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少不知曲中意,再聽已是曲中人

初聞不知曲中意,再聽已是曲中人。曲中思念今猶在,不見當年夢中人。

人們常說“年少不聽李宗盛,聽懂已是不惑年。因為你會從他的聲音裡聽到“想得卻不可得,你奈人生何?”的無奈和“我對你仍有愛意,我對自己無能為力”的心酸。在我們當時聽到並無任何感覺,只是覺得好聽罷了,只是多年以後,再次聽到時,才漸漸明白...

很多人說音樂可以療傷,為何我們卻越聽越傷感,我們聽的到底是歌曲,還是那些曾經的回憶?

最怕在某個年紀裡,突然聽懂了一些歌曲,最怕還是在裡面聽到了自己

年少不知曲中意,再聽已是曲中人

經歷了愛恨情仇,經歷了生死別離。後來才明白為什麼劉若英在演唱會現場,一首《後來》唱到自己和全場觀眾淚眼朦朧...

年少不知曲中意,再聽已是曲終人。

未到不惑已入味,是否滄桑已襲身。

最後這些耳熟能詳的歌曲,你聽過多少呢?

年少不知曲中意,再聽已是曲中人

年少不知曲中意,再聽已是曲中人

年少不知曲中意,再聽已是曲中人

年少不知曲中意,再聽已是曲中人

年少不知曲中意,再聽已是曲中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