聽歌講故事:粵曲一曲《痴雲》,別有一番滋味在心頭

聽歌講故事:粵曲一曲《痴雲》,別有一番滋味在心頭

年少無知時,總覺得外面的世界很好,異域風情甚是迷人,不知鄉愁,再者生於和平盛世,亦少了國恨憂心,所以總疏忽了生我者養我者的鄉音之貌。不過隨著年齡逐步增長,越知往事南了,春花秋月,小樓東風,似昨彌今在月明。

聽歌講故事:粵曲一曲《痴雲》,別有一番滋味在心頭

朱顏已改,憑欄心傷。曾不喜粵曲之哀憐多思,如今再回首,月如鉤,勾起月華千思思。作為現代人,忙於工作,落於家庭,實在少有時間閒情逸致去敞懷心中所念。所幸,仍有些許覓覓處,譬如在一些經典TVB電視劇,會驚喜耳聞一些經典片曲,例如《武俠帝女花》,亦如今天所談之《痴雲》。

聽歌講故事:粵曲一曲《痴雲》,別有一番滋味在心頭

“思往事,記惺忪,看燈人異去年容,可恨鶯兒頻喚夢,情絲輕嫋斷魂空,想起贈佩情深復我愁萬種,量珠心願恐怕無從,我儂愛我都算恩情重,真是心有靈犀一點通,獨惜身無羽翼學不得雙飛鳳……”

都說,粵語是最接近古漢語的語系之一,九聲九調,比起如今國語四調更為豐富細膩,所以說起來更為婉約怡情。而,粵曲作曲曲調亦是沿承古調,作詞講究古典、對偶、押韻等,所以唱者遙想,聽者也憶思。

聽歌講故事:粵曲一曲《痴雲》,別有一番滋味在心頭

其外,粵曲作詞作曲更像宋詞元曲,而宋詞我們會想起李後主、柳永等這些婉約詞人,特別是李後主,作為亡國之君,形影只單,看著故國不堪回首,含淚點滴入詞。若是有聽名伶唱詞,估計他又是一番傷感陳後主之“商女不知亡國恨,隔江猶唱後庭花”。這些典故、音貌,紛至沓來,墜入粵曲,往事不消,又勾心事。

未來醉金迷,往事最相思。痴雲覓故歸,只覓一人聽。(因為歌曲超過了5分鐘,上傳不了,喜歡的朋友可以搜索聽聽)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