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国的斯图亚特王朝的复辟,并非意味着历史车轮的完全倒转

英国的斯图亚特王朝的复辟,并非意味着历史车轮的完全倒转,因为英国不仅发生了王权的复辟,还有议会的回归。蒙克首先邀请在”普莱德清洗“中失去议席的议员重返议会。其中长老议员已经演变为保王分子,渴盼政局稳。议会宣布废除1648年议会清洗后制定的一切法规,任命蒙克为全军总司令。1660年4月的议会不是国王召开的,被称为”协商议会“,保留了8个月。蒙克立即同正在流亡的查理二世谈判。

英国的斯图亚特王朝的复辟,并非意味着历史车轮的完全倒转

4月14日发表了《布列达宣言》,表示新君一旦即位,除“弑君者”外一概免罪,并应允信教自由,补发军队欠饷和尊重现有产权关系。25日,新议会召开,它通过决议,要求国王陛下尽快接受国王称号。5月25日,查理二世在多弗尔登陆,不列颠岛上重见王旗。协商议会敦促查理二世逮捕了一些“弑君者”。但查理二世不愿在报复的道路上走得太远,总共判11人以死刑。克伦威尔、爱尔顿和布雷德肖等人的尸体从安放在威斯敏斯特大教堂的棺材里拉出来,在绞架上示众一日,再绞首毁尸。

英国的斯图亚特王朝的复辟,并非意味着历史车轮的完全倒转

数万名士兵被遣散。1661年5月,英国历史上为期最长的一届议会开幕。其成员多为信奉国教的保王分子,故被称之为“骑士议会”。协商议会召开不久,一些信奉国教的贵族和阔别议会多年的主教们回到上院。议员成分的变化,直接影响到国家政策和制度,1661-1665年间,骑士议会连续向政府提出恢复国教的法令,实行宗教迫害。这些法令被人们借用当时政府中首席大臣克雷伦登的名字,统称为“克雷伦登法典”,其中有1661年的“市镇机关法令”,要求市镇供职人员宣誓服从现任政府,按国教仪式做礼拜。

英国的斯图亚特王朝的复辟,并非意味着历史车轮的完全倒转

1662年的“划一法”,要求所有不信国教者服从圣公会教义。以后又禁止举行国教以外的公共祈祷会。1664年的《非法宗教集会法》,要求神职人员一律承认国教教义,宣誓服从国王和国教会。约有1760名僧侣拒绝宣誓,被剥夺了圣职和俸禄。1667年公布的《五哩法案》禁止所有不宣誓的教士进入自己过去的教区,并不得在有市政府的城市及其周围的五英里之内活动,违者罚款40镑,或收监羁押。对不信国教的世俗百姓,也横加逮捕和罚款。

英国的斯图亚特王朝的复辟,并非意味着历史车轮的完全倒转

“克拉伦登法典”的实施,似乎有助于加强王权和国教,可长远看来它不利于查理二世。它刺激了敌对势力的宗教感情和派别情绪,导致了政党的产生。1672年,查理还颁布《信教自由宣言》,允许非国教徒获得信仰自由但引起资产阶级新贵的恐惧,因为这意味着天主教在英国的恢复。但是,复辟并非就是全面倒退,查理二世惟恐国内局势不稳,承认现有议会的合法性。他不敢公开漠视安立甘教的国教地位,不再恢复革命时代被消灭的封建税务衙门,认可议会关于完全取消国王与封建主之间附庸关系的决议,承认议会在财政和赋税政策方面的优先决定权。

英国的斯图亚特王朝的复辟,并非意味着历史车轮的完全倒转

在地产问题上,国王和保王派大地主都面对困境。他们的大部分土地是在革命时期为偿付罚款由本人卖出的,法律上属于自愿买卖行为不得索回王室和教会的土地虽属强制性没收,后经拍卖转让,要恢复就会牵涉到极为复杂的产权问题。而且这些土地大部分落入长老派资产阶级手中,他们现在也在保王党阵营。面对复杂现实,国王主教和保王派贵族只好同意议会的妥协性解决办法。在对外政策上,复辟政府也注意推行符合资产阶级和新贵族利益的政策。

英国的斯图亚特王朝的复辟,并非意味着历史车轮的完全倒转

60年代初的一系列法律不仅重申了“航海条例”的规定,还禁止将急需工业原料输往外国和禁止外国工业品输入英国。为打击海上贸易的竞争者,英国在1664—1667年与荷兰进行了第二次军事较量。议会及时拨了250万英镑,建造了一百多艘战舰,配备了新式大炮。6月,英国舰队(150艘舰艇和5000门大炮)在洛斯托夫的海面上与当时世界上另一强大的荷兰舰队遭遇。经过激战,英国舰队的凶猛火力压住了对手。后者败阵撤退,保留了继续作战的能力。

英国的斯图亚特王朝的复辟,并非意味着历史车轮的完全倒转

最后,荷兰得到了法王路易十四的襄助,其舰队配置了重型火炮,于1666年6月在北福尔兰附近与英国舰队激战4天,扭转局势。英国战舰退回泰晤士河,经过整顿后。8月重新出战,打退荷兰舰队。英国虽然在海战中重新夺回了面子,可在财政上难以为继。另外,自1664年末起,英国还承受着自1348年黑死病以来最严重的瘟疫。它滋生于肮脏污秽的贫民区,高潮阶段仅伦敦每天就躺下上千具尸体。全市40多万人中,7.5万人亡故。国王和宫廷逃离伦敦,由蒙克驻守首都。瘟疫从伦敦蔓延到乡村。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