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地確權基本結束,2019年或許將實施“一戶一田”制,什麼是“一戶一田”制?可能會給農村帶來什麼影響?

憤世的qiaoge


今年以來,全國各地陸續完成了土地確權工作。很多人都在討論,土地確權是不是給“一戶一田”制服務的。

事實上,“一戶一田”要想適應複雜的土地分配現狀還是有不少困難,因為涉及到廣大農民的利益,而且這個屬於靈活性政策,並非強制性政策。

1、土地確權為土地流轉提供保障,“一戶一田”就是土地資源整合

也許有人問,什麼是“土地確權”和“一戶一田”制。根據我國相關政策規定,土地可以通過轉包、轉讓、入股、合作、租賃、互換等方式進行流轉,但是土地首先要進行確權,明確土地所有權、土地使用權和他項權利,避免未來出現土地糾紛問題。

而“一戶一田”就是把原本碎片化的土地通過交換、調整等方式整治為大塊土地,實現耕地的“化零為整”。同時保證農民朋友承包經營土地的面積不減少,土地確權是落實“一戶一田”的前提。

2、土地分散導致農民生產不方便,“一戶一田”不一定適合每個農民

“一戶一田”主要解決農村長久以來土地分散問題,比如現在很多農民手中都有很多塊土地,分散在村裡的各個角落,這影響到了農民生產效率提高,對種植品種和產出都會有制約作用,也不適合規模機械化作業以及病蟲害集體防護的需要。

不過,該方案很難兼顧到每個農民的利益,因為農地之間有差距,例如肥沃程度、離灌溉水源遠近、是否近大路等等,還有些農民想在自己農田上建自住房、家禽場等。由於現實條件複雜,沒有提出要全面推廣“一戶一田”制,只是在陝西、安徽、廣東等省份農村開始試點。

3、以提供方便為出發點,以自願為原則

農民朋友大可放心,不管是否推行,最終還是會尊重農民的意願,之前的法律也做出了明確規定。根據《土地管理法》第十四條規定,在土地承包經營期限內對個別承包經營者之間承包的土地進行適當調整的,需要經過農村集體組織三分之二以上的成員同意,這意味著“一戶一田”以保障農民自願為原則。

總的來說,“一戶一田”制還是相當靈活自主的,出發點也是為了給農民提供方便,從而提高農業生產效率甚至實現脫貧致富。儘管實施起來有出現一定困難,但對不少農民還是有一定好處,你怎麼看呢?


金十數據


土地確權基本結束,2019年或許將實施“一戶一田制”,什麼是“一戶一田”?可能會給農村帶來什麼影響?

回答這個問題之前,先來看看農村土地的現狀。

第一次土地承包的時候,為了公平起見,村裡把各種不同土質的土地,按畝數的大小,根據各家的人口數量平均分配;結果每家每戶都會分到土質不同的田地幾塊,甚至十幾塊。這樣看似公平,平均,但是隨著社會的發展,弊端日漸凸顯。

現在農村青壯年勞動力基本到城市打工,種地的農民都是50歲以上的農民,這些零碎的散塊土地,不適合大型機械的運用,而這些年齡大的農民種地又顯得力不從心,為了解決這個矛盾,國家出臺了“一戶一田”制度來解決這個問題。

“一戶一田”制度,顧名思義,一戶人家保持一塊土地;但這個制度的實施,有著具體的規定:

第一,自願。在農民自願的基礎上,把幾塊,甚至十幾塊的土地調整為一塊土地,也就是所謂的“一戶一田”。

第二,原先承包土地的畝數保持不變。有人看到“一戶一田”後,認為國家只讓每戶人家保持一塊土地,而把其它多餘的土地收回村集體,這種想法是誤解了“一戶一田”。這個政策的核心是化零為整,把每家零碎化的土地,經過調整,變為一塊土地,雖然塊數只有一塊,但承包地的總畝數保持不變。

實行“一戶一田”的好處是明顯的;從小了說,方便農民種植,管理,適合大型機械化作業;從大了說,對農村未來的發展有重要意義。

農村發展的趨勢是規模化和家庭農場化和特色化;“一戶一田”有利於農村規模化,家庭農場化和特色化的實施。

同意我的觀點,請點個贊;對您有所幫助,請多關注。謝謝!


老農說鄉村


最近愛土拆遷律師也聽到很多當事人提到明年實行一戶一田怎麼辦,那我們來具體來分析一下吧:

一、什麼是一戶一田?

一戶一田是指將農民所有分散的土地通過換地、並地等方式全部整合到一起,以方便機械化規模化作業,提高生產效率。一戶一田只是將農民的土地位置變更,總的畝數不會變。

二、為什麼要推行一戶一田呢?

上個世紀,那時候化肥還沒有廣泛的應用起來,而且不同的作物要施不同的肥,帶來的經濟收益不同,所以只好把土地分成一小塊一小塊的,可是在當今這樣的局面已經阻礙了農業的發展。所以國家決定整合土地,這樣就可以讓零散的土地合併到一起,農民耕種起來也比較方便,也更適合機械化操作,降低成本,提高糧食的產量,想要擴大種植規模的人也方便承包,總之是好處多多。

三、一戶一田遵循著什麼原則呢?

1、農民所擁有的土地畝數不會有任何的變化

整合只是將原來比較分散的一小塊一小塊的土地通過和其他農民進行交換或者還有一些其他的方式變成一整塊,但是調整以後的自家擁有土地的面積不會發生改變,之前自家有多少畝地,調整過之後還是多少畝,在總的畝數上不會發生改變,擔心這一點的農民大可放心。

2、不是強制性的,一定要農民自願

在這裡要指出的是,這項工作一定要得到農民的首肯,不得以任何強制性的方式強行整合,造成一些不必要的矛盾。

3、小範圍內進行微調

此次土地調整是在農民同意的大條件下進行的小範圍的調整,而且這也需要村集體同意並且向當地的鄉政府報備,得到批准以後才可以進行。


愛土拆遷律師團認為,不論什麼樣的政策,都要保證農民朋友的生活,一戶一田制度是必須保證農民利益,尊重農民意願的前提下實施的,農民朋友可以放心了。


關注我們的頭條號 愛土拆遷律師團,每天學習徵地拆遷知識和維權技巧!


愛土拆遷律師團


在我個人認為國家既然是承包三十年到期了就應該把土地收回來 重新平整土地 重新規劃灌溉通道 作物運輸通道 方便更科學地種植和管理 然後重新承包給回村委 農村合作社或企業單位 然後每年以現有的人口進行平均分紅!如諾有需要耕作的村民可再向村委部租給個人 並租金不能高於平均承包商租金或適當按比例低點!並且期間租期不能太久!方便靈活調配本村民耕作的優先權!這樣就避免了站著茅坑不拉屎的人和分配不公的現象 同時也可以順應國家提出的新農業發展需求!我們可以根據研究土壤 溫度 氣候的不同 種植不一樣農產品 !從而形成一個個高產 具有地方特色品牌的農產品!

舊制度要改革 才能更好地發展農村經濟 !農民主要靠的是土地發展經濟 提高生活水平 國家想扶持農村經濟建設 就應該先從土地改革開始 激發農村土使用率 並且是高效利用 這樣更好地發展農業經濟 提高農民工作效率和經濟效益 !土地改革是對全國農民最大的經濟科教!!!


車聯汽配汽修


問題。土地確權基本結束,2019年或將實施"一戶一田制",什麼是"一戶一田"制?可能會給農村帶來什麼影響?

情況。近段時間,網絡新聞鋪天蓋地,常有農村"一戶一田"制相關報道。

客觀需要。農戶人均戶均耕地面積少,地塊多且分散,不方便耕作,不適合規模經營機械化作業病蟲害統防統治需要。

現實。中央並未提出全面實施"一戶一田"制,只是個別地區在改革中挖索試點,取得了一些經驗,但尚未完全成熟。

建議。現階段,農戶之間可以在依法自願平等協商基礎上,通過互換流轉方式實現成片集中耕作,業主可以通過土地整理實現集中連片經營,從而保持農村土地承包關係穩定並長久不變。但是不得違背農民意願,強制互換或者行政推動"一戶一田"制。



三蘇新聞


本人的觀點,現在農村的土地的情況,限制了農村的發展,一塊地幾戶人,想幹種植的又只有一小塊,什麼也無法幹,你種別人又不給地,但他也不種,誰也幹不成。住房散,亂,本人建意,農村住房二十年歸劃,集中村莊,便於管理,便於醫療,便於教育。土地集中歸劃,誰願種給誰,種多少得多少補助,不種沒有,不種又收回誰願種又包誰。土地平整每塊二十畝一塊,三十畝一塊,田也如此,機耕道配套.


飛鳥145207872


土地確權是結束了我老家在河北省青縣,確權證是拿到了可是和以前土地承包證不一樣了,土地劃分少了不在是之前土地,不知為什麼,問鎮政府就說先這樣以後有問題再說


蔡少斌


一戶一田,我們這裡已經實行第三年了。說實話,好處多多。但是實行起來難度不小。當年,由於是村民自發行動,上面沒有文件規定,大多數村都功敗垂成,僅僅有少數幾個村成功了,全縣只有二三個村我們村就是其中之一。後來上面曾多次下來調研,試圖全面推開,但由於種種原因,不了了之。很慶幸的是我們實行了,周圍村民都十分羨慕!


曹一11


這個問題你只是在網上看到個人謀體所述的一戶一田制,明確地告訴你,凡是2018年土地確權證書己經頒發到農戶的,都是按二輪承包證複製的,土地基本上沒有多大變動,己經板上釘釘了,現在土地延包又延長30年,一戶一田制在平原可以執行,但山區是不可能施行,因為條件限制。



用戶6901544691冰心


沒在農村種過莊稼的,不瞭解農村情況的,都應該謹慎發言。最有發言權,最懂土地的應該是現在在農村種地的老一輩人,他們才是最清楚農村現狀的人。應該多向他們詢求意見,不能外行管理內行,要不然容易適得其反。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