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紅樓夢》作者為何安排秦可卿和林如海同一段時間去世?

微影悼紅


其實這是作者有意為之。為了突出鳳姐的才幹,有意迴避其他人。一種寫作方法而已。

庚辰本曾就此批註道:

此回忽遣黛玉去者,正為下回可兒之文也。若不遣去,只寫可兒、阿鳳等人,卻置黛玉於榮府,成何文哉?故必遣去,方好放筆寫秦,方不脫髮。況黛玉乃書中正人,秦為陪客,豈因陪而失正耶?後大觀園方是寶玉、寶釵、黛玉等正經文字,前皆系陪襯之文也。

試想,如果秦可卿去世的時候林黛玉也在現場,作者就不得不騰出手來寫很多關於林黛玉的事情,畢竟林黛玉才是《紅樓夢》中最大的女主角。

而在這一回中,作者最想表現的還是鳳姐的才幹神威。為此,特意讓林黛玉避開了。而林如海又恰巧需要被寫死,這個時機正好。於是就這樣了。

所謂“天無二日”,文無二主而已。


半瓣花上閱乾坤



《紅樓夢》開篇就是甄士隱一家的小榮枯開啟全篇,接下來就是賈府家學學監、宗族子弟賈瑞之死,榮府管家媳婦鳳姐一步一步將色膽包天的“賈氏之祥端”引誘入不可自拔的迷途,精氣耗盡而亡。

此後賈府的最後敗落正式啟動,寧榮二位國公爺在天之靈委託“警幻仙子”帶領賈寶玉夢遊“太虛幻境”的穿越行動,警醒唯一有希望挽救賈府敗落命運的賈寶玉。

可惜寧榮二公的夢遊穿越任務失敗,結果只是少年賈寶玉經歷了秦可卿秦鍾姐弟的夢境和現實的兩種男女兩性的啟蒙,之後秦業一家團滅了,同時林黛玉的父親林如海在江南亡故,這也是“通靈寶玉”被“聲色貨利”所迷的正式開始。

秦可卿臨死託夢,對賈府管家媳婦鳳姐託付賈氏家族的前途命運大事,然而鳳姐在秦可卿死後更加膽大妄為瘋狂斂財、貪贓枉法草菅人命。整個賈府在秦可卿死後,更加奢華享樂在敗落的路上越來越遠了。

秦鍾臨死悔悟,對摯愛基友賈寶玉發出最後的規勸,然而一切都如一陣風吹過瞬間無蹤無影,之後的賈寶玉撩丫頭、追戲子日日與姨弟兄薛大呆子等混在一處花天酒地,終於為賈府召惹來了政府實力派忠順王爺的震怒。


秦可卿一家和林如海死後,賈府大興土木修建大觀園掏空了最後的財政基礎,開始了烈火烹油鮮花簇錦最後的迴光返照之旅。

秦可卿秦鍾姐弟之死,賈寶玉進入感情“空窗期”。林如海之死,林黛玉成為父母雙亡“無人為我主張”的孤女,為“離經叛道”寶黛愛情做好了準備。

揚州奔父喪歸來,初成的少女黛玉在“老司機”寶玉眼中“越發超逸了”。“元妃省親”之後“情綿綿玉生香”“共讀西廂初定情”,寶黛關係由黛玉回揚州奔父喪之前的“兩小無猜”“言和意順”小兄妹情,迅速成長轉變為“如花美眷、似水流年”的“兒女私情。

秦可卿林如海在同一時段去世,正式啟動了賈府最後的敗落進程,同時也正式開啟了“寶黛愛情”兒女情長的新境界。

從這個意義上講,“寶黛愛情”也是一場在四大家族敗落背景下上演的“傾賈府之戀”。

那種元妃死後賈府就突然敗落的感覺,只能說正是某“無法超越”的電視劇給廣大觀眾帶來的錯誤印象吧!在某電視劇“原創”結局中,前80回結束前在宮中已經失寵的元妃“賜婚”金玉良緣後突然死亡了。

元妃真的有權限可以“賜婚”?或者元妃會為了一個“功名”和“世襲爵位”都沒有的親弟弟賈寶玉,去討皇上的聖旨“賜婚”嗎?元妃已經在宮中失寵了,第七十四回太監們紛紛來向賈府“借錢”就是信號,元妃想為寶玉討聖旨“賜婚”的可能性就更是根本沒有了。

已經失寵,在宮中自身難保的賈元春,還有心情參加孃家賈府中老媽王夫人和親手帶大她的親奶奶賈母之間的“婆媳大戰”?以老祖宗賈母的個人魅力,會落到自己親手養大的孫女賈元春最後會在寶玉的婚事上跟自己作對?某電視劇“原創”結局襲人向王夫人獻計“元妃賜婚”促成“金玉良緣”就是個笑話。


阿丹151014015


這是因為這兩個小說人物都影射了同一個歷史人物——明朝泰昌皇帝朱常洛。

1)先看姓名。林代表木;朱,乃赤心木。明亡後也有朱家子孫改姓林的。林,就是朱。名字如海和常洛,也有一些關聯,都是水字旁嘛。

2)去世時間。秦可卿具體是哪一天死的,沒有明說。但可以通過林如海的去世時間來推測。書中對林如海的去世時間說得很清楚,是“九月初三日巳時沒的”。這話是賈璉打發回來的昭兒對王熙鳳說的。這時的王熙鳳正因為秦可卿去世而協理寧國府。這天恰好是秦可卿的“五七正五日上”,也就是秦可卿去世後的第三十三天。賈府為秦可卿設了四十九日消災洗業平安水陸道場。五七,是第五個七日祭。賈璉陪林黛玉送林如海的靈到蘇州,打發昭兒回來取衣服。昭兒從揚州趕回來,走了一個多月,豈不代表秦可卿也是亡於九月?歷史上的朱常洛也是於九月下葬。《明史·熹宗本紀》載:“九月壬寅,葬貞皇帝於慶陵。”另外要擺水陸道場?因為是要消災洗業,秦可卿和朱常洛都因孽情而生、因孽情而死,可不是要洗業嘛。同時朱常洛一死,北方後金馬上起兵進攻,可不是要消災嘛。

3)林黛玉影射崇禎,那她的父親林如海自然有崇禎父親的影子。同樣林黛玉的母親賈敏,也有崇禎母親劉氏的影子。


江上神思者


看《紅樓夢》的時候我們看到一個很有趣的現象,別看鳳姐平時將賈璉吃得定定的,但是,在有些事上,鳳姐還是會徵求賈璉意見的,除非那些事是鳳姐私下裡做故意要瞞著賈璉的,其他情況下,鳳姐是會和賈璉商量的。比如說給寶釵過生日這樣的事,鳳姐就問了賈璉的想法。

好,我們知道在賈璉外出的時候鳳姐做了一件她這輩子做的最大的一件事,就是協理寧國府。這樣 露臉有事,鳳姐是有心要積極參與的,但是,如果賈璉在家,他會不會阻攔?會不會怕鳳姐失了分寸?要知道,在中國古代,辦喪事的規矩特別多,麻煩事也特別多,年輕人往往因為缺失對禮節方面的把握,導致失了分寸。那時候的鳳姐,頂多也才二十歲(可能還不到),如果賈璉反對,這事兒就不成,鳳姐一展才華的機會就沒了。現在,作者安排賈璉出個長差,陪著林妹妹回老家料理林如海後事,就把賈璉給支開了,給鳳姐騰出了空間。

另外,這時候作這樣的安排,也為後來的情節作鋪墊,用鳳姐跟寶玉說的話,這下林妹妹可以在我們家長住了。因為林如海的去世,黛玉成了孤兒,以後她就只有呆在賈家這一條路了,而在前面父親還在,她還是可以選擇回家的。現在已斷了後路,也為後面寶黛情感的後展作鋪墊。可謂是一舉多得!

我是蘇小妮,喜歡我的回答請點擊關注和分享!


蘇小妮


原型就如此呀!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