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陽谷各個村名來歷,看看你的老家吧!

和朋友初見,總會有人問,你老家哪裡的?對於老家,我想每個中國人都有特殊的情感,那是生你養你的地方,那是哺育了你的父輩們的故鄉,即使走得再遠,也忘不了老家的飯香,媽媽蒸的大饅頭,奶奶醃的小黃瓜,爸爸飯桌的那口小酒,還有爺爺手裡的大煙袋,可是你們有沒有想過,你老家為什麼叫這個名字?有什麼來歷嗎?就好像我們每一個人的姓名一樣,都有出處,都有意義,村名也是一樣的,它是幾百上千來的歷史積澱,它記錄著歲月的滄桑,關於村名,你應該多瞭解一下,今日陽穀蒐集整理了一部分村名,未完待續,如果你還知道哪個村名的來歷,請文章最下方評論留言,讓更多人知道

城角孟位於縣城東北角。據清咸豐年間(1851--1861)修《孟氏家譜》載,孟自後裔四十三代名忠。由鄒縣嫋村遷到陽穀建村,命名為孟家莊,因位於陽穀城東北角,解放後更名為城角孟。

司營位於縣城東1公里。據考,明初洪武年間,司姓從山西司家營遷此建村,為寄託對家鄉的懷念,故命村名為司營。

西漢莊位於縣城西北三公里,據傳,西漢建村,後遭兵毀,相傳黃石公當秦亂之時隱於谷城,後遇張良於杞橋授以《太公兵法》,幫劉邦建帝業。村前有杞橋。西漢定鼎肈基於此,故以西漢命莊名為西漢莊。

劉燦明位於縣城西北二公里,據考,明初洪武年間(1368---1398) 劉氏從山西洪洞縣遷此定居,取名三里村,村中建有白塔寺一座,因院主無惡不作,霸佔農民土地,被村民劉燦明殺死,為當地除去一霸,村民為示紀念,故更村名為劉燦明。

據考,明初洪武年間,王姓從山西洪洞縣遷此建村,因大部分居民會冶煉技術,所打刀具質優量廣,遠近聞名,人稱王鐵匠,後沿為村名。

據考,宋朝年間,于姓遷此建村,稱嶺子崮堆。明初洪武年間,竇姓與付姓遷附近定居,付姓稱嶺子崮堆為村名,竇姓稱村名為竇莊。于姓改村名為於家海子。後官府為便於徵稅,把三村合為一村,元末明初,戰爭頻繁,明軍曾在此設營,因村中竇姓家族較大,故以竇姓和兵營更村名竇營。

焦海位於縣城東北3公里,據考明前叫金鼎李莊,因有一尊金鼎而得名,明代中期,李氏因子孫人煙不旺遷走,後焦姓搬來,故村名焦海,後因聚落擴大,分東西兩村,此村居西,稱西焦海,村東稱東焦海。

相傳,明初此處曾由李姓建村,後蓋一土樓,取村名為李樓。

據考,明初洪武年間,葛姓由山西洪洞縣遷此建村,因此處地勢低窪,常年積水,故命村名為葛海。

孟海位於陽穀縣城東部,張秋鎮政府駐地北2公里。據考,原名決口岸村,因靠近運河決口處而得名。清初,孟姓遷居於此,後孟氏家族漸大,有因該村處在一個土丘上,更名為孟核,後任把核訛為海,稱該村為孟海。現村分為兩處村稱西孟海,東孟海。

魏海位於縣城南3公里。據《魏氏族譜》記載,魏智字允明,元朝翰林,明明洪武二十二年(1389年),與其弟允忠攜全家從山西洪洞縣魏村遷居山東谷邑城南,環村挖海壕以防盜,故稱魏家海子。而後十子各居一方,自成一支。後又在村後建村,故分前,後魏海。魏姓第五世分居,在魏海西邊又建新村,稱西魏海。

陸海位於陽穀縣城東部,張秋鎮政府駐地西北5公里。據考,明末清初,此村地勢低窪,土地鹽鹼,白茫茫一片似海,故取名鹽海。高姓遷入後,改為高莊。陸姓遷居高莊北部,取村名陸海。後因兩村聚落逐漸形成一體,陸姓家族較大,統稱村名為陸海。

蔣海於陽穀縣城東南部,壽張鎮政府駐地北2.5公里。考碑文記載,蔣成字孟居,因武藝高強,選進朝中為武將,後因作戰有功,被封為元帥,明初洪武三年(1370年),其子孫由山西洪洞縣遷居莘縣定居,以姓命村名為蔣莊。至明朝中期,第五世蔣孚,由莘縣遷此,扎棚為屋,因扎三座棚,故名三座棚。後為防盜圍村挖一道海壕,易名蔣海。

武堂位於縣城東南部,壽張鎮政府駐地北2公里。據傳,唐朝時此村叫五堂子,因當時村中有一個寺院,正堂塑有五尊武神像得名。明朝此村分為五處小村,袁家景,王家道,張家衚衕,董家花園,武家堂子。由於人口增多,五處小村連在一起,統稱五堂,即今名武堂。此村明末進士王大年的故里。王大年曆任河南汝陽知縣,甘肅巡按等職。回籍後修義學,置義田,樂善好施。

楊莊位於縣城東南部,壽張鎮政府駐地北1公里。據考,明初洪武年間,楊姓從山西洪洞縣遷張秋鎮西龍王廟。後四世楊豐用遷徙居壽張鎮東北安家,當時村東有楊樹兩棵,高數丈,楊姓遂以兩棵楊樹命村名雙楊莊,後改為楊莊。

北臺位於縣城東南部,壽張鎮政府駐地北1公里。據考,明初洪武年間,嶽姓從山西洪洞縣遷此定居,以姓命村名為嶽莊。清朝時,壽張知縣在此築一高臺,每年立春這天,在此開迎春會,縣官親自扶犁耕地,表示一年開始,與民同耕,所以此臺聲名遠揚,又因為此臺在壽張城北,遂更村名為北臺。

史衚衕位於縣城東南部,壽張鎮政府駐地北1公里。據考,明朝時期,史姓遷此立村,由於人少,邊集中蓋房,戶戶相連,蓋成一個衚衕,遂以史衚衕定為村名。

趙升白位於縣城南部,壽張鎮政府駐地西5公里。據明萬曆年間碑文記載考,明初,山西洪洞縣遷民定居,命村名為老鴰營,後來黃河氾濫,金堤常決口長災。每上水時,群眾都集此商討治水之計,因都姓趙,後更名為趙莊。在治水時,有個武秀才趙升白立了大功,他死後,群眾為紀念他,更村名為趙升白。

爐裡位於縣城南部,壽張鎮政府駐地西4公里。據考,明初洪武年間,李姓從山西洪洞縣遷此建村,因村民大部分有打鐵技術,鐵爐較多,遂定村名為爐李,後訛為爐裡。

李成谷

李成谷位於縣城南部,壽張鎮政府駐地西3公里。據考,明初洪武年間,許姓,李姓從山西洪洞縣遷此建村,命村名為許莊。後來李姓人煙旺盛,李純谷是李姓家族長,遂更名為李純谷。民國五年(1916年)後,這裡建成了成谷鄉,人們又把李純谷改名為李成谷。

馬廟位於縣城南部,壽張鎮政府駐地西2公里。據考,明初洪武年間,馬姓從山西洪洞縣遷此建村,村北建一廟堂,故命村名為馬廟。陳姓遷入後,馬姓為諱陳壓馬不吉,大部分遷出。因村每年三月五日為大廟會,沿襲至今,聲聞四方鄉村,陳姓仍沿用馬廟村名至今。

仝[tóng] 堤位於縣城南部,壽張鎮政府駐地西2.5公里。據考,明朝中期,仝姓始祖自臺前縣打漁陳鄉東仝村遷此定居,因村建於金堤之旁,故以姓和堤命村名為仝堤。

北孟北孟位於縣城南部,壽張鎮政府駐地西2公里。據《孟氏族譜》記載,孟氏二十四世祖孟達於唐末從鄒縣遷此定居,因處壽張西部,曾命村名為城西孟,後稱北孟。清末,該村孟昭月,字子明,曾任南京鎮守使,浙江督軍。

陳窯位於縣城南部,壽張鎮政府駐地西1公里。據《陳氏族譜》記載,明初洪武年間,山西洪洞縣遷民於此建村,以吉祥字定村名為來鳳集。後來,陳姓在此立窯燒磚,修築壽張縣城,群眾用磚亦在此窯購買,陳家窯聞名四方,陳姓遂更村名為陳家窯,後簡稱陳窯。

閆堤位於縣城南部,壽張鎮政府駐地西1公里。據《閆氏族譜》記載,明代之前叫薛樓,因薛姓建樓得名,明初洪武年間,閆姓山西洪洞縣遷此定居,後人口增多,因村靠金堤,故定村名為閆堤。

西紙坊位於縣城東南部,壽張鎮政府駐地東1.5公里。據傳,此處是劉邦和張良相會處,漢留侯張良,字子房,在陽穀西漢莊屺橋下得黃石公兵書,佐漢高祖破秦而定天下,居民為表示紀念,故以子房定村名。元朝後本村趙姓人口漸多,因村靠金堤,曾改名金堤口。明初,山西洪洞縣遷民定居於此,多會造紙,建多處造紙作坊,易名紙坊。後聚落擴大,分為兩村,此村在西,稱西紙坊,另一村在東,稱東紙坊。

八里廟位於縣城東南部,壽張鎮政府駐地東北4公里。據傳,明代之前建村,村東廟宇塑有八條龍,曾取名為八龍廟。因西距壽張鎮八里,亦稱八里廟。明永樂年間,鄭,呂,榮,陳,馮五位任兄,從山西洪洞縣遷此定居,仍沿用八里廟村名,後各姓人口增多,為表示友誼,各姓分別在原村周圍建街,即為現在的鄭街,呂街、榮街、陳街、馮街五街,統稱八里廟。現鄭街屬十五里圓鎮。

上閘位於陽穀縣城東部,張秋鎮政府駐地北5公里。上閘原名荊門鎮,運河建閘時置。據《陽穀縣志》記載:荊門上下閘,在陽穀東北五十里,元大德六年(1302年)建。運河流向為南北方向,南為下,北為上,因此閘居南,故更村名為荊門上閘,後簡稱上閘。

下閘位於陽穀縣城東部,張秋鎮政府駐地北六公里。下閘原名荊門鎮,運河建閘時置。據《陽穀縣志》記載:荊門上下閘,在陽穀東北五十里,元大德六年(1302年)建。運河流向為南北方向,南為下,北為上,因此閘居北,故更村名為荊門下閘,後簡稱下閘。

史塘位於陽穀縣城東部,張秋鎮政府駐地北5公里。據考,此村原名塘上,因村中建有廟堂而得名。明初洪武年間,史姓山西洪洞縣遷此,後家族發展擴大,故更名為史堂,訛為史塘。

王營位於陽穀縣城東部,張秋鎮政府駐地東北4公里。據考,明朝時期,張秋鎮為水陸碼頭,商賈雲集,官員們通過運河把南方貴重物品用船隻運往京城享受,為保護過往船隻,在運河兩岸設有兵營駐守,永樂年間,王姓山西洪洞縣遷此居住,故以姓和兵營命村名為王營。

後沙位於陽穀縣城東部,張秋鎮政府駐地東北3.5公里。據考,明初洪武年間,郭姓山西洪洞縣遷此建村,取村名為郭莊。永樂七年(1409年)黃河決口,郭莊被淹,人們搬至村西南大沙崗上定居,更名為沙窩。後因村內人口漸多,分為前,後沙窩兩村,此村居北,稱後沙窩。簡稱後沙。

楊武嶽位於陽穀縣城東部,張秋鎮政府駐地西北3.5公里。據考,該村建於明末CONG禎七年(1634年)。此村有楊家兄弟二人,一名文嶽,一名武嶽,家中鉅富,寸有銀子八缸,人稱八大缸。故以楊武嶽定村名至今。

西義和位於陽穀縣城東部,張秋鎮政府駐地西北3公里。據考,明初洪武年間,劉姓山西洪洞縣遷此建村,因有大碾子,取村名為大碾劉。後“碾”訛為“棉”,“劉”訛為“樓”,村名曾為棉樓。因家族之間時有矛盾,村中老人以村中小廟為界分村。為使後代和睦,經兩村族長協商,確定兩村取名均以“義和”二字。因此村居西,故取村名為西義和。另一村在東,為東義和。

董營位於陽穀縣城東部,張秋鎮政府駐地西北3公里。據村內《關帝廟碑記》載,此村始建於元末,有董、華二姓建村,分東西兩個小莊,因洪水氾濫,房舍被摧,兩和莊合為一村,因為此地設過兵營,董姓家族較大,故以姓和營命村名為董家營,後簡稱董營。

趙盤爐位於陽穀縣城東部,張秋鎮政府駐地西北5公里。據考,明初洪武年間,趙姓山西洪洞縣遷此建村,因為會冶煉技術,家設一盤鐵爐,所制鐵具遠近聞名,人稱趙家盤爐,後約定成俗,趙盤爐遂成村名。

前呂位於縣城西北1公里,據《呂氏族譜》記載,明初洪武年間,呂氏始祖呂熙從山西洪洞縣遷此立村,因緊靠陽穀城西北角,命村名為城角呂,又名呂莊。清初,呂氏人口增多,其中呂氏二兄弟到村北里許定居,稱後呂,此村更名為前呂。

董希賢位於縣城西南三公里。據《董氏族譜》記載,明初洪武年間,董姓從山西洪洞縣遷居南關董,清初,董振字希賢,又遷此建村,村以人名為董希賢。

西齊坊位於縣城南3.5公里。據《齊氏族譜》記載,明初建村,原名雙廟齊,因齊氏在雙廟旁建村得名,清朝,齊家有人出任知縣,修建功名牌坊,改名齊坊。後齊家的許姓親戚,搬至齊坊東邊建村,稱東齊坊。此村居西,改稱西齊坊。

王保玉位於縣城南2.5公里。據考,原名五里坑,因處陽穀城南五里,而又有一大坑得名。明初王姓從安徽省靈壁縣王家窩鋪,先遷至李臺鄉王申樓落戶,後遷至臺前縣王集,傳至七世,又遷此定居。當時有王、金、馬等姓,后王袞官居蘇州知府,認為此處是風水寶地,能出“寶玉”,後訛傳為保玉,遂為村名。

後席位於縣城南4.5公里。據《席氏族譜》記載,席姓子實,子明,子聰叔伯弟兄三人,自明洪武年間,遷來山東,子明居聊城,子聰居堂邑,子實居陽穀城南十里。不久蓋了一樓房,故稱席家樓。解放後,聚落擴大,遂有前席,後席,中席之稱。中喜村今已消失。

陳添寺位於縣城南4公里。據考,陳添寺原名陳留頭村。明初洪武年間,陳姓從山西洪洞縣遷居於此,後建一寺院,因無錢,半途停工。陳留頭村居民得知後,主動出錢將寺院蓋起。為示紀念,遂命蓋村為陳添寺。

趙廟位於縣城南5公里。據考,明初,趙姓姓從山西洪洞縣遷此建村,稱趙莊。人煙不旺。明末韓,王等姓相繼遷居於此。認為人煙不旺,系鬼神作祟,便一連修了關帝廟,真武廟等七個廟宇。並定於二月初八為廟會,驅趕鬼神,故將村名改為趙廟。

前李位於縣城西南4.5公里。據傳,清初李西成,從後李遷此定居。後,宅房增多,形成聚落,又處後李之南,故命村名為前李。

石樓位於縣城南5公里。據《石氏族譜》記載,石樓本無樓,明初,石姓從山西洪洞遷至陽穀石皋窯定居,感到石頭被燒成石皋不吉利,後移此建村。為了讓後代人興旺發達,以圖吉利,遂命村名為石樓。

毛桃董位於縣城南4.5公里。據《董氏族譜》記載,明永樂七年(1409年),董姓從山西洪洞縣遷居建村,因有植桃技術,房前屋後繞村植的皆是桃樹。幾年後桃樹成行,桃子累累,此桃個小毛長,不但好吃,還能入藥。由此命村名為毛桃董。

西國位於縣城南5公里。據《國氏族譜》記載,此村原名國莊,南宋恭帝德佑年間(1275--1276年) 國姓又鄭州遷此建村,以姓命村名。清同治年間(1862~1874年) 國姓一支搬至東一公里定居,仍叫國莊。後來因重名誤事,便以方位定村名,此村稱西國,東邊那村為東國。

費樓位於縣城東南5.5公里。據《費氏族譜》記載,原名費窪。明初從山西洪洞縣遷居此定居,因地勢低窪,雨後積水而得名,清同治年間(1862--1874年) ,村莊興旺富裕,建樓成片,遂更名為費樓。

滿坑為於陽穀縣城東南部,壽張鎮政府駐地西1公里。據考,明初洪武年間,滿姓從山西洪洞縣遷此安家,因村前有一水坑,故以姓滿和有坑,而命村名為滿坑,現屬西門村民委員會。

許堤位於陽穀縣城東南部,壽張鎮政府駐地東1公里。據《許氏族譜》記載,明初洪武年間,許姓從山西洪洞縣遷至今河南省臺前縣高廟村定居。清朝時期,又從高廟遷此建村,因在金堤上,故以姓和金堤命村名許堤。現屬於東門村民委員會。

李美韶位於陽穀縣城東南部,壽張鎮政府駐地北3公里。據《李氏族譜》記載,明初,寇姓從山西洪洞縣遷此建村,不久寇姓絕。劉姓又遷此村,名劉直莊,後劉姓又絕。李美韶從史衚衕遷此後,人財興旺,遂改劉直莊為李美韶。

趙夢儉位於陽穀縣城東南部,壽張鎮政府駐地北3公里。據考,明初趙姓從山西洪洞縣遷此建村,命村名為趙家店。清朝時,村裡有個童生叫趙夢儉,十歲能善別是非,深受人民愛戴,後人將趙家店更名為趙夢儉。

煙墩陽穀縣城南部,壽張鎮政府駐地北2.5公里。傳說,此村建於商朝,為了防禦敵人入侵,在交通要隘設立狼煙墩,以作禦敵信號。墩內堆滿狼糞,一旦發現敵人來犯,立即點燃狼糞,狼煙沖天,諸侯看到煙起,知有敵犯,領兵救援,宿稱煙墩。歷代居民皆沿此說,故稱村名為煙墩。

俞樓,位於縣城西北3.5公里,據《於氏家譜》記載,原名於樓,於氏始祖系浙江嘉興縣於家溝人。明初,隨燕王朱隸掃北,因病而留此定居,後建一樓房,故名。後,俞、李、梁等姓遷此,改名俞樓。

孟宅位於縣城西北3公里處,據《孟氏族譜》記載,孟姓原住在陽穀南街,孟氏人官居陝西臨童知縣,後任訓導,購買陽穀西北5裡姓石的住宅一處。姓石的回江南後,孟姓建成大宅院,故稱孟宅。因孟姓人煙日盛,孟宅遂成村名。

前楊位於縣城北2.5公里,據碑文記載,楊氏三世祖聰佩在外為官,年邁回家,原村楊家井已無適當的地方,便遷至一里之外的曹家莊另購地基,建設家園,楊氏家族逐漸發展,曹姓消失,村名遂改為楊家莊。後發展為前,後楊兩村。此村在前,故稱前楊。又因該村從事木工的較多,做木銑頭出名,亦稱木銑頭楊。

郭圍子位於縣城北2.5公里,據《郭氏族譜》記載,此地原名郭坑,明中期郭氏從山東汶上縣逃荒至此,在坑邊定居,故名。後人為坑字不雅,改村名郭莊。清朝後期,為了安全在村邊打了一圈圍牆防盜,又因與附近郭莊重名,遂更名為郭圍子。

王樓位於縣城西2公里。原名西三里莊,明初王姓從洪洞遷至陽穀縣王家衚衕安家。後搬至陽穀南街,明弘治年間(1488-1505)又遷入城西三里莊。明萬曆二十九年(1601年)王承恩中舉後為提督之職,招為郡馬,家庭日漸繁盛,並建高樓,故改為三里王樓。因處陽穀縣城西北城角,亦稱城角王樓。

四棚鎮地處陽穀縣城東南8公里,據《陽穀縣志》載:清康熙聖駕南巡,幸過陽穀,曾在此扎四座龍棚而得名。

收藏!阳谷各个村名来历,看看你的老家吧!

陽穀廣電新媒體中心

中心主任:王洪光

來 源:網絡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