霍山县但家庙镇:90后养虾女陈来凤的“办学梦”

“大家看,要在稻田里养虾子,第一步咱们就要把稻田给改造一番,挖沟改造可不能马虎!”11月3日,在霍山县但家庙镇成凤家庭农场里,一群人围站在田埂上,听一位年轻的姑娘讲解着稻田养虾的田亩改造事宜,这些人多是来自金安区、裕安区乃至河南、江苏等地的龙虾养殖户。而这群人的老师,是一位90后姑娘、成凤生态农业专业合作社的“掌门人”陈来凤。

“我种了一辈子田,没想到一个小姑娘懂得比我还多。这两天,小陈老师给我们讲了不少稻虾共养的要点,还带我们参观了她的虾田,解决了不少我这两年遇到的难题。”站在人群中的江苏养殖户蔡自权高兴地说。

陈来凤的父亲曾经是当地有名的能干农机手,但2007年的一场事故让他双目几近失明。因为母亲已经去世,弟弟正在读小学,一家子的生活担子都落在了那时不满20岁的陈来凤肩上。勤奋的陈来凤于是成为了县里最年轻也是唯一的女农机手。在当地政府和有关部门的支持下,她很快成立了霍山第一家农机合作社。2011年通过流转土地成立了家庭农场。2015年,她把总共承包来的1100多亩农田用来发展稻田养虾,因为虾子个头大品质好,远销到江西等地。“我从2013年开始尝试稻田养虾,一开始因为养殖技术不过关,虾子不褪壳,越养越小,连着两年都亏。我就跑到外地学技术,取的就是稻虾共养经。”出生于1991年的陈来凤介绍说,刚开始,为了摸索龙虾养殖技术,她常常半夜不睡觉,拿着手电筒一个田一个田的跑,细心观察,光记录下来的日记就有几大本。

慢慢摸索出经验的陈来凤今年也玩起了抖音小视频,常常把自己在稻田里养虾的劳作过程拍成 短视频上传,这一来吸引了不少养虾同行的关注,最火的视频有30多万观众,一些刚刚试水稻田养虾的养殖户经常在评论区请教陈来凤技术。合作社周边也有一些农户时不时地到她这里来咨询稻田养虾的知识。看到不少人因为技术不过关,龙虾死亡较多、损失惨重,陈来凤就萌生了办班的想法,想通过这种方式让更多的养殖户快速掌握稻田养虾的诀窍,让他们少走弯路早日致富。

为了让这些来自十里八乡的同行真正学有所获,陈来凤还请来了省农科院和安徽生物工程学校的专家,专门讲述稻田挖沟改造、虾苗选择、防逃布局、水草种植等相关理论知识。课余时间,她亲自带领学员深入到合作社的养殖田实地参观。通过现场讲解和演示,让学员们既能获得理论,又能有实践感悟。培训班不收费,陈来凤自己拿出1.9万元,用于聘请两位专家和培训班的开销。

“以前我也给周边一些朋友介绍过稻田养虾的技术,不过那都是随到随教,不够正规系统。这次是我第一次自己办班,花的心思比以前多得多。能和这么多养虾的朋友交流技术,我觉得很充实。12月我还打算再办一期这样的培训班,只要有需求,我就会把这种培训班一直办下去。”陈来凤说,她希望通过努力,把自家的千亩稻虾共养田变成培训基地,让更多有志于此的农民实现“养虾致富梦”。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