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購物節”中的新面孔

“雙11”走入第10年,文化氣息更濃了。大英博物館、故宮博物院、敦煌研究院、陝西曆史博物館等8家博物館將參與其中,帶來百餘款新品和聯名定製文創商品。

對於陝歷博而言,此次“雙11”是一次“嚐鮮”之旅,是陝歷博文創產品“觸網”後參與的第一個“電商節”。

“根據自身特色和以往銷售情況,我們推出了幾款預售商品,有‘唐·鑲金獸首瑪瑙杯’‘唐·葡萄花鳥紋香囊’等國家珍貴文物的復刻版、絲綢之路系列絲巾等。其他的商品也實行特價銷售,包括今年新推出的書籍《陝博日曆》《國寶日記》等。”11月5日,陝歷博文化產業部部長趙慧向記者介紹。

據瞭解,陝歷博自2015年起涉足文創領域,目前有300餘款在售文創產品。摩登仰韶系列、夢幻三彩系列、唐妞系列、唐寶貝系列等文創產品屢獲大獎,頗受歡迎。

一開始,這些文創產品僅在線下銷售,銷售渠道主要是設在館內的4個文創產品實體店,此外還有吉林省博物館、遼寧省博物館、周口店遺址博物館、青海省博物館等多家博物館。去年12月,陝歷博在京東商城擁有了自己的第一家網上店鋪。今年5月,“陝西曆史博物館旗艦店”在天貓商城正式上線。

“每年到陝歷博參觀的人超過270萬,但前來參觀的人畢竟是有限的,能來到文創產品實體店的人也是有限的,‘觸網’不僅意味著我們多了一條銷售渠道,更意味著我們有機會面對更大的市場。藉助網絡平臺,將有更多人瞭解陝歷博,瞭解陝西,瞭解我們國家的歷史文化。”趙慧說。

在趙慧看來,儘管陝歷博網店銷售的是文創產品,但呈現給消費者的應該是歷史和故事。正因為如此,在陝歷博天貓旗艦店的商品詳情頁中,可以看到不少介紹文創產品歷史背景的短視頻。

“我們希望人們把這些文創產品帶回家,更希望人們知道自己購買的產品所代表的是哪個文物本體,這個文物的背後有怎樣的故事,在‘買買買’的同時收穫歷史知識。”趙慧說,“相比較登錄博物館網站,多數人進行網上購物的時間要多得多,因此我們認為網店是博物館提高關注度、擴大影響力的一個很好的平臺。我們希望陝歷博的網店不僅能夠滿足人們文化消費的需求,還能夠為人們提供一個瞭解歷史文化的窗口。未來,我們還計劃嘗試直播,讓文物專家與大家互動、交流,並將視頻資料長期放在網店上供大家觀看。”

涉足文創領域幾年來,趙慧對於消費者對文創產品的需求有了逐漸深入的體會:“好的文創產品應該和人們的日常生活緊密相連,而不是隻能用來觀賞。因此,我們非常注重產品的實用性,致力於在把文物本體的元素提煉出來的基礎上,打造貼近生活、貼近大眾的產品,並逐步增加產品種類。此外,人們對產品品質的要求很高,但也希望有實惠的價格。儘管我們的產品融入了文化元素,但其價格還是應當與市場上同類商品的價格相接軌。在這方面,我們將繼續探索和努力,讓我們的文創產品被更多的消費者接受,讓陝歷博的故事、陝西的故事走進千家萬戶。”(記者 孟珂 見習記者 劉佳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