蔣勳《品味四講》,這樣的排名也是令人服氣的

人們常說衣食住行,

對“衣食住行”這四個字,

吃貨們常常會發出靈魂的拷問,

最重要的排最前面行嗎?

蔣勳的《品味四講》說,行。

蔣勳《品味四講》,這樣的排名也是令人服氣的

食衣住行,這樣說似乎不大順口,

沒辦法,衣食住行這樣說得習慣了。

據說“衣食住行”還是來自孫中山,

孫中山的《民生主義》第三講,


“大家都能各盡各的義務,大家自然可以得衣食住行的四種需要。”

其實說“食衣住行”,也有人說,

如現代歷史學家、國學大師錢穆,

他的著作《現代中國學術論衡》中,

多次提到的是“食衣住行”。

蔣勳《品味四講》,這樣的排名也是令人服氣的

臺灣知名畫家、詩人與作家蔣勳,

在他的《品味四講》中,

也是說“食衣住行”,而不是常說的“衣食住行”;

內容也是按食之美、衣之美、住之美、行之美的先後排列的。

按必要性來排,“食衣住行”還真是這樣的順序。

行——

平時忙忙碌碌趕時間,恨不得有“瞬移”大法,誰特麼地想開個豪車?

有空只想苟且地宅在家裡,上網、刷劇、睡大覺,

美美地睡上一覺,比任何詩和遠方都美。

還有被自己的身體囚禁住的人如殘疾、癱瘓的人、

或者被他人監禁的人

雖然沒法自由行動,也是要過一生。

蔣勳《品味四講》,這樣的排名也是令人服氣的

住——

有房有家,誰不向往?

如果沒有,那也只能去努力、去打拼,買不起房就租房,生活還得繼續。

畢竟人類不是從來就有房子可以住的,人類歷史有400萬年,而中國傳說的學會自己建房是在新石器時期,有巢氏的帶領下,距今約五千多年。

如果遇到戰爭,不得已顛沛流離,怎能奢談住之美?

衣——

衣又比住和行顯得重要一些。

畢竟,沒有了衣,就出不了門,

甚至如果沒有符合自己身份的衣服也不想出門。

很多女孩子為了早上不為穿什麼而抓狂,

常常在頭天晚上就準備好第二天要穿的衣服。

其實人類也不是一開始就穿衣服的,這也跟當地的氣溫、習俗有關。

蔣勳在書中寫到,他看到一些原住民,男性一年只穿丁字褲就夠了;女性上身不大穿衣服。

食——

人可以沒車子、沒房子、沒衣服,

但真的不能沒有食物,

一般情況下,不吃不喝第三天就有生命危險。

所以蔣勳說吃是認識美的重要開始。

懂得怎麼去吃,就是找回自己對食物的品味,就能找回美,找回自己。

蔣勳《品味四講》,這樣的排名也是令人服氣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