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太坊暴跌:我們能不能活過這個冬天?

心在滴血。

以太坊兩輪暴跌,從300美元跌到今年的歷史新低250美元。

誰都知道幣圈是凜冬已至,可是你知道冬天最可怕的是什麼嗎?

不是它必然會到來,而是你永遠不知道你能不能活到冬天離開的時刻。

以太坊暴跌:我們能不能活過這個冬天?

前墨跡天氣CEO,後進軍幣圈的趙樂天在微博上發話:

別以為冬天來了,春天近了,這還不是冬天呢。

冬天沒來,春天還遠著呢,大部分人都熬不到那個時候的。

彭博社分析以太坊這輪的暴跌,很大程度在於項目方預判今年市場走熊,從而拋售以太坊變現。

加上今年是公鏈元年,許多公鏈應運而生,僧多粥少,大家對於以太坊也沒有以前那樣不可取代。

泡沫、崩潰、重建、反彈,這不過是新一輪的經濟週期罷了。

所以幣少(ID:bikebushao)的結論也很簡單:

冬天不適合打獵。

冬天可能會比大家想象得更長。

別扯什麼信仰充值、幣本位的廢話,先活著。

其次,幣少覺得此次的暴跌是給到幣圈的一個信號——

能不能趁著這個機會,下定決心建立一個健康可持續的基本生態,如果這個生態建立起來了,那麼局面還是有可能盤活的。

如果把幣圈各位大佬的言行舉止摘錄下來,大概可以修訂一本現代版的《二十年目睹之怪現狀》。

細細分析,造成它奇怪的現象有兩大點。

首先,幣圈是先天不足的——

它的獎懲機制向來都是失靈的。

既然獎懲機制是失靈的,那麼身處其間的人必然是進退失措。

這也造成了非常顯著的錯位:

大家嘴上說著不行,實際上是鼓勵作惡的。

對外公佈說想要做有意義的落地項目,做區塊鏈+,結果呢,一股腦兒地發幣、為空氣幣、山寨幣站臺。

一邊信誓旦旦要做真正能落地的項目,一轉臉就說那些不知道搞錢就知道做項目的人,根本就是傻叉。

嘴上說著破發就直播吃屎,結果圈到錢就移民。

幣圈再扯什麼金融創新,都要符合基本盤的邏輯:

一個市場如果沒辦法貢獻利潤,那麼無論它的估值有多高、多少人給它站臺、聲勢多麼浩大,最終只會被證明是個擊鼓傳花的遊戲罷了。

本次的以太坊暴跌,不過是又一次發出了警告:山寨幣、空氣幣必死。

再這麼玩下去,八成是要翻船的。

以太坊暴跌:我們能不能活過這個冬天?

劣幣總能驅逐良幣。

對惡人的包庇,就是所有好人赤裸裸的嘲笑。

所有對作惡項目的寬容,都是對真正有意義的項目的嘲笑。

幣圈的興衰,真的可以借鑑下歷史。

回顧中國歷史,朝代的滅亡,基本上都是因為既得利益者的無限膨脹的利益無法遏制。

少數人的極度暴富,和大部分人的極度匱乏,以至於毫無立錐之地。

兩極分化到最後,一定會崩盤。

幣圈不就如此麼?

所以幣圈如果解決不好這個問題,那麼恐怕趙樂天的預言會變成現實:

冬天之後,是更長的冬天。

其次,幣圈還暴露了一個問題:

牛市用賬面數字來支撐虛浮的信心,一旦熊市到來,這種信心立馬崩潰。

錢不能解決所有問題,特別是當某種行業內的經濟發展是畸形的情況下,一旦出現逆勢,那麼後果不堪設想。

在經濟發展加速的的今天,很多行業有個保命符:用經濟發展(賺錢)掩蓋、轉移一切矛盾和問題。

這在經濟發展上行時期,或者還可以行得通。

一旦進入下行週期或者發展滯後,那麼平時積累的問題會報復性地爆發。

幣少加了幾個幣圈微信圈,平時大家在群裡吹牛打屁裝逼嘚瑟,一會會工夫不看,就有幾百條消息提醒。

現在呢,一天都看不到幾條消息,大家簡直安靜如燒雞。

熊市還要持續多久?

幣少也不知道。

在這樣的大壞境下,還能做點什麼呢?

大概是學會休息、學會等待、儘量不折騰。

不然你越努力,只會死得越快。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