容克與特朗普達成四點共識,美歐貿易戰“偃旗息鼓”?

亞太日報評論員、亞太智庫研究員 孫成昊

7月25日,歐盟委員會主席容克訪問美國並與特朗普會晤。雙方重點討論的是經貿問題,這也是近期衝擊跨大西洋關係的核心議題。直到會晤前,美歐仍在互相喊話,歐盟表示,如果美國對進口汽車加徵關稅,那麼歐盟也已經準備好對價值200億美元的美國商品加徵關稅。

會晤結果卻並沒有那麼糟糕。在具體的經貿領域,容克與特朗普達成四點重要共識。

第一,美歐將致力於達成零關稅、零非關稅壁壘以及非汽車行業的零補貼目標。雙方還將努力在服務業、化學、製藥、醫學品和大豆等領域減少壁壘、增加貿易。

第二,美歐將加強在能源領域的戰略合作。歐盟希望能從美國進口更多液化天然氣,促使能源進口多樣化。

第三,美歐同意啟動推動經貿、降低官僚障礙、削減成本的對話。

第四,美歐將共同保護各自企業免遭全球不公平貿易的危害。雙方尤其強調要共同努力改革世界貿易組織,解決“不公平的經貿行為,包括知識產權竊取、強制技術轉讓、行業補貼、國有企業造成的市場扭曲行為和過剩產能”。

在這四點原則基礎上,美歐實際上有意遏止當前經貿戰朝著更為激烈的方向發展,並通過對話解決雙方的分歧與矛盾。在容克訪美期間,雙方還決定立即設立執行工作小組落實上述共識,尋找短期促進雙方商業往來的方法,並評估現有關稅措施。

很顯然,歐盟方面想要的是“止戰求和”,而美國之前想要的是“以戰求和”,著眼的是相對收益,而不是絕對收益,關心的是如何讓美歐經貿關係“更公平、更對等”。雙方妥協之下的結果就是當下的邊打邊談、打打談談。對於美歐而言,由於雙方經貿深度捆綁,雙方GDP總量又佔據全球GDP總量的近一半,無休止的關稅戰或貿易戰對美歐和全球經濟都無益處。

容克此次訪美面見特朗普基本達到目標。一方面,為美歐當前貿易戰態勢去火降溫,雙方均有意通過對話的方式解決經貿問題,尤其是在聲明隱含著取消現有加徵關稅政策的可能性,甚至不排除未來啟動“跨大西洋貿易與投資夥伴協定(TTIP)”2.0版本的談判。另一方面,美歐在共同解決世界貿易組織“問題”上達成了原則性共識,這也是特朗普政府在多邊經貿體系上向歐盟釋放的善意。

容克與特朗普達成四點共識,美歐貿易戰“偃旗息鼓”?

然而,也不能因為容克的這一次訪問就認為美歐關係已經“迴歸正軌”。這次訪問仍然沒有觸及美歐之間的兩個重要議題。一是伊朗核協議問題。由於特朗普已宣佈退出伊朗核協議,並且將對與伊朗有經貿往來的歐洲企業實施“次級制裁”,而這種行為本身違背了美歐此次達成共同聲明的精神,若不解決,未來仍將引發美歐之間的齟齬。

二是汽車關稅問題。這次聲明特意將汽車行業的關稅刨除,表明特朗普仍然不願在這一領域向歐盟讓步。儘管白宮不少幕僚反對特朗普針對進口汽車的關稅,但據美媒透露,特朗普愈發對關稅政策信心滿滿,認為其他國家正在向美國不斷傾銷汽車,因此必須對所有進口汽車徵收25%的關稅。

容克訪美最大的意義是停止美歐關係尤其是經貿關係螺旋式下滑的趨勢。通過這次會晤可以看出,美歐之間已經逐漸形成一種默契,即歐盟在雙邊經貿問題上做出一定妥協,而美國則在多邊經貿體制上“擁抱西方主流”,或許這也將成為未來美歐繼續談判磋商的重要基礎。


作者簡介:孫成昊,中國現代國際關係研究院美國研究所助理研究員,亞太智庫研究員。主要研究方向為美國政治與外交,參與撰寫《國際戰略與安全形勢評估》《太平洋足夠寬廣:亞太格局與跨太秩序》《美國大勢》等著作,譯有《國家不安全:恐懼時代的美國領導地位》、《操縱世界的手:美國

國家安全委員會內幕》、《西方情報機構與蘇聯解體》等譯著。

華府觀察專欄作者均為國際問題專家及資深新聞從業人員,長期從事國際研究和報道,他們秉承亞太日報原創、獨家、深度、開放、聯動的理念,以獨特的視角評述當今國際大事。

容克與特朗普達成四點共識,美歐貿易戰“偃旗息鼓”?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