傳統文字,到時候,內蒙和外蒙的蒙族交流就沒有障礙了。

最後說一下,據2016的統計數據,內蒙古的GDP是蒙古國的25倍,寫差距可不小呦!


石頭說歷史


這個問題很有意思。

簡單說來,蒙古是個有歷史沒歸屬、有身份沒地位、有自尊無底線的國家!

為什麼這麼說呢?這是跟蒙古的歷史和現狀有關。

那麼,蒙古到底是個怎樣的國家呢?靜夜史認為應當從以下幾點來認識:

1、蒙古和蒙古汗國不是一回事

今天的蒙古在國內有大量的成吉思汗塑像、雕像以及畫像,無處不在地告訴全世界人民:成吉思汗是我們的偉大祖先,我們是偉大的世界征服者的子孫!

然而,這只是蒙古人的一廂情願,就好像某棒非認高句麗為其祖宗一樣可笑。歷史上的蒙古不是一個國家,而是一個民族和部落的概念。在長期的民族進化中,草原上不斷湧現出鬼方、匈奴、鮮卑、柔然、突厥以及契丹等強大的民族,蒙古則是一直作為可有可無的角色存在於草原的一隅。

直到12世紀,金國確立起了對北方的統治後,契丹勢力被驅逐,蒙古才成為草原上的主人。然後,蒙古開始了快速的發展,在成吉思汗的帶領下,蒙古汗國終於在1206年形成,隨即開始了暴風驟雨般的擴張。

1259年,經過旭烈兀的西征,伊爾汗國建立,蒙古汗國達到鼎盛。但是隨著蒙哥身死釣魚城,蒙古汗國分裂。隨後本部汗國於1271年建立元朝,成為我國的正統王朝。

1368年,朱元璋建立明朝,隨即開始了驅逐蒙古人的戰爭,元順帝北逃,形成北元。在朱元璋的不斷打擊下,1388年北元覆滅,隨即分化出韃靼、瓦剌和兀良哈等部落,蒙古各部再次開始了裂變式的分裂!

瓦剌是漠西蒙古的前身,在明朝前期強盛一時後,隨即被韃靼壓制,明朝後期遷到新疆地區,其分屬的土爾扈特部西遷到伏爾加河下游,剩下的杜爾伯特部牧於額爾齊斯河中游右岸至伊希姆河上游;和碩特部牧於額爾齊斯河上游至巴爾喀什湖,準噶爾部佔據新疆;輝特部牧於裕勒都斯河流域。

草原上的韃靼則在明朝末年分化出漠南蒙古和漠北蒙古。漠南蒙古的察哈爾部是黃金家族後裔,是蒙古正統。另外,漠南蒙古還包括西部的土默特部和東部的科爾沁部。

而16世紀中葉後,東部蒙古本部中的喀爾喀部逐漸向漠北遷移,形成為札薩克圖汗、土謝圖汗、車臣汗等三大部,是為漠北蒙古。

蒙古今天的國土範圍,是漠北蒙古,這是蒙古的偏支,所以不是成吉思汗的直系後裔。因此,蒙古人將成吉思汗認為祖宗是典型的攀親戚。

1635年,後金征服漠南蒙古;1691年,康熙舉行多倫會盟,征服漠北蒙古,至此漠北成為清朝的一部分。

雖然和漠南蒙古一樣實行盟旗制度,但是漠北蒙古始終和清朝的關係不如漠南蒙古近。

1911年,沙俄煽動第八世庫倫活佛哲布尊丹巴,聯合喀爾喀蒙古上層自立,隨即蒙古國開始脫離清朝版圖。

1924年10月26日,蒙古建立共和國;

1945年10月20日,蘇聯策劃蒙古公投獨立;

1961年10月25日,美國施壓蔣介石政府同意蒙古進入聯合國!

2、蒙古的畸形生長

蒙古是個極端仇視我們的國家!

作為我們曾經的一部分,蒙古人的不爽並不奇怪。奇怪的是蒙古的不爽不光是因為蒙古人那點可憐的自尊,而是因為另一個國家的參與,這就是俄國。

1911年蒙古自立後,沙俄煽動漠北蒙古進攻漠南蒙古,妄圖建立一個統一的大蒙古,但是很快被北洋政府擊退。隨著一戰爆發,沙俄崩潰,北洋政府將領徐樹錚隨即於1919年收復漠北蒙古。

但是隨著蘇聯的建立,繼承了沙俄的政策,蒙古再度被蘇聯控制。

蘇聯控制蒙古後,開始了對蒙古全方面的控制,雖然此時的民國對蒙古有所謂的宗主權,但是在蘇聯的扶持下,蒙古自立無法逆轉。1924年,哲布尊丹巴死,蒙古共和國成立。

此時的蘇聯是斯大林時代,斯大林為了有效控制蒙古,在蒙古進行了幾項基本建設:

  • 經濟控制

對蒙古進行投資,驅逐第三國資本,全面控制蒙古的經濟大權;

  • 文化換血

廢除蒙古文字,推行蘇聯的斯拉夫文字,割裂蒙古的歷史;

  • 政治清洗

在蒙古境內進行類似於蘇聯的大清洗,將大量喇嘛王公等屠殺殆盡,對國民進行甄別,大量屠殺所謂的反動人士;

  • 人身控制

對蒙古精英進行培訓,並進入蘇聯學習,回國後令其進入國家決策層。並要求蒙古高層和蘇聯人通婚,控制蒙古高層。

通過以上的等等手段,斯大林將蒙古牢牢控制在手裡,使其成為蘇聯事實上的第16個加盟國。

1945年雅爾塔會議,斯大林和羅斯福揹著民國約定漠北蒙古保持現狀,蔣介石政府無奈,只得承認。

隨即在斯大林的操縱下,蒙古以超過97.8%的公投票數獲得了獨立,徹底脫離民國懷抱。

關於為何必須讓漠北蒙古獨立,斯大林曾對蔣經國說過:“我之所以要漠北蒙古獨立,完全是站在軍事戰略上的。如果有一個軍事力量,從漠北蒙古向蘇聯進攻,西伯利亞鐵路一被切斷,蘇聯就完了。”

今天的很多人一直設想蒙古回到我們懷抱的問題,事實上這是不可能實現的事情:

  • 一方面蒙古內部在蘇聯的長期影響下長期仇視我們;

  • 另一方面作為蘇聯的繼承者,俄國也不會坐視蒙古回來。

今天的蒙古,經歷了俄國的統治和佔領後,已然成為一個面目全非的國家。可悲的是,在蘇聯解體,失去了蘇聯這個靠山後,蒙古開始和美國及日本等國家打得火熱,將美國視為“第三鄰國”。

今日的蒙古由於人口的膨脹,環境惡化越來越嚴重,長期的經濟危機導致今日的蒙古舉步維艱。

而因為蒙古經歷的一系列事件,今日的蒙古,這個昔日我們重要的一部分,已然成為我們最熟悉的陌生人!

多有疏漏,煩請斧正!

我是“靜夜史”,期待您的關注!


靜夜史


蒙古國1990年成為民主國家後,開始實行獨立的外交政策。
在剛開始實行獨立外交政策的幾年,蒙古人都感到很欣慰。但這之後,蒙古人開始面臨著一個伴隨著他們幾千年的問題。蒙古的鄰國是俄羅斯和中國。和東歐的兄弟國家不同,蒙古無法把自己的關注點從俄羅斯和中國轉向西歐,也沒有加入歐盟的特權。
因此,蒙古國制定了一項新政策。它是一項多極化外交政策。出臺這項政策就是為了和俄羅斯、中國以及世界上其他國家建立良好的外交關係。所謂的“第三鄰國政策”(因為蒙古只有兩個鄰國)是一項類似於三條腿的椅子的政策。其中兩條腿是俄羅斯和中國。第三條腿是世界其他國家。發達國家和像印度這樣的重要區域大國在外交上享有優先權。

目前,蒙古已經和188個國家建立了外交關係,蒙古國內共有24個國家的大使館和兩個常駐代表團。

我再簡單介紹一下蒙古第三鄰國政策在軍事關係上的實施情況。

蒙古與俄羅斯進行年度軍事演習↓↓↓

蒙古與美國太平洋司令部(美國、北約、中國和其他國家)進行維和部隊演習↓↓↓

蒙古還與印度一起舉辦年度遊牧大象聯合演習↓↓↓

2017年蒙古還和俄羅斯、中國和美國還有其他北約成員國在同一時間舉辦演習。
現在我還要告訴你一些令人震驚的事情:我敢打賭,你絕對不知道蒙古是北約成員國。
蒙古還被稱為“全球合作伙伴”,其地位與澳大利亞、日本、韓國和新西蘭相似。2001年,蒙古成為北約接觸國,2010年蒙古被認定成為部隊派遣國。同時,蒙古也是上海合作組織的觀察員。

齜牙小豬豬


木叔和蒙古官員有過直接接觸,一是一些官員訪問企業的時候陪同參觀過。二是與蒙古駐華大使館也有很多交流。特別是木叔還曾經和他們使館的“二把手”進行過視頻訪談,交流的比較深入。他們提供的有關蒙古的信息還是很真實與可靠的。木叔就在這裡把這些分享給網友。

還是分幾個部分說比較清晰。比如政治外交、經濟發展、對華態度等。

從政治外交來講,蒙古玩的是平衡主義。畢竟是小國嘛,加在兩個大國中間,這也是沒辦法的事情。

據木叔當年訪談蒙古使館官員的時候,這位女士很明確地表示,蒙古的外交政策構架是在俄羅斯與中方之間保持總體平衡,但是蒙古也不追求絕對的平衡,而是發展的平衡。而同中俄發展友好合作關係,這是蒙古明確的外交首要方針。

可能大家聽說過蒙古的“第三鄰國政策”,在蒙古官員眼中,所謂的“第三鄰國政策”就是除了中俄之外,和其他所有國家搞好關係的統稱。當然包括與美國,也包括與歐盟,甚至包括與韓國等。

木叔當時也問她一些比較敏感的問題,諸如蒙古和北約的軍事發展不錯,是不是讓俄羅斯不快。她說,同北約或者歐盟,或者是某一個國際組織的關係不會影響到兩個鄰國的利益。

蒙古的平衡外交,甚至搞到了聯合國,比如與以色列都玩平衡。

大家都注意到最近國際上比較火熱的事情是以色列在各個國際場合投票都被懟。比如前不久的加沙衝突草案、去年5月加沙問題草案、12月譴責美國搬遷使館草案等。蒙古的立場是什麼?既不支持也不反對更不棄權,他們乾脆不出席投票。這在其他國家是很少見的。

有人開玩笑說蒙古國旗就顯示其平衡的態度。有陰陽魚就是和諧平衡嘛!

經濟發展上,蒙古確實挺差勁的,但是正在發力,我國沿海港口將成為他們的出海口。

為什麼說蒙古經濟發展差勁呢?該國人口一共才300多萬人,但卻有150多萬平方公里的土地,是世界上國土面積第19大的國家。而且蒙古的地下埋藏了大量的礦產,比如銅礦儲量20億噸,黃金儲量達3500噸,煤儲量達3000億噸。

就這幾百萬人等於坐在金山上,只要建設一些基礎設施和提高基本的開採能力和運輸能力,蒙古的經濟一下子就上去了,而且是人均GDP肯定很高。

結果這麼多年還是畜牧業為主,GDP才120億美元,只想當於中國的一個三線城市。當然蒙古經濟尤其天然落後的歷史,目前正在發力,近些年GDP增長超過7%。

而且木叔從蒙古官員那裡瞭解到,兩國高層簽署了港口合作協議,蒙古的貨物可以通過邊境鐵路進入我們國內,之後通過東北華北的一些港口,諸如天津港、錦州港等轉口到世界各地。蒙方所說,我們對此很支持,華北和東北對外開放的所有的口岸蒙古都可以按規定使用。

對華態度上,蒙古還是很聰明的。知道必須要和我國搞好關係。

很多人可能記得這樣一個消息,在幾年前蒙古有一些排外的極端主義組織,曾騷擾和侮辱我國遊客。當時木叔問到此問題時,蒙古使館的官員稱,這件事是個案,在蒙古國內引發了巨大反響,甚至該國總統都出來表態。首都烏蘭巴托的市 長還為此道歉。

蒙古從此就加強了安保措施,保障各種不愉快的事情不再發生。不僅是針對國人,而且是針對所有到蒙古的外國人採取的保護措施。她說排外是很少一部分人的行為,不代表蒙古人民,而且不是主流。

木叔還在幾年前參加過一次蒙古紀念抗戰勝利的儀式。在張家口有個蒙古烈士紀念碑可能很多網友都不熟悉。

二戰後期蒙古軍隊和蘇聯軍隊一樣出兵我國,在東北和華北與日本軍國主義交鋒,犧牲了不少人。中方為了銘記這段歷史,就修建了紀念碑。蒙古駐華使館的官員和從蒙古趕來的老兵參加了儀式。蒙古駐華大使館還舉行“共同的勝利”美術展,真實再現那段歷史。

(時任蒙古大使和俄羅斯駐華大使出席獻花儀式,俄羅斯大使如今或將成普京的外交政策顧問)

這也算做蒙古重視對華關係的一個例子吧!


各位網友對蒙古怎麼看?

歡迎交流!


木春山談天下


蒙古國:最熟悉的陌生人!

1206年成吉思汗建立大蒙古國,隨後忽必烈建立元朝,經過短短的98年就被明朝所滅亡,隨後殘餘的蒙古人退居至蒙古草原,並不斷騷擾明朝邊境,明朝滅亡後,被納入清朝統治,1911年清朝滅亡,蒙古脫離統治並在俄羅斯的控制下獨立,這就是蒙古國的一個簡單歷程。


△蒙古地圖

蒙古國國土面積為156萬平方公里,偌大的面積卻只有312萬人口,相比中國內蒙古2400萬的人口,可以說相當少,同時蒙古國也是一個內陸國,在中國和俄羅斯中間,一個沒有海洋的國家,但是卻渴望有一支海軍,也確實建立了海軍,只有簡單的7個人,據艦長說從來沒見過海,最大的願望就是開著船去遠洋,他們也從來沒有進行過軍演,平時都是靠用這些戰艦運輸貨物出口至俄羅斯,以此換來基本的軍費,不然這支海軍很難維持下去,面臨解散的危機。


△內陸國

一:蒙古國的基本情況

蒙古國屬於議會制共和制,實行多黨制,現有的政黨多達二十多個。首都是烏蘭巴托,除此之外還設有21個省,分別進行管理,現在主要的民族是喀爾喀蒙古族、哈薩克族、圖瓦人,據2017年三月份人口統計,國內共有311.9萬人,其中男性158.5萬人,女性153.3萬人,男女人口比例相當於是1:1,據說現如今男性提議的一夫多妻制已經提上日程,因為他們認為人口太少,需要以此來鼓勵生育。



△行政區劃


△蒙古國男女

二:蒙古國的經濟情況

蒙古國的經濟至今都是以畜牧業和採礦業為主,這也是取決於他們有利的草原以及豐富的礦產資源。其出口的商品也大多是礦產品、畜產品,出口的國家基本上是俄羅斯、中國、加拿大、美國以及日本等國家。

三:蒙古國的文化教育

蒙古國實行國家普及免費普通教育制。這裡要說的是蒙古國家普遍女性受教育程度高,所以她們根本不贊成一夫多妻制,其中女性收入普遍高於男性。他們也有過年的節日,叫“白月節”,和中國的春節大體相似,連習俗都差不多。還有國慶節,時間為7月11日。

△蒙古國教育

四:蒙古國的軍事情況

蒙古國實行義務兵役制,1998年起增加替代、合同兵役及抵償服役制,服役期為一年。現役常備兵力約91,500名,儲備兵力約137,000人。其中陸軍常備兵力8500人,空軍常備兵力1600人,海軍常備兵力7人(想笑可以大聲笑出來,別憋著),雖然國家軍人不多,但是還是要裝一下,還能派一部分軍人去維和特派團,他們的國家防禦都是以來跟其他國家達成協議,以此來保障自己的國土安全。



△蒙古國軍人

最後調侃下蒙古國和中國的關係,用一句話形容就是“最熟悉的陌生人”。

蒙古國家在雖然在俄羅斯和中國之間,卻俄羅斯人卻走的很近,但是中國卻還依然幫助過他,連他們國家最大的國家商場都是中國出資建造的。


蒙古國在世界上的地位甚至可以說可有可無,內陸國有很多,甚至很多小國家都比他發展的要好,他們人口大多集中在首都烏蘭巴托,而烏蘭巴托的城市建設風格和俄羅斯相似,他們很少與中國有聯繫,在他們國家連漢語都不能出現,(當然我沒去過蒙古國,不知道這些事情的真假,只是從一些去過的網友那裡瞭解到的。)但是蒙古女子確實對中國男子沒太多好感。

【羽評歷史,歡迎右上角關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