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经奋力直追的“求变”年代

曾经奋力直追的“求变”年代

10月31日,《大国品牌》发起的“改革开放40年中国品牌盛典”在北京盛大召开。活动通过回顾承载着40年各时代特征的中国品牌,展现改革开放以来这些优秀品牌取得的辉煌成就,以此来梳理40年来中国经济的发展成果,致敬改革开放。

改革开放后的中国,在“摸着石头过河”中逐渐走上正轨,摆脱物资短缺,进入到飞速发展阶段。尤其是90年代以来,在政策的不断鼓舞下,巨大的中国市场既上演着“巨变”,也经历着“求变”,每天都有无数一夜暴富的“神话”,也有越来越多的企业掌舵者舍弃了贪婪与投机,开始从理性与长远的角度,思索企业向品牌、生意到价值的跨越。

奋力直追的年代

经济的发展,市场的开放,各行各业如雨后春笋,破土而出,并快速茁壮成长,中国经济发展创造出人类经济史上的奇迹,也涌现出各个行业的先锋豪杰。

上世纪90年代,中国市场上90%的长臂泵车都是洋品牌。当时的中国还未掌握泵车臂架关键技术,37米以上的长臂架泵车只能依靠进口。而成立于1989年的三一集团,既受益于改革开放的政策,也在那个技术还不发达的年代苦苦思索,试图突破技术壁垒,拥有中国自己的自主产权。

三一集团董事、三一重能董事长周福贵在提到改革开放时表示:“改革开放体现了中国人民敢闯敢干的勇气和自我革新的担当,三一集团专注于高端制造的核心业务,成就中国自己的品牌,为祖国建设贡献力量。”

曾经奋力直追的“求变”年代

三一集团董事、三一重能董事长周福贵

同样创立于1989年的好孩子集团,在物资还不丰富的年代,选择了“关心孩子,服务家庭”,并且在打开国内市场后迅速进军国际市场。1993年,当刚进入美国市场时,异常挑剔的美国消费者,以及当时中国制造带有的低价光环,使得好孩子遭遇挫折,而这也激发了好孩子打造自主品牌的决心。好孩子集团董事局主席宋郑还说到:“用世界资源来做中国市场,是改革开放为无数个中国企业带来的发展机遇。好孩子在走出去是的过程中深刻认识到品牌的力量。”从童车起家,到打造母婴智能生态圈,好孩子在一路“求变”中成就品牌。

曾经奋力直追的“求变”年代

好孩子集团董事局主席宋郑还

提起心相印、七度空间、安儿乐等家庭生活用品品牌,很多人都不陌生,而这几个知名品牌均属于恒安集团。成立于1985年的恒安集团,在创立之初的品牌之路,走的并不平坦,不仅要直面国际巨头的竞争,还要在技术匮乏的年代创新发展。在谈到品牌发展问题时,恒安集团执行总裁许水深由衷地感叹,表示:“作为改革开放先行者企业之一,33年来恒安一直致力于产品的创新,服务的创新,来满足时代个性化需求。”

曾经奋力直追的“求变”年代

恒安集团执行总裁许水深

说起大洋洲,你会想到什么?是澄澈的天空,辽阔的牧场,还是全球首屈一指的黄金奶源带?如今,伊利已经用实际行动给大洋洲贴上了另外一个标签“未来牛奶谷”,真正道出了伊利深耕全球、布局未来的思路。当探讨“在走出去的过程中,中国品牌应如何提升国际影响力”的问题时,内蒙古伊利实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执行总裁张剑秋认为:“在走出国门更好地扩大品牌影响力的过程中,重点是练好内功和借好外力,即不断提升产品品质和整合全球资源。”

曾经奋力直追的“求变”年代

伊利执行总裁张剑秋

中国制造的跨越

多年来,“Made in China(中国制造)”遍及全球,中国也拥有着“世界工厂”的地位,但是,世界对“中国制造”毁誉参半。随着全球化浪潮的冲击,在国家“一带一路”战略指导下,中国智造“走出去”势在必行。

大道至简,实干为要。1978年,改革开放的前夜,第一代格兰仕人在位于广东顺德细滘村大堤外的一片荒滩上,开始了不平凡的创业历程。40年来,格兰仕从微波炉逐步向空调、冰箱、洗衣机、洗碗机等产业拓展全白电产业链,展示了中国制造的风采。在谈到中国制造时,格兰仕集团董事长兼总裁梁昭贤表示:“格兰仕40年创新发展历程,就是中国制造做大做强的一个缩影。

曾经奋力直追的“求变”年代

格兰仕集团董事长兼总裁梁昭贤

摊开一张世界地图,还能找出几个没有"ZPMC"标识的重要港口?答案是没有。如今,在全球的著名港口,从加拿大温哥华到美国的长滩,从巴西桑托斯到德国汉堡,从荷兰阿姆斯特丹到澳大利亚阿德莱德,都能见到振华重工的标识。成立于1992年的振华重工,已由曾经的制造小厂成长为世界著名机械制造商,并在全球范围内攻占市场。上海振华重工(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朱连宇表示:“中国制造在全球市场的占有率越来越高,中国品牌也将用国际标准要求自己,得到全球消费者的认可。”

曾经奋力直追的“求变”年代

振华重工 党委书记、董事长朱连宇

一步领先未必步步领先,但一步赶不上,可能就步步赶不上。从中国制造到中国智造,中国与世界的距离越来越近,众多优秀的企业也在向世界展现着中国品牌的实力与自信。

不断追赶世界的中国

改革开放40年以来,党和国家为中国民营经济的发展保驾护航,也为众多企业的发展提供了广阔的空间。发迹于眉山,成长于成都,壮大于全国,放眼于世界的通威,也乘着改革开放的春风,不断成长壮大,其发展历程可谓是一部浓缩的中国民营企业乃至中国民营经济发展史。在谈到改革开放的影响时,通威集团副总裁胡荣柱表示:“感谢改革开放带来的巨大红利,通威将继续为了人们生活更美好而努力。”

曾经奋力直追的“求变”年代

通威集团副总裁胡荣柱

四十年以来,中国是一个不断追赶世界的国家,尤其是汽车行业,在80年代,100辆车中仅有3辆为自主品牌,其余全是进口品牌,而现在100辆车中,至少有21辆是中国自主品牌,43辆是中外合资品牌。经历过奋力直追的年代,中国的汽车业已缩小了与发达国家的差距,全面融入世界汽车工业体系。对如何做好中国汽车品牌,华晨集团总裁刘鹏程认为应坚守“做好品牌,厚积薄发”八个字,在实现“汽车强国梦”的道路上砥砺前行。

曾经奋力直追的“求变”年代

华晨集团总裁刘鹏程

在品牌意识日渐增强的今天,人们对品质的追求也越来越高。卓越的品质既是国家供给侧和需求侧升级的方向,更是一个企业综合竞争力的重要体现。年产洗衣粉100万吨,肥皂30万吨,液洗剂25万吨,各项品牌均拥有自主知识产权,这是源于1968年的纳爱斯向祖国献出的答卷。纳爱斯集团品牌总经理叶红霞表示:“得益于改革开放的纳爱斯,50年来始终坚持一个原则,只为提升您的生活品质,助力消费升级,引领健康生活。”

曾经奋力直追的“求变”年代

纳爱斯集团品牌总经理叶红霞

“Anta”在希腊语中译为“大地之母”,体现了无比的胸怀和对世界与人类的奉献。1991年,在福建晋江的一家制鞋作坊门口第一次挂上了“安踏”的标志,经过二十几年的发展,安踏已成为国内最大的综合体育用品品牌公司,专注于为广大普通消费者提供高性价比的专业体育用品。安踏集团企业社会责任总监任心照在提到为消费者服务时表示:“为消费者提供高质感的体育用品,是安踏作为民族品牌的责任与使命。”

曾经奋力直追的“求变”年代

安踏集团企业社会责任总监任心照

改革是复兴之始,开放是强国之路。40年来,改革开放的硕果遍及中国大地,受惠于改革开放的个人、企业不胜枚举,改革开放让中国焕然一新,更让中国逐渐走向了世界的中心。

格兰仕集团、安踏集团、纳爱斯集团、三一集团、华晨集团、伊利、振华重工、恒安集团、通威集团、好孩子集团等企业也在改革开放的历史机遇下,凭借着对品质与品牌的重视,走到世界的舞台中央,向世界展示出一张张“中国名片”。

曾经奋力直追的“求变”年代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