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媒體報道質疑的IPO,能順利通過嗎?

被媒體報道質疑的IPO,能順利通過嗎?

2017年,資本市場迎來了IPO常態化的市場環境和發審趨嚴的態勢。對此,證監會主席劉士餘在2017年2月就曾指出:“我們有信心解決所謂的‘堰塞湖’問題,新股發行不在家數多一點、少一點,關鍵是企業質量。”

被媒體報道質疑的IPO,能順利通過嗎?

同時,近年來,不少企業在擬IPO上市過程中遇到不少阻礙。其中包括公司本身侵權行為、曝光美化財務報表行為、匿名信投訴舉報等,這些情況有來自離職員工、投資者、企業經營過程中被侵權受害者或競爭對手等。近年來,IPO上市企業遭到媒體質疑可謂是常態。不僅在公司預披露之際,更多一些是已經拿到IPO核准批文,正在IPO發行中的企業,也會遭遇媒體質疑。

但是,被媒體報道質疑的IPO,能順利通過嗎?股權君今日就與大家圍觀一起被媒體質疑攔下的IPO案例——宇馳檢測。

主角:宇馳檢測

深圳市宇馳檢測技術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宇馳檢測”),註冊資本10,000萬元,成立於2009年12月18日,法定代表人為何姝,是一家專業提供生態環境檢測及相關技術服務的第三方檢測機構。

公司的控股股東和實際控制人為何雁、何姝兩姐妹。何雁作為創始股東之一,直接持有公司2,460萬股股份,持股佔比24.60%,現在公司擔任董事職務,對公司的經營決策有重大影響;何姝從2014年12月至今一直擔任公司執行董事/董事長和總經理職務,並直接持有公司1,640萬股股份,持股佔比16.40%,對公司的生產經營和方針決策有重大影響。何雁、何姝合計持有4,100萬股股份,佔公司股份總數的41%。

被媒體報道質疑的IPO,能順利通過嗎?

宇馳檢測近三年淨利潤狀況如下:

被媒體報道質疑的IPO,能順利通過嗎?

媒體質疑:股權代持、關聯關係

證監會今年3月份公告了《深圳市宇馳檢測技術股份有限公司創業板首次公開發行股票申請文件反饋意見》(以下簡稱《反饋意見》),宇馳檢測面臨的第一考題如下:

根據招股說明書披露:

發行人是一家專業提供生態環境檢測及相關技術服務的第三方檢測機構。發行人實際控制人之一何姝於2007年8月至2014年8月任宇星科技發展(深圳)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宇星科技”)總裁助理;發行人董事、副總經理王志苗於2010年4月至2013年5月任宇星科技戰略發展中心副經理;發行人副總經理肖玲君於2012年6月至2015年7月任宇星科技副經理;發行人持股16.4%的股東金偉之姐姐金田擔任宇星科技董事。宇星科技2015年被上市公司上風高科收購,根據重組報告書披露,該公司主要從事環境在線監測儀器及系統、環境治理工程、環境治理設施運營三大業務。

根據媒體報道:

(1)發行人第四大股東葛曦(持股14.76%)2010年9月-2012年8月在宇星科技擔任運營助理一職,2012年9月至2013年4月擔任發行人運營主管。

(2)宇星科技前CEO實際掌控的用他人名義註冊的公司有賽寶倫、深圳綠恩、格瑞斯特、華正明等。深圳綠恩是發行人2017年上半年前五大客戶,2016年第一大客戶。格瑞斯特2016年是發行人前五大客戶。華正明2016年位列發行人預收款前五名。華正明股東之一高會軍認繳10萬元,出資比例20%。高會軍擔任華正明監事。高會軍同為德州宇星環保服務有限公司的股東、監事,德州宇星環保的其他股東包括宇星科技、何姝。

請發行人說明:

(1)宇星科技的歷史沿革,該公司的股東(被上市公司收購前)與發行人的股東是否重疊。

(2)發行人、發行人的客戶和供應商與宇星科技是否存在關聯關係。

(3)發行人的股東與宇星科技是否存在關聯關係,是否有在該公司的從業經歷。

(4)發行人員工是否有宇星科技的從業經歷。

(5)發行人創始人、核心技術人員的行業背景情況,發行人的技術來源。商標、專利、著作權等無形資產,檢測儀器等主要固定資產來源。

(6)上述人員從宇星科技離職,是否存在競業限制,是否存在糾紛或潛在糾紛。

(7)葛曦的全部履歷情況,入股背景、出資來源,是否存在代持。

(8)賽寶倫、深圳綠恩、格瑞斯特、華正明的註冊資本、歷史沿革、主營業務,之間是否存在關聯關係;上述4家公司與宇星科技及其股東是否存在關聯關係;發行人與上述4家公司之間交易的公允性、必要性。請保薦機構、發行人律師核查並發表意見,對媒體質疑情況出具專項核查報告。

明律師點評

我們簡單梳理一下宇馳檢測的歷史沿革。2009年12月宇馳檢測設立,何雁、金偉(金田)分別持有60%、40%股權。2012年9月,葛曦入股宇馳檢測。此後歷經多次股權變動,公司前四大股東分別為何雁、何姝、金偉、葛曦,持股比例分別為24.6%、16.4%、16.4%、14.76%。

被媒體報道質疑的IPO,能順利通過嗎?

一、媒體質疑要點分析

第一,實際控制人之一何姝,研究生學歷,高級工程師。2007年8月至2014年8月,於宇星科技發展(深圳)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宇星科技”)任總裁助理;2014年9月加入宇馳檢測,現任公司董事長兼總經理。其任職宇星科技總裁助理期間是否有參與宇馳檢測經營管理?是否有參與宇馳檢測的技術研發?與宇星科技是否存在潛在糾紛?離職宇星科技是否簽署競業禁止?

第二,實際控制人之一何雁,1994年9月至1997年5月於貴州省桐梓縣石油公司任職,1997年5月至2000年9月於貴州省桐梓縣國土資源局擔任辦事員,2000年9月至今於貴州省遵義市國土資源勘測規劃院工作,2009年12月至2014年12月期間於宇馳有限擔任執行董事兼總經理;2016年12月至今擔任宇馳檢測董事。創立公司之前是否從事與宇馳檢測近似行業?作為公司大股東,是否有創立宇馳檢測的資源,出資來源?其為大專學歷,所學專業與生態環境檢測及相關技術服務是否相關?公司技術來源?客戶資源來源?是否存在股權代持關係?

第三,金偉作為公司創始股東之一,葛曦作為公司早期四名股東之一,且金偉、葛曦與何姝曾為宇星科技同事,為什麼未在公司擔任要職?歷史上對公司貢獻如何?與何姝是否為一致行動人?金偉與葛曦是否為一致行動人?兩人持股比例合計超過30%,與何姝、何雁兩者持股比例相近,是否影響公司控制權穩定?同時,金偉、葛曦股份鎖定僅為12個月,若認定為一致行動人,股份鎖定通常為36個月。而更引人關注的是,宇馳檢測股東金偉,其姐姐金田曾是宇星科技實際控制人之一。

第四,宇馳檢測員工薪酬明顯低於同行業公司,且薪酬趨勢與可比公司相反。

被媒體報道質疑的IPO,能順利通過嗎?

被媒體報道質疑的IPO,能順利通過嗎?

二、宇馳檢測首發未通過

9月11日,證監會發布了《第十七屆發審委2018年第145次會議審核結果公告》,公告顯示,深圳市宇馳檢測技術股份有限公司(首發)未通過。

被媒體報道質疑的IPO,能順利通過嗎?

三、涉及媒體質疑事項或影響IPO

當資本市場監管環境迎來了IPO常態化與發審趨嚴態勢的雙確立之後,輿論、媒體監督,日漸成為督促IPO公司提高信息披露質量、督促中介機構勤勉盡責,協助監管層嚴把資本市場入門關的重要力量。不僅在公司預披露之際,一些已經拿到IPO核准批文,正在IPO發行中的企業,也會因為媒體質疑而暫停IPO發行,諸如永安行、海爾施、天常股份等。監管部門對媒體監督的重視,給資本市場又增加了一縷新風。被媒體報道質疑,可輕可重。輕則解釋清楚後,還能正常上會或發行;重則,IPO石沉大海,離上市遙遙無期。

被媒體報道質疑的IPO,能順利通過嗎?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