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廷臣:雖已入冬但省耕公園秋意濃得讓我忘不了

秋天漸漸遠去,可省耕公園那濃濃的秋色仍然成為抹不去的記憶。省耕公園的秋天總是那麼誘人,總是那麼撩人,總是那麼迷人。春夏的陽光照耀萬物,那些花草樹木就在陽光下、在沃土裡瘋長。秋天到,秋意濃。那些被秋天染紅的楓葉,那些被秋天燻黃的銀杏,那些被秋天催熟的花草,就在這個寬廣的公園裡“曬美”。省耕公園就是一幅安放於烏蒙高原的美麗畫卷:樹木繁盛,花草成熟;各色交織,層林盡染;湖水湛藍,樓臺相間;遊人交織,和諧美好。

趙廷臣:雖已入冬但省耕公園秋意濃得讓我忘不了

秋天的省耕公園有多美麗,有多耀眼,有多迷人?!來到這裡,便可知她的誘人與妖豔。

省耕公園的秋色有三大主色。那就是黃色、紅色、綠色。

趙廷臣:雖已入冬但省耕公園秋意濃得讓我忘不了

秋天,省耕公園的黃色最養眼。黃色,中國最吉祥的顏色。就連皇帝穿的“工作服”都選擇黃色,稱之為黃袍。省耕公園的黃色,來源於名樹銀杏,也有其他不知名的樹木、花草。銀杏屬於名樹,稱之為“活化石”,植物界的“大熊貓”。生長地域廣泛,樹齡較長,觀賞價值極高。公園的南、北入口處,公園的多個主題廣場,公園的各條道路兩旁,都被種植了銀杏樹。銀杏不是天然生成,屬於人為創意,故排列有序,高低一致,大小相似。春夏天,銀杏有明媚陽光的光顧,有充足雨水的滋潤,枝綠繁茂,欣欣向榮。秋天,銀杏葉被秋染黃,顯得十分妖豔,固然引起眾人關注:有的樹葉在秋風裡慢慢飄落,有的堅守在樹枝上擺弄姿色,有的在陽光裡用黃色勾你的魂。省耕公園的秋天,空氣質量較佳,湛藍的天空下,寬大的湖畔旁,金黃的銀杏增添公園美感。來到銀杏樹邊,撿起一片片金黃色的樹葉,放入懷中,你也會感受秋的踏實。那些像小扇子一樣的銀杏葉飄落地裡,依附在樹根旁,好像找到了她一生的歸屬,願為銀杏來年的繁榮付出。站在省耕公園的銀杏下,突然想起乾隆的《銀杏王》一詩,詩中這樣描述:“古柯不計數人圍,葉茂枝孫綠蔭肥。世外滄桑閱如幻,開山大定記依稀。”是說乾隆十年,乾隆皇帝為清東陵尋找“風水寶地”,曾在禪林寺小住數日,當他看到禪林寺栽植的古銀杏,比北京潭柘寺的“帝王樹”還高出一截,巨冠參天,蔭佈滿院,乾隆皇帝一時詩興大發,便有這首詩。我想,再過十年、百年省耕公園的銀杏已能長成“銀杏王”。

趙廷臣:雖已入冬但省耕公園秋意濃得讓我忘不了

秋天,省耕公園的紅色最耀眼。剛植的楓樹不太高大,設計者把她放在“二排”,種植在不大顯眼的地方,成為公園綠化的配角。可楓樹不甘落後,她們在春夏天盡情吸收土地的營養,碧綠的楓葉把樹枝封得嚴嚴實實的,在為秋後的美麗作準備。一縷縷秋風吹過,那些楓葉由綠變紅。火紅的楓葉就與金黃的銀杏、滿園的綠色“爭豔”。來到公園賞楓葉,你才會體會到楓葉有多美。陽光裡,微風中,一片片楓葉熱烈似火,一簇簇楓葉在樹尖曼舞。有人說,秋天楓葉就會飄落。省耕公園的楓葉飄落的少,再大的秋風,她挺得住,緊緊依附著樹枝。再低的氣溫,她熬得住,站立枝頭,盡情展示其獨特的美麗。旁晚來臨,省耕公園的楓葉顯得有些孤獨,那些遊人穿梭在樓臺亭閣中,行走在湖中小橋裡,欣賞省耕公園的夜景。就像唐代女詩人魚玄機在詩中那種意境:“楓葉千枝復萬枝,江橋掩映暮帆遲。 憶君心似西江水,日夜東流無歇時。”漫長的夜晚,省耕公園的楓葉總是翹首以盼,盼望她思念的人兒歸,等待她想念的人兒還。她唸的人兒會不會就是你?!

趙廷臣:雖已入冬但省耕公園秋意濃得讓我忘不了

省耕公園的綠色在秋天也是主色調。那大片大片草地,綠的妖豔,與春夏天的綠,沒有太多的區別,她們靜靜的躺在地裡不圖名不圖利,只為美化昭通人的生活。那些如桂花、茶花等常年碧綠的樹木,仍然在秋天裡放綠。桂花花期短暫,花開花落就在數天裡。金秋,桂花綻放花蕾,飄香四溢。秋風一到,桂花灑落一地。可桂花樹卻不失春夏的風采,綠葉滿枝,青春永駐。茶花默默牽手眾多的長青花草樹木,守候著省耕公園的美麗。

趙廷臣:雖已入冬但省耕公園秋意濃得讓我忘不了

走進各色相間、層林盡染的甜美公園,你會為這幅有山水、有樓亭、有色彩、有文化氣息的美麗畫卷而傾倒,也會被濃濃的秋意所折服。真可謂:

趙廷臣:雖已入冬但省耕公園秋意濃得讓我忘不了

昭陽大美處處有,唯有省耕最獨特。

紅黃綠紫構美圖,層林盡染勾人魂。

黃杏風韻存湖畔,紅楓滿樹擺姿色。

綠草茵茵添活力,微風秋意醉遊人。

趙廷臣:雖已入冬但省耕公園秋意濃得讓我忘不了
趙廷臣:雖已入冬但省耕公園秋意濃得讓我忘不了

趙廷臣,供職於市新聞出版廣播電視局,昭通作家協會會員。曾在《中國紀檢監察報》《雲南日報》《昭通文學》等報刊雜誌發表過作品。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