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有哪些著名的河流經過?

清新小豹紋


山西顧名思義,在山的西面,這個山就是太行山。事實上,山西還有呂梁山。山西大多數地方,都與這兩大山脈有關係。山西山多,水其實也不少哦。來說說山西有名的一些河流吧。



第一個說黃河。黃河是山西與內蒙古、陝西、河南的省界。黃河流經山西4個地市的15個縣域。著名的沿黃公路,從北往南綿延1000多公里,沿途人文、自然風景無數。加上黃河的各大支流,山西省內的黃河流域面積近10萬平方公里,佔整個山西省面積的六成多。

第二個說山西自己的“母親河”——汾河。汾河是山西境內的第一個河流,也是黃河最為重要的支流之一。汾河全長713公里,發源於忻州市,流經太原市、呂梁市、晉中市、臨汾市和運城市,共六個地市。其中,汾河流經太原、臨汾兩座城市的主城區。太原修建了著名的汾河景區,而兩岸的濱河東西路則是太原最為重要的南北交通主幹道。值得一提的是,目前太原正在進行汾河三期工程建設,明年在此將舉行第二屆全國青運會水上項目,而且還能通航哦!

第三個說海河流域的河流。主要說說桑乾河、漳河、滹沱河等。這三條河流流域面積都大於1萬平方公里,它們都流入海河的支流,最後進入海河。其中,被譽為首都北京地區最大河流的永定河,發源地可是在山西哦,而桑乾河就是其上游所在。


太原晚報


山西有902條河流

山西省四周都為山河所環繞,有“表裡山河”之稱。崇山峻嶺、千溝萬壑的地形條件,使得山西擁有眾多的河流,承東啟西的地理位置使山西成為黃河與海河兩大流域的分水嶺。省內黃河流域面積97 138km2,佔全省面積的62.2%,海河流域面積為59 133km2,佔全省面積的37.8%。

崇山峻嶺、千溝萬壑的地形條件,使得山西擁有眾多的河流,主要的幹流有黃河、汾河,我們還有桑乾河、漳河、滹(hu)沱河、沁河、瀟河、御河。而流域面積超過50公里的河流有902條。

這些名頭響赫的河流,滋潤著三晉大地。

黃河

黃河,中國北部大河,全長約5464公里,流域面積約752443平方公里。世界第五大長河,中國第二長河。
黃河發源於青海省青藏高原的巴顏喀拉山脈查哈西拉山的扎曲,北麓的卡日曲,和星宿海西的約古宗列曲,呈“幾”字形。自西向東分別流經青海、四川、甘肅、寧夏、內蒙古、陝西、山西、河南及山東9個省(自治區),最後流入渤海。

黃河是中國第二長河,也是世界上著名的大河之一,從偏關老牛灣進入山西,到任家山出山西入河南,中華民族的母親河黃河,由北向南在山西境內一瀉千里、呼嘯奔騰而過,呈現著最具代表的黃河自然景觀,孕育了最具民族魂魄的黃河人文精神,形成了獨具魅力的黃河民風民俗。

汾河

汾河,古稱“汾”,又稱汾水,黃河的第二大支流,汾者,大也,汾河因此而得名。[1] 源頭傳統認為山西省寧武縣境內管涔山腳下的雷鳴寺泉,現代考察認為在神池縣太平莊鄉西嶺村。
汾河流經山西省的忻州市、太原市、呂梁市、晉中市、臨汾市、運城市6市的29縣(區),全長713公里,流域面積39721平方公里,在萬榮縣榮河鎮廟前村匯入黃河。汾河是山西最大的河流,被山西人稱為母親河,對山西省的歷史文化有深遠的影響,有許多地名(汾陽、襄汾等)、產品名(汾酒)來自汾河。

桑乾河

說起桑乾河,映入腦海的竟然是一本書《太陽照在桑乾河上》,當初看的時候還是懵懵懂懂的,只是知道,一直在講土地改革,卻不知道桑乾河就在晉北。

桑乾河屬海河流域永定河 ,由上游源子河、恢河在朔城區馬邑匯合後為桑乾河,流經朔城區、山陰縣、應縣、懷仁縣,在懷仁縣古家坡附近進入大同市,經河北省匯入永定河。相傳每年桑葚成熟的時候河水乾涸,故得名。上源為山西省的元子河與恢河,兩河於朔州附近匯合後稱桑乾河。在河北省懷來縣朱官屯匯洋河後入官廳水庫。

滹沱河

滹(hū)沱河,當地人俗稱浮滔河,發源于山西省繁峙縣泰戲山孤山村一帶,東流至河北省獻縣臧橋與子牙河另一支流滏陽河相匯流入渤海。全長587公里,流域面積2.73萬平方公里。

滹沱河古又作虖池(音同“呼駝”)或滹池,是海河水系的主要河流之一。滹沱河發源于山西省繁峙縣泰戲山孤山村一帶,向西南流經恆山與五臺山之間,至界河折向東流,切穿系舟山和太行山,東流至河北省獻縣臧橋與滏陽河相匯成子牙河後入海。

漳河

濁漳河是長治市最大的河流,先秦時期,漳河被稱為“潞”,漢以後才有“潞水”、“潞川”、“濁漳”等別稱。濁漳河干流流經襄垣、黎城、潞城、平順、壺關,在平順縣馬塔村東出省流入河南省林州市和河北省涉縣。濁漳河干流水力資源豐富,特別是位於潞城市、黎城縣、平順縣交界地帶的辛安泉泉群,泉口總數約170餘處。是山西省的第二大岩溶泉。

沁河

沁河,黃河一級支流。發源于山西省平遙縣黑城村(一說山西省沁源縣西北太嶽山東麓的二郎神溝),自北而南,向南經安澤縣、沁水縣、陽城縣、晉城市郊區,切穿太行山,自山西省晉城市郊區的拴驢泉進入濟源市紫柏灘 流入河南省,經濟源、沁陽、博愛、溫縣,於武陟南流入黃河

前年,老家曾經探路沁河,特別是對沁河流域的古堡進行了深度的探索和解讀,引起了極大的反響。

沁河為中國黃河下游的支流,位於山西、河南兩省境內。發源于山西沁源縣的霍山,郭道鎮以上為上游,郭道鎮以下經沁源、安澤、沁水、陽城等地進入河南境,在河南沁陽接納丹河後轉向正東,在武陟附近匯入黃河。沁河具具有非常悠久的歷史,是中華文明發祥地之一。沁河歷史文化體現在政治、經濟、文學、藝術、建築、民情、風俗、習慣、行為方式等各個方面,顯示出獨一無二的不可替代性,散發著獨具特色的地域文化魅力。歷史上有名的長平之戰就是發生在沁河流域。

瀟河

瀟河,黃河支流汾河的支流。由”小河”諧音得名,古名洞渦水,又稱同過水、徐水。發源于山西省昔陽縣沾尚鄉陡泉山西麓的馬道嶺,流經壽陽、榆次、清徐縣的王答鄉,於太原市南郊區劉家堡鄉洛陽村南注入汾河。

御河

御河是大同市附近最大的一條河流,幹流長135公里,流域面積5001.7平方公里,昔日的御河河道防洪標準不足20年一遇,河道內汙水橫流,雜草叢生,工業及生活垃圾遍佈河面,形成了一條名副其實的“龍鬚溝”。御河,自大名路魏縣界經元城縣泉源鄉於村度,南北約十里,東北流至包家渡,下接館陶縣界三口。御河上從交河縣,下入清池縣界。又永濟河在清池縣西三十里,自南皮縣來,入清州,今呼為御河也。

御河也是大同市的護城河,幹流長135公里,流域面積5001.7平方公里。


大同那點兒事


山西境內有大小河流1000多條,其中流域面積大於100平方公里、河長在150公里以上的有240條,大於4000平方公里、河長在150公里以上的有汾河、沁河、涑水河、三川河、昕水河、桑乾河、滹沱河、濁漳河等。注入黃河的河流有汾河、沁河、涑水河、三川河、昕水河。


奇葩歷史觀


汾河,黃河第二大支流。沁河,著名紅旗渠的上游。桑乾河,丁玲的太陽照在桑乾河上寫的就是這條河。最有名的事是黃河,造就了晉陝大峽谷和壺口瀑布。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