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宮令人驚奇的小細節

故宮令人驚奇的小細節

段虹橋上的捂襠獅、隆宗門匾額上的箭頭、太和殿前水缸上的刀痕、乾清門前面的耷耳獅……故宮有太多令人驚訝、好奇的細節。

在故宮的太和門外,武英殿以東,有一座單卷石橋。這座橋橫跨於內金水河之上。據推測,這座橋應該是元代皇宮正門前的一座石橋。這座石橋名字叫“段虹橋”。下次您再去故宮的時候,一定要留意一下這座橋,倒不是橋身有什麼特別,而是這座橋上有一隻姿勢十分怪異的小石獅子。右爪抓耳撓腮,左爪捂襠,這哪兒是獅子應該有的姿勢呀,怎麼看怎麼像一隻猴子。

故宮令人驚奇的小細節

保和殿的西面,有一道門,名叫“隆宗門”,這是前三殿和後三宮通往慈寧宮的重要通道。通過下圖的紅框標記處,我們可以很清晰地看到,隆宗門上竟然有個箭頭。難道說,是有人闖入皇宮而且還帶著弓箭?歷史上的確是這樣。在1813年,爆發了規模很大的“天理教起義”。一支起義軍竟然一路打到了隆宗門前。經過一場戰鬥,起義軍被打敗,清軍取得了勝利。然而,就在清理戰場時發現,竟然有一支箭射在了隆宗門之上。嘉慶皇帝命人保留好這個射入隆宗門之上的箭頭,以提醒自己不要忘記這段歷史。

故宮令人驚奇的小細節

在北京,所有的皇家園林和王府官邸中,都會有碩大的水缸,這個水缸屬於“消防用具”,因為當時的建築多為木質建築,極易著火,因此需要提前備好大水缸。故宮中的水缸都是銅質鎏金的,被稱為“門海”。但是,不知您是否發現,很多銅質水缸上都有刀刮過的痕跡。這些痕跡記錄了當年八國聯軍的罪惡。當年,貪婪的八國聯軍用刀刮下了故宮水缸上的鍍金。後來,可惡的日本侵略者,將故宮內的很多水缸運回日本,在軍工廠熔化之後做成了子彈。

故宮令人驚奇的小細節

乾清門前面,有兩隻鎏金獅子,做工十分精巧,但是仔細觀察會發現,這兩隻獅子和其他門前擺放的獅子有所不同。北京城裡,誰家門前的獅子都是威風凜凜(豫王府門前的獅子除外,那也是一對兒很特別的獅子,純北京後續文章會詳細介紹),可是,乾清門前的這對兒獅子卻是耷拉著耳朵。原本雄赳赳的蹲姿鎏金獅,就因為這耷拉的耳朵,霸氣的氣場頓時消失,反而感覺有些“萌萌噠”。純北京的小編瞎琢磨,難道是為了提醒大家故宮裡的事情不該聽的不聽,所以才把這對兒獅子設計成耷拉耳朵的樣子麼?

故宮令人驚奇的小細節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