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何有些公主下嫁蒙古無法生育?

用戶104027476973


不孕不育如今到處都是,古代又有何奇怪?網上有傳聞說,清朝公主下嫁蒙古無法生育是因為蒙古害怕滿清人壞了蒙古血統不讓生育,這個說法並不成立。


清朝皇室自努爾哈赤開始,就實行滿蒙聯姻政策,歷代皇帝的所有嬪妃幾乎都出自滿族和蒙古族,清太宗皇太極時期,把滿蒙政治聯姻發揮到了極致,他的9位后妃中,有6位是蒙古人,所立五宮皇后全是蒙古女子,最著名的孝莊皇后就是蒙古科爾沁部博爾濟吉特氏。

投桃報李,互通有無,皇太極娶了蒙古女人,反過來又把10名親女、2名養女先後嫁給了蒙古貴族。這12名下嫁蒙古的皇女中,又有8個是蒙古嫁過來的嬪妃所生,而且這12名皇女下嫁對象都是蒙古貴族博爾濟吉特氏,也就是孝莊皇后的孃家,可以說是先娶後生,生了再嫁,雙方親上加親,滿族和蒙古之間的關係就越來越密切。

其實這些公主和格格是不太願意嫁到大草原上的,北京城裡多好啊,但滿蒙聯姻是祖制,誰也抗拒別不了,而且對於外嫁的皇女,朝廷待遇是很好的,每年給俸銀1000兩、俸緞30匹,作為物質補償;若是生下兒子,還會授予職銜品級,公主之子授一品,郡主之子授二品,縣主、郡君、縣君之子授三品,等等,都是為了鞏固滿蒙聯姻政策。

下嫁蒙古的公主和格格們有一個奇特的現象,能夠生育子女的特別少,至於其中原因,確有兩種截然不同的說法。

網上有傳聞說,清朝公主下嫁蒙古無法生育是因為蒙古害怕生了孩子以後,會亂了蒙古人的血統,所以即便懷孕也要打掉,不讓生育。

這個說法並不成立,一是生孩子的公主雖然不多,但不是沒有,光是公主至少就有3個;二是公主會定期回京省親,如果遭到非人對待,肯定會向父皇告狀,屆時蒙古人肯定吃不了兜著走。

蒙古人的說法更有意思,他們經常私下議論說,“滿人的格格們怕生孩子,因此先吃了不生孩子的藥”,反而把鍋甩給了滿清的公主們,就更不靠譜了,不過蒙古王公貴族對外都把自己小妾生的孩於說成是公主格格生的,以便將來順理成章地繼承父業。

不孕不育症在醫學高度發達的今天仍然多發,君不見治療不孕不育症的醫院遍佈全國,多少男女都在期待圓夢?滿清公主下嫁蒙古生育較少,很可能是不習慣蒙古族的飲食生活習慣,以及雙方缺乏感情,圓房次數較少所致。

我是專注歷史文化的狄飛驚,歡迎關注我!


狄飛驚


無法生育是很正常的,遠嫁蒙古的都能生育才不正常。滿清入關以後,為了維護統治與蒙古聯合,而清廷對蒙古採取三大策略:南不封王北不斷親、分封以制其力、崇釋以制其生。其中第一點就是推崇“滿蒙聯姻”,大量蒙古貴女嫁入清廷,也有大量清朝宗女遠嫁蒙古。

但清朝遠嫁蒙古的公主,很多都沒有生育。然而為蒙古生兒育女的公主格格也不在少數


第一,公主出嫁,只為聯姻而非愛情

滿清三百年,滿蒙聯姻多達586次,前3後一共430位清廷的公主與格格遠嫁蒙古各部,最多的是乾隆年間,一共179位公主或者格格遠嫁蒙古。

聯姻是滿清為了拉攏蒙古的重要手段,然而清朝皇帝將親生女兒遠嫁的並不常見,即便是有,也都是妃嬪所生的和碩公主,而非中宮皇后所生的固倫公主。除此以外,還有宗室遠支女子稱作“格格”,遠嫁蒙古


對於清廷來說,她們只是棋子,即便未曾見過丈夫的面,即便丈夫是個不足之人,無論如何都要“義無反顧”,沒有愛情,最終沒有生育的也很正常。

第二,不孕不少,生育亦不在少數

曾經,漠北蒙古人口眾多,經過清朝兩三百年人丁銳減。當年遠嫁蒙古的清廷女子,其實也有不少正常生育

滿蒙聯姻,遠嫁的公主格格們為蒙古王公生兒育女,繁衍形成了規模龐大的貴族階層,而這些人因為母族的關係都擁有一半的清廷血統,對於安定清朝統治是大有裨益的

不是所有公主格格都能夠成為母親,除去自然因素,她們本身就無法生育之外,也有一定外部因素,比如蒙古害怕清廷的王妃誕育繼承人,最終弱化蒙古。


澹奕


滿蒙聯姻是努爾哈赤時期就定下的,後來也為了讓清朝與蒙古能夠和平相處,這項政策就流傳了下來,清朝皇帝會將自己的女兒下嫁到蒙古,雖然有些時候捨不得。

據統計,自努爾哈赤帶頭聯姻起,清朝共有上百位公主、格格下嫁到蒙古。

不過倒沒聽說過公主嫁到蒙古會不能生育的,我印象中出名的公主都是能生育的。

比如第一個下嫁蒙古的巴約特公主生過兩個兒子,其中一個還繼承了他老爸的爵位。

康熙的第六女恪靖公主生了四個孩子,大兒子直接繼承了汗位。

與策凌相愛的康熙第十女純愨公主也生了個兒子,叫做袞扎布,後還成為了清朝大將。

如果說有些不能生育的話,最重要原因不是她們不能生育,可能只是我們知道的太少。畢竟有些蒙古汗王子嗣太多,又沒有詳細記載,有記載的也只會是幾個出名的。我們不知道,也就自認為人家沒生。

還有的就是寵幸的次數可能不多,蒙古與大清之間是政治聯姻,公主與汗王之間或許不存在愛情,所以在一起的時間不會很多,公主很有可能得不到汗王的專屬寵幸,生下後代概率自然低了。

其實有不少公主身體很虛,本來就體弱多病,到了蒙古更是水土不服,很容易落下病根,加上思念故國,她們很多都是早逝,像之前提到的純愨公主就是二十五歲就死了。還有的或許落下的病根就是不能生育,這都有概率讓她們無法生育。

這裡順便提下,曾看到一種說法說清朝公主下嫁蒙古無法生育是由於蒙古一習俗,即嫁入蒙古的清朝公主一旦有了身孕,都要將孩子打掉。原因是不是蒙古王認為孩子有一半的血統是大清的,害怕血統不純正。

個人感覺這個理由不太正常,這個“都”有點過了,如果都要打掉,之上我列的三位公主生的孩子哪來的?



而且清時期,蒙古是大清的附屬,他們應該是不敢隨便動清朝公主,即使不喜歡,也會很尊重。清朝公主的孩子其實大多比他們蒙古妃子生的地位要高,繼承父業的也多為清朝公主所生之子。


夏目歷史君


清朝時期公主下嫁蒙古,主要是為了滿蒙之間貴族聯姻的需要,但是在很多時候,出嫁的公主因為種種原因,出現無法生育這種情況,其實和當時的清朝禮儀制度,以及當時的滿蒙之間的衝突有著很大的關係。

駙馬別居制度,導致駙馬不能正常與公主見面,自然也就談不上什麼生育了。

有清一朝,清朝皇室為了保障皇室的威嚴,因此對於公主們的管理是相當死板、嚴格的,主要就是害怕公主出嫁之後,做出一些不合常理的事情,有損皇室尊嚴。因此在清朝,哪怕公主出嫁之後,仍然受到來自皇室的管理。

比如清朝公主出嫁時,皇室要為公主建造一座專門的公主府,這裡將是公主出嫁後居住生活的地方,雖然駙馬也住在公主府裡,但是駙馬在公主府裡的走動是受到嚴格控制的。

即駙馬只能在前院生活居住,如果公主想要召見駙馬,必須要通過照顧自己的嬤嬤通知,駙馬才可以與公主同房,而駙馬則不能主動提出和公主過夫妻生活。而在清朝的時候,公主的陪嫁嬤嬤從小就撫育公主,因此對公主的影響力非常的大。

這就導致了一個情況的出現,那就是如果照顧公主的嬤嬤不願意兩者見面,那麼一般情況下,稍微弱勢一點的公主和駙馬就會因為嬤嬤的阻撓而無法相見。

因此在清朝就出現了這種很奇怪的現象,就是有些公主想要與駙馬同房的時候,需要拿錢去賄賂照顧自己的嬤嬤,否則嬤嬤就會以各種理由搪塞阻撓公主與駙馬見面,這自然就阻斷了清朝公主們的性福,自然也就不會有什麼子嗣出來。

蒙古族對於純正血統的追求,使得蒙古公候在娶了清朝公主之後,不允許其孕育子嗣,以防止本族血脈被滿族同化。

有清一朝,雖然表面上講是滿蒙一家,但是實際上滿族和蒙古族之間鬥爭得也非常的激烈。滿族為了侵蝕、同化蒙古族,就不斷的下嫁公主與蒙古貴族通婚,來達到掌控蒙古族領導權的目的。

那麼為什麼一定要通過下嫁公主的方式來達到這個目的呢?其實原因也很簡單,清朝皇室下嫁的公主,各個都是身份高貴,因此在她們下嫁蒙古之後,一般都會成為各蒙古部落汗王的正妻,而正妻生育的後代則必然會被清朝確立為下一代汗王。

只要這樣經過幾代之後,整個蒙古的汗王身上都會流淌著滿族人的血液,通過公主為蒙古貴族生育後代,來不斷的同化蒙古貴族血脈,清朝皇室就可以兵不血刃的征服整個蒙古人,真正的將蒙古人融入到自己的族群裡。

清朝皇室算盤雖然打得很響亮,但蒙古人也有相應的對策,蒙古人的對策也很簡單,那就是在娶了滿族公主之後,要麼終生不碰她,要麼在公主懷孕之後,將公主肚子裡的孩子用藥物流掉,這樣就可以避免清朝公主生下的孩子被確立為部落的下一任大汗了,而清朝皇室的算盤自然也就成為無用功。

因此在清朝,凡是下嫁蒙古貴族的公主們,基本上都沒有什麼幸福可言,一邊是嬤嬤的阻撓,一邊是丈夫的狠心。所以

下嫁的公主無法生育的比比皆是,甚至因為感情原因鬱鬱而終的也有很多,當然了這種情況也不是絕對的,在清朝時期的內蒙古,由於與清政府關係比較親密,因此對於下嫁的公主還是比較歡迎的,夫婦恩愛生育的情況也很常見。


落下m


全部不能生育是不可能的,最多是部分。


其實不僅是公主,清朝的格格的遭遇也好不到哪裡去。開啟清朝皇家女兒第一個不幸遭遇的是肫哲公主,因為皇太極為了拉攏蒙古人,把聯姻定製成為一種制度,這種範圍還逐漸擴展到整個皇族女性當中。



其中的皇太極為了以身作則,陸陸續續的將自己幾個女兒都嫁給了蒙古族,來自蒙古的駙馬也有了特稱——額駙。至於為什麼嫁過去的公主或者格格,最後基本上都沒有任何子嗣,我就拿其中的阿巴泰舉個例子吧。

對於皇帝這種聯姻的做法,其實皇族之人一般都很反感。其中表現最明顯的,就是皇太極的七哥阿巴泰。阿巴泰非常寵愛自己的女兒,曾經兩次拒絕皇太極的聯姻要求。但是壓力也越來越大,最後皇太極的蒙古岳母親自做媒人。阿巴泰終於同意在天聰八年,將自己的女兒嫁給了科爾沁蒙古的淖爾濟。

淖爾濟在蒙古的身份很高貴,父親是孝莊皇太后的親二哥。他仗著自己身份,曾經多次為難清廷過來的求親使者。他以滿人生活在炎熱地區,身體容易長疥癬為理由,都沒有讓這些人進屋子。而且他生性比較吝嗇,回送的禮物都很粗劣。

▲皇太極劇照

他的這些行為讓皇太極非常不滿,甚至大叫著以後走著瞧。到了兩人結婚之前,因為彩禮質量的問題雙方差點撕破臉。但是最後還是迫於種種壓力,阿巴泰的女兒還是與淖爾濟完婚。

由於雙方之間的關係,兩人結婚之後基本都處於冷戰狀態。就算是同居一室,兩人也不睡在同一個地方。就這樣兩人在一起經歷了五年的無性生活,終於在一天夜裡淖爾濟忍無可忍的爆發了。

他一把掀開了格格身上的被子,並且掐住他的脖子:“我知道你來的心不甘情不願,其實我也不怎麼好過。你如果說想過我們就過,如果不想過趕緊回去。”這位來自滿洲的格格也是位性格剛烈的人:“你如果嫌棄我,大不了天亮等人來作證,不要用這種殺人的話來嚇我。”

▲劇照

兩人深夜的大吵大鬧,自然引來了很多人。淖爾濟當著眾人的面大喊道:“我們五年裡面從來沒有一起生活過”。格格也不甘示弱:“既然都說到這個地步,我也不想和你過了,乾脆送我回孃家吧。”沒想到他們竟然真把這位格格真的送回了孃家,事情的高潮也從這裡開始。

淖爾濟也感覺自己媳婦總是住在孃家不好,於是多次派人來接他。可是每次過來的時候,都會被阿巴泰派人給打一頓。三番五次下來淖爾濟也忍受不了了,雖然打的是僕人,但是實際上是打自己的臉。由於當時順治皇帝年幼,就把狀告到了孝莊太后面前。由於孝莊太后的親緣關係,自然是偏向於淖爾濟這邊。

最後判定阿巴泰家毆打淖爾濟僕人的下人全部砍頭,格格身邊的丫鬟全部交給淖爾濟處理。之前所有恩怨一筆勾銷,誰都不可以再提此事。從此之後阿巴泰的女兒又回到了蒙古,也徹底的斷絕了家庭的依靠,從此有關記載也消失在了史書之中。


從這之後清政府為了防止格格逃回孃家,頒佈了一條毫無人性的法律。嫁到蒙古的皇族女性,沒有皇帝的旨意,十年裡面不得回家。這條法令一直延續了200多年,到了清朝末年仍然使用。

清朝將近300多年的歷史,與蒙古和親的將近有五百人,有400多位格格願嫁到蒙古。其中可能有個別的無法生育,但是絕大部分人還是可以生育的。雖然剛開始的時候滿清聯姻主要是為了穩定,雙方連親滿清處於弱勢。但是到了乾隆時期則是為了嘉獎,聯姻穩定作用很小了。

蒙古那個時候一直是作為滿清附庸,有個格格嫁過來是尊貴的表現。基本上鬧矛盾的還是比較少的,上面的只不過是個例。而且感情是可以培養的,生不生育還不是看關燈後幹了啥!至於前面的公主,也不是不能生育,而是懷孕了不可以讓她生下來。


因為蒙古人認為如果真的生了孩子,說明這是在給中原王朝臣服等我意思。畢竟真的有了孩子,就是實質上的女婿了。而女婿害怕老丈人似乎是鐵律,即使是可汗家族也不例外。


史之策


滿蒙聯姻是清朝的基本國策之一,清朝皇族男性迎娶了大量的蒙古王公貴族女性,同時也將大量皇室女性下嫁到蒙古!


從努爾哈赤到康熙四位帝王中,有4後13妃出自蒙古。

比如說皇太極,先後迎娶了8位蒙古女子,其中有三個特別有名的:孝端文皇后(哲哲,孝莊的姑姑)、孝莊文皇后(也就後來的孝莊太后)、宸妃(著名的海蘭珠)。而順治的四位皇后中,第一任皇后孟古青和第二任皇后孝惠章皇后都是出自蒙古部落!

與此同時,清朝的統治者也會將皇室女性下嫁到蒙古部落聯姻。從努爾哈赤建立後金開始到清朝結束,296年的時間裡有110位公主格格們下嫁到了蒙古!

清朝的統治者對於蒙古后妃其實並沒什麼忌諱,也並不在乎蒙古血統會削弱女真血統,最為典型的就是清朝入關之後的第一個皇帝順治帝福臨的生母孝莊太后就是出自蒙古,也就是說順治帝的身上帶有一半的蒙古血統。

那麼反過來說,蒙古的王公們會對於下嫁過來的清朝皇族女性有所防範嗎?也就是如題目所說那般一樣,很多皇族女性會沒有孩子?

我認為是不會的!

蒙古在清朝時期已經徹底淪為了一盤散沙,成為清朝附庸。我想每一個蒙古王公都希望自己能娶到皇室公主,並且誕下子女,以此增加自己部落在蒙古諸部中的地位。

口說無憑,我們還是用實例說話:

1、努爾哈赤弟弟的女兒巴約特公主下降蒙古科爾沁部落,成為第一位滿蒙聯姻的公主。巴約特公主在蒙古生了兩個兒子,長子後來繼承了父親的地位。

2、皇太極的長女敖漢公主下嫁到了蒙古敖漢部,生了四兒一女,後來四個兒子分別繼承一部分財產。

3、皇太極的三女固倫端貞長公主下嫁給蒙古科爾沁部的第一代多羅郡王祁塔特,生有三個兒子,其長子額爾德尼後來繼承了多羅郡王之位!

4、康熙的六女恪靖公主下嫁給了蒙古喀爾喀諸部的喀爾喀郡王敦多布多爾濟,生了四個兒子,其中長子繼承了父親的王位。

由此可見,清朝的皇族子女嫁到蒙古,不僅能生孩子,而且還高人一等,能繼承父親的地位。


胡史亂翔


在古代,女子地位確實比不上能夠為宗族“開枝散葉”的男子權勢大,而皇家更是如此,公主是全天下富貴窩裡出生的人,卻一樣在自己的終身大事上無法做主,只能聽從帝王的命令,鬱鬱而終的人並不在少數。

公主們既然享受了皇家的富貴,就要付出“代價”,最好的結果是去和肱骨大臣聯姻體現自己的價值,而最壞的就是去邊區小國和親籠絡人心,一輩子都無法再踏上故鄉的土地!或許公主下嫁到一個風俗習慣完全不同的荒蠻地方,一生都無法擁有與自己血脈相連的孩子,孤苦無依,只能落得個早逝的可悲結局。

公主是皇室中人,從小就是衣僕環繞,金枝玉葉嬌養著長大的,生於安樂國家卻內憂外患。在這樣局勢緊張的背景下出生的公主自然有著“為國家犧牲”的責任,王朝兵弱,女子本身就是依附於男人的觀念根深蒂固,而聯姻或者和親就是最好的選擇,最後的餘地。但是,公主十幾年來錦衣玉食的生活,一夕之間就要被當成“貨物”一樣輾轉送到荒蠻之地,先不說環境上的落差多麼明顯,光心理上的落差就足夠一個嬌滴滴的公主憂思多愁,抑鬱寡歡是肯定的了!

從衣食住行這一點來說,比如清朝皇宮之內的宴請就夠窮奢極侈,一頓午餐就要幾十道菜,葷素搭配,各種珍品羹湯簡直都叫不值錢,轉眼之間只能吃一些草原上的“粗茶淡飯”,餓也得餓瘦了!

不僅飲食習慣大不相同,就連某些風俗習慣也足以讓這些金屋之內的嬌花枯萎的不成人樣。或許曾經的清朝也是從馬背上打下來的天下,公主生長的故土也毫不在乎人倫道德關係,但是在入土中原之後,某些觀念必須得隨著大流改變。公主自幼出生在這種大環境之下,突然得知自己以後不僅要嫁給老子還要嫁給兒子這種荒唐的傳統,肯定是無法接受,日夜愁苦煩悶,身體首先忍受不了,終日纏綿病榻是常見的。何況又不能擁有自己的血脈,公主著實不好當呀,君不見清朝的公主大多都活不久!

再者,即使是公主們身體健康,一頓飯能吃兩大碗米飯,那蒙古的人願意留下一個“雜種”嗎?畢竟就算是自己的血脈,但是擁有了一半算是“敵對者”的血脈的孩子有太多不穩定的因素,所以一般公主是很難誕育子嗣的,即使有了也很難保住。

但不得不說,也有的公主為清朝和蒙古之間立下了汗馬功勞,做出了很多貢獻,比如說曾生下過兩子的巴約特公主,但這種情況是很少的!


奇點歷史


我國上下五千年,在古代封建社會中有很多“和親”的現象,和親就是與周邊少數民族首領之間出於各種各樣和目的而達成的一種政治聯姻。其實“和親”在春秋戰國時期就有了,但是按照嚴格的意義,和親始於漢朝。和親在每個朝代都有。

漢朝初年君主為了維護邊疆的穩定,採取了這種政策,不過這也使得很多公主遭受厄運,一旦下嫁到周邊各國,就意味著再也回不來了,並且要犧牲自己的終身幸福。漢朝初年,我國處於整治階段,所以經常採用和親方式。但是到了漢武帝時期,我國十分強大,漢武帝出兵討伐匈奴。國力強大自然就不需要在和親了。我們仔細觀察,我國古代和親的情況下一般都是處在弱小的情況下,才回去選擇和親。

對於“和親”,史學界長期存在不同的看法,有的學者認為:和親是弱小的表現,不但不能安撫周邊國家,而且還會使周邊國家助紂為虐,更加囂張。有的學者認為:“和親”是封建社會維持民族友好關係的一種最好辦法,它導致民族間的和解,加強了民族間的交流和了解。不管古代的和親作用有多大,但是客觀上或多或少地有利於緩和國內的民族矛盾,有利於國家的統一和民族的團結,對促進各民族之間的經濟文化交流起著一定的作用。不過每個時代所處的環境不同,於內於外都不一樣,我們要客觀的去看待,因時而議。

但是有個奇怪的現象,只要是下嫁到周邊各國的公主,一般都沒有生育,這是什麼呢?這是因為在蒙古有一個習俗,就是嫁入蒙古的公主不能生育,一旦有了身孕,就要將孩子打掉,因為孩子一旦生下來,就意味著他們歸順我國,從今以後就要完全聽從我國的指揮,這也對下嫁到蒙古的女子,身體造成了很大的傷害,令人無法忍受。而且一般下嫁到北方,氣溫環境十分寒冷,女子身體會出現不適,對生育也會造成不適。


森a淼


不關我的事哈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