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儀拳入門:初學兩儀拳者必看內容

兩儀拳屬於中華傳統武術在編記載的131個拳種當中之一,源於天體陰陽五行,是遵循宇宙和人體自然法則的武學養生功夫。兩儀拳是運行體內陰陽二氣 ,匯聚丹田而產生的巨大能量,然後以意領氣,以氣推力,意、氣、力三合一,並以靈勁發於拳、肘、掌或腳個部位上,滲透性極強。對於兩儀拳的愛好者,初學時不能心太急,急功進取,須知兩儀拳主要是練氣,所以基本功和內功的訓練非常重要。尤其沒有武術基礎的學習者要抓好基礎課的學練,基礎課就是基本功,這樣才能重點突出,容易學好,水到渠成。

兩儀拳入門:初學兩儀拳者必看內容

兩儀拳基本功要求,拳譜曰:前拳塄後拳平,前塔後墜兩膀平,砸著腰勁,掛著頂勁,含胸勁直,挺翹疊腹,步法穩健,心神合一,氣沉丹田。不動,恨如釘,一動,恨步重如山。腳落拳出,上下音合,有剛有柔,剛柔相濟,出拳閉氣,提肛收腹,舌頂上顎,口唇微閉,擰腰順膀,斂襠合膝,輕靈圓活,中正舒展。

兩儀拳入門:初學兩儀拳者必看內容

第一、中正舒展

"立身須中正安舒"。中正者,不偏不倚之謂也。安舒者,自然舒適,不緊張用力是也。兩儀拳基本功視"立身中正"為身法的第一要素,這是因為它是拳架姿勢之準則,是人體運動時下盤穩固的基本條件之一,也是兩儀拳套路當中最好的活樁。習練者初學階段要重視身法“中正”這一環節,不可急功進取"。初練起來可能靈活性稍差,但只要掌握“身法正者,身樁端正”之內涵,日後學習兩儀拳其它套路及技擊實戰都會猶魚得水。

第二、塌肩墜肘

拳諺雲:"手如兩扇門",則肩胛就是門的軸,即為樞紐。同時上肢又為手三陽經(即手陽明(大腸)經、手大陽 (小腸)經,手少陽(三焦)經)及手三陰經(即手太陰(肺)經、手少陰(心)經、手厥陰(心包)經)之所在。從技擊角度看,肩若不能松垂,兩肩聳起,則氣血亦隨之而上,全身皆不得力矣。肘若不能曲墜,揚肘懸起,則勁力滯澀於肩肘,則守不能上護頭面,中不能護胸腹,下不能護襠膝。即手起不了"兩扇門"的作用。此外,雙肩聳起,勢必導致胸背腰脊的僵硬,使經絡為之阻塞,同時壓迫了頸動脈,使大腦失氣血。要求習練者通體無滯,輕靈貫穿,則智慧生,敏捷現矣。

第三、練氣歸根

技擊之道,有形態之強非真強,此蓋氣散於外,未能歸藏故也。無形態上之強而堪以為強者,乃是真強,蓋已練氣歸根者,不見形態之壯,不見顏色之威,氣不鶩,心不驚,但見柔弱,此得內家之正。斷人功夫高下,可以望而知之,蓋不在其形,而在其氣,此亦在己之學之精深也.俗人求於皮相,俗人無學或淺學也。故習兩儀拳必練內功兩儀陰陽氣(每天堅持108次),習練動作中,當頭上頂時使至高至純的陽氣走百會穴瞬間向下急貫到丹田穴,與抓腳時雙腳向上急貫的至深至陰的陰氣匯聚,讓陰陽二氣瞬間在丹田匯聚爆炸,產生巨大能量,迅速輻射全身,此即煉精化氣。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