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滴滴最終被逼關閉,你覺得是誰的悲哀?

歡迎點擊關注中交出行,第一時間獲取更多網約車資訊!

如果有一天滴滴真的倒閉了,那只是滴滴自己的悲哀,沒有了滴滴,還會有別的更成熟的平臺取代,因為這是時代發展的大勢所趨,政府其實也給了足夠的支持(不反對取締就已經是最大支持了),說明能夠整合資源,降低社會成本的模式,政府是歡迎的。

可是滴滴並沒有找到自己的位置,在我看來,滴滴應該是一個資源整合共享的第三方平臺,而不應該是一個商家。

如果滴滴最終被逼關閉,你覺得是誰的悲哀?


而現在滴滴就是一個商家,一個兩邊盤剝的奸商,想想看,淘寶如果也兩邊抽成,兩邊不討好,估計早完蛋了吧?哪怕是京東,雖然他直接提供產品,但那是在電商比較混亂時的差異化生存模式,一旦站住腳很,也早就開放了第三方經營。可見,做一個平臺的好處遠遠大於做一個商家。

可是滴滴呢?作為一個商家,你沒有能力提供很好的服務和監管,因為真正的服務提供者跟你並沒有僱傭關係,這種組織形式都不能叫鬆散,應該叫沒有!你也沒有能力制定出一個兩邊都滿意的價格和抽成,以為光靠壓能壓多久啊,你當你是稅務局嗎?所以,這碗水你是端不平的。

如果滴滴最終被逼關閉,你覺得是誰的悲哀?


既然如此,就好好搭建服務平臺,少用點所謂的精英,這些人只會看財務報表,以為自己可以控制一切。反而多吸取政府的管理經驗,把聽證會制度,代表會制度,協會制度搞起來,為雙方搭建一個溝通的平臺,並將監管有層次的下放下去,(認真學學國家的治安管理體系),才能真正做好中間人的角色。否則,這碗水你永遠也端不平,只會把矛盾全攬自己身上,那就等著完蛋吧。

網約車問世之前,國內出行市場基本被出租車壟斷,拒載拒客,漫天叫價,繞路多收費等等是常有的事,乘客在乘車過程中丟了財物根本找不回來。正因為網約車的出現改變了這一切,使得我們出行更便利,出行成本更低,這便是網約車得天獨厚的優勢。而滴滴作為國內網約車的龍頭大哥,雖然一直是非法營運,但不得不說為出行領域做過很大貢獻,這也是大家認可的。

如果滴滴最終被逼關閉,你覺得是誰的悲哀?


但隨著其坐實大哥的地位後,沒有更多考慮怎樣更好的服務用戶,也沒有考慮怎麼給司機提供優越的待遇,更沒有考慮自身存在的安全隱患如何完善,一味的追求利益至上,在狂奔的路上忘記了初心,違背了安全出行的理念,先後釀成2起惡性亡人事件,並一度被民眾唾棄。

如果滴滴最終被逼關閉,你覺得是誰的悲哀?


整改多次但誠意不足,尤其是在降抽成的問題上,根本沒有談及過,每一單所產生的利潤有一半以上被抽走,司機付出所有成本但沒有利潤,如何能提供更好的服務?

如果滴滴真的倒閉,第一個悲哀的絕對是它自己,其次才是司機和乘客。

歡迎點擊關注中交出行,第一時間獲取更多網約車資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