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关注|邛崃登顶珠峰第一人!听他讲述登顶背后的故事!

青·关注|邛崃登顶珠峰第一人!听他讲述登顶背后的故事!

邛崃青年

有态度 有温度

青·关注|邛崃登顶珠峰第一人!听他讲述登顶背后的故事!
青·关注|邛崃登顶珠峰第一人!听他讲述登顶背后的故事!

登 顶 珠 峰

是不是觉得这件事离你

很遥远

青·关注|邛崃登顶珠峰第一人!听他讲述登顶背后的故事!

登顶珠峰

咱们邛崃就有一个

他就是“熊相荣”

邛崃登顶珠峰第一人

青·关注|邛崃登顶珠峰第一人!听他讲述登顶背后的故事!

图/熊相荣 成功登顶

梦想,就是用来实现的

目标,就是用来完成的

快跟文君妹儿一起去听听

熊相荣是如何一步步登上珠峰的

青·关注|邛崃登顶珠峰第一人!听他讲述登顶背后的故事!

美丽的西藏,神秘的喜马拉雅山脉,世界海拔最高峰“珠穆朗玛峰”就在那里,无数登山爱好者心向往之。

2018年5月14日,中国69岁“无腿老人”夏伯渝成功登顶珠穆朗玛峰,他用一双钢制的假肢实现登顶珠峰梦想,他感动了无数人,也激励了无数人。

两天后,5月16日上午10时许,有一位邛崃人也成功登顶珠穆朗玛峰!

他叫熊相荣,46岁,邛崃成功登顶珠峰第一人!

青·关注|邛崃登顶珠峰第一人!听他讲述登顶背后的故事!

图/熊相荣

5月20日,熊相荣带着登顶珠峰的荣耀与兴奋回到成都。近日,我们见到熊相荣时,眼前这位邛崃人脸上仍留着在高海拔地区被紫外线晒伤的痕迹。

“登山可不看个头,太高大反而不适合爬山。”熊相荣笑着向我们解释道,他整个人还远未恢复到平时的样子,不过从眼神中,我们能感受到这趟旅途的艰难和成功的喜悦。

熊相荣,土生土长的邛崃市前进镇人,在成都经营着一家川内及西南地区化工、建材行业有一定影响力的民营企业。他说,自己爬山的目的非常单纯,“就是想挑战自己,为了看风景”,他享受着爬到山顶远眺的那一刻。

青·关注|邛崃登顶珠峰第一人!听他讲述登顶背后的故事!

图/熊相荣

珠穆朗玛峰,喜马拉雅山脉的主峰,是世界海拔最高的山峰,8848米的海拔高度让人止步,但征服珠峰却是许多登山爱好者的一个梦。

这次,熊相荣要从南坡挑战珠穆朗玛峰。为此熊相荣准备了多年。

2002年元旦节期间,熊相荣第一次登山就成功登顶海拔5588米的四川雪宝顶。接下来,熊相荣先后征服了海拔7509米的新疆慕士塔格峰、海拔6178米的青海玉珠峰、海拔5895米的非洲乞力马扎罗山、海拔6250米的四川四姑娘山及海拔5286米的三奥雪山,还有印尼的好几座火山。

“爬珠峰主要靠两方面:体能和心肺功能。”熊相荣说,为了能锻炼这两项功能,他每年都会去跑马拉松。

8600多米遭遇大风 抱着遗憾回成都

2017年5月,试图从南坡登顶珠峰的熊相荣从双流机场出发,前往尼泊尔珠峰大本营,这里海拔5360米。大本营之上,还有4个营地,一号营地海拔5980米、二号营地6400米、三号营地7200米、四号营地8000米。到了大本营,他和各地来的队友就要进行适应性训练,并等待风力最小的窗口期。

熊相荣说,每年4月初到5月底春天登山季,来自世界各地的登山公司登山队员陆陆续续到达大本营。

登珠峰危险性指数相当高。几十年高山探索,近300人殒命珠峰。没人知道珠峰到底收纳了多少尸体,他们或深陷冰缝之中,或永埋积雪之下,难寻踪迹……但也有些,定格在了遇难之地,赫然在目,成为珠峰攀登途中的“路标”。 这些生命铸成的“路标”,大多散布在海拔8000+的“死亡地带”。

这个区域的有效氧含量大概只有平地的30%,即便携带氧气瓶,在这种低压、极寒的环境中,正常人也会行动滞笨,呼吸困难,甚至智商都会受到影响。在这里遇险,几乎没人有余力提供救助。

青·关注|邛崃登顶珠峰第一人!听他讲述登顶背后的故事!

无论前途是多么危险,还是难以阻止登山者征服的脚步。

在海拔5300米的大本营,差不多需要拉练一个月。然后还有半个月等待冲顶窗口期,之后逐渐爬到6000米、7000米、然后是8000米的营地,最后登顶8848米!

5月10日,珠峰发生年度最大雪崩,所幸队员均无大碍。由于最后冲顶阶段,天气急转恶劣,向导夏尔巴为了大家安全,建议撤离。

“在上到8600多米的时候,遇上大风,撤离下山。”熊相荣说,他们一共15个人,两人被冻伤,夏尔巴很坚决地说,“不能再走了,要死人的。”

下撤过程中险象环生。为了留下一张图片,熊相荣脱掉手套的那一瞬间手指被冻伤,被大风吹得倒退五六米,差点就摔下悬崖。

熊相荣抱着遗憾回到成都,重新提交报名表,希望完成自己的珠峰梦。

7800米的陡坡上 夏伯渝给熊相荣他们加油

和去年一样,2018年4月8日,熊相荣早早就到达了尼泊尔。熊相荣参加的这支登山队共15人,来自中国各地。

而每一个珠峰攀登者都要参加的煨桑仪式,由珠峰大喇嘛主持祈福,祈福所有登山队友和夏尔巴平安登顶回来。

接下来就开始等待每年只有五月份才有的珠峰登顶冲顶窗口期。在等待窗口期中,他们开始为期40多天的适应训练,“适应—拉练—再适应—再拉练”。

在平原地区生活的我们可能根本无法想象,海拔5000多米上,熊相荣一边在不断适应高原,另一方面还要进行持续的拉练。“主要还是拉练很难熬,每天吃牛羊肉和土豆,海拔太高吃不下,觉也睡不好,头晕。”回想起那段时间里,熊相荣苦笑着说,“吃饭成为了完成任务,而且根本没有食欲,吃啥都不香。”

熊相荣说,在拉练途中曾偶遇我国著名残疾人登山家、69岁高龄的夏伯渝,他还跟夏伯渝合了影。

有资料显示,在珠峰南坡一共发生了80起攀登事故,其中30%都在昆布冰川。

青·关注|邛崃登顶珠峰第一人!听他讲述登顶背后的故事!

图/熊相荣 珠峰就在面前

珠峰路上尽管艰难险阻,熊相荣所在的团队研究决定,于当地时间11日凌晨五点出发冲顶。

连体羽绒服、高帮登山靴、帽子、雪镜、手套、氧气瓶、安全带、上升器、下降器、能量食品,还有冰爪、冰镐……熊相荣全副武装!“穿上鞋一只脚就有四五斤重,全套装备下来要30多斤。”熊相荣时刻顾着安全,集中精力迎接来自眼前的挑战。

再次遇到夏伯渝,是在海拔7800米的一个陡坡,夏伯渝下山,熊相荣他们上山。这时候,大家都知道夏伯渝登顶成功了。“祝贺你,夏老师,你是我们的骄傲。”熊相荣一边录视频,一边冲着夏伯渝喊。夏伯渝下了坡,给他们打气说:“太累了!你们加油吧!我要下去了!”

8600多米的南峰顶 熊相荣氧气管子扭曲被堵住

今年的窗口期,集中在5月中旬,很多人在这几天集中冲顶。

就在到达海拔8600多米的南峰顶后,突发情况发生了!原本缓缓移动的队伍突然停了下来,开始拥堵了。

在这个位置,要先下到著名的“希拉里台阶”,然后再冲顶。“希拉里台阶”被认为是南坡冲顶日最难的一段,脚下就是万丈悬崖。这里非常狭窄,只能容一人通过。正常情况,从希拉里台阶到顶峰也就一个多小时,但到了这里,队伍行走很缓慢,登顶和下撤的人在这里相遇,只能依次排行通过。

熊相荣说这叫“过命之交”。

青·关注|邛崃登顶珠峰第一人!听他讲述登顶背后的故事!

图/熊相荣 登顶途中

就是这次拥堵,反倒是救了熊相荣的命。在南峰顶的位置慢慢挪了一段时间后,他开始困得不行,很想睡觉,呼吸也越来越重。可他当时并不知道,连接氧气罩与氧气罐的管子发生了扭曲,堵住了。吸不到罐中的氧气,他呼出气体也因为温差在氧气罩上结成了冰,这样里外都堵住了,情况万分危急,但却浑然不知。

就在这时,停下来的队伍中,一个外国人看到并观察到了拳头大小的冰块,赶紧帮着除冰,然后重新穿戴氧气。

“顿时就觉得呼吸轻松了,太危险了,不是那个外国朋友,我真的可能就回不来了。”熊相荣说,当时也为自己捏把汗,一路上,他看到了两个登山者就是保持着休息的姿势去世的,现在却成了登珠峰的路标。

跨越万丈悬崖 成功登上珠穆朗玛峰

攀登珠峰,并非易事,最重要的就是天气。“不论你准备了多久,花了多少时间,多少精力,最后还得看天气。”

最后那天,没有风,气温零下25℃,用熊相荣的话来讲就是,运气好得一塌糊涂!

5月16日凌晨,熊相荣开始向珠穆朗玛峰发起了最后的冲刺!

凌晨一片漆黑,照明全靠头灯,用手中的引导绳,一步一步慢慢前行。开始飘雪了,不过不打紧没有风就行。

沿途艰难险阻也是难以想象,经过千辛万苦,长时攀登,最终传来好消息。上午10时许,夏尔巴带领熊相荣冲顶成功。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这一刻只有登山者才能更深切体会。

青·关注|邛崃登顶珠峰第一人!听他讲述登顶背后的故事!

熊相荣站在了全世界的最高峰,正如他自己所言,爬山就是为了看风景,为的就是享受这一刻。熊相荣做到了!

不过刚享受到了珠峰的绝景,熊相荣却还不能太兴奋。

“越早下山越安全。”他告诉我们,在珠穆朗玛峰顶停留了没多久,就开始下山了。

就在熊相荣下山的时候,再次发生了惊险的事。这次则是探险家王铁男帮了他。“那是从4号营地往3号营地走的时候,我跟我的向导走丢了,30个小时没吃没喝。”熊相荣说,这时候,王铁男让人给他吸了氧气,给了葡萄糖水、一瓶饮料、还有饼干,“简直是救命之恩。”

从4月8日出发,到5月20日回到成都,一个多月的时间里,熊相荣从75公斤降到了68公斤,瘦了14斤……但对于熊相荣来说,一切都值,因为他曾站在了世界最高峰,享受到了天下绝景!

熊相荣感慨地说,攀登雪山时的那种专注感让人能真正地与大自然对话,与自己的身体对话,从而进一步探索自身的可能性。这种探索所带来的喜悦与快感,让人脱离平淡生活,寻找到生命的意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