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深圳企业很多外迁了,但为何深圳的GDP增长仍全国第一?

近年深圳企业很多外迁了,但为何深圳的GDP增长仍全国第一?

近日,深圳前三季度的GDP成绩了出炉!总额为“1753”的后面好多“0”,李教授还数不过来了!

据深圳市统计局消息,初步核算并经广东省统计局核定,前三季度我市生产总值17530.69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同期(下同)增长8.1%。经济运行总体平稳,主要经济指标表现良好。

而随着深圳市公布了其在2018年前三季度的GDP总量为17530.69亿元后,国内一线城市的GDP就排名已出——前四强还是上海、北京、深圳和广州,其中上海和北京两市的GDP均在2万亿元人民币以上,分别是23656.69亿元和21511.1亿元,实际增速分别是6.6%和6.7%,而前三季度广州市经济运行平稳向好,16708.27亿元,增长6.3%。

值得一提的是,被你们经常说“企业外迁”的“深圳”,其排名还是稳稳地排在第三,而GDP增速却是全国第一。

作为深圳的常客,李教授与深圳的缘分不浅。早前也曾经撰文分析过深圳工业区在今年的变迁(见 )。

近年深圳企业很多外迁了,但为何深圳的GDP增长仍全国第一?

我们不难发现,近年来深圳外迁的企业的确不在少数,其中更不乏一些大型的高新科技企业,比如刚搬到东莞松山湖的华为研发部门。

还有中集、大疆、光启、等也在东莞松山湖建立了研发中心或者生产基地。

知名精密光电薄膜元器件制造商龙头企业“欧菲光”也把生产基地搬到江西,据说在江西南昌的当地员工数量,已经是深圳总部的10倍以上。

兆驰股份、合力泰这些深圳老牌企业,也将在江西南昌建立工业园。

而莱宝高科、百立丰等也在重庆,贵州等地开设生产基地······

仔细数数这些新闻和旧闻的数量,李教授手脚指头并用也数不过去这几年间从深圳外迁的企业。

但那么问题来了,当很多人看着这些贡献了深圳GDP半壁江山的企业都纷纷外迁了,为何深圳的GDP没啥影响呢?

其实根据成绩单来看,近年深圳的成绩不但超越了广州,而且势头还是增长颇为厉害,多次增速都位居“北上广深杭”等一线或准一线的城市之首。

近年深圳企业很多外迁了,但为何深圳的GDP增长仍全国第一?

如果说不受影响,那肯定是不存在的,因为工厂外迁对本地经济总量的影响是肯定存在的,因此我们不难从数据上看到,最近几年来深圳的工业增长值,其实一直在低位徘徊着——2016年下半年深圳工业增加值介于6%-7%之间;到了2017年上半年,其勉强回升到7%-8%之间;而2018年上半年的工业增速为7.6%,虽然不算是靓丽,但仍然保持了势头。

不过对于“华为”这样的宇宙级别科技企业来说,其企业的主体营收也一直保持着较快的增长,以华为今年上半年的营业收入来说,就比去年同期增长了15%。

也就是说,华为从深圳迁走的那部分产能,被华为企业本身的发展速度给补上了。

同时,深圳的其他产业也出现了类似华为这样的企业主体的较快增长的情况,在一定程度上弥补了失去的部分产值。

近年深圳企业很多外迁了,但为何深圳的GDP增长仍全国第一?

比如在汽车制造业,目前主要的企业有比亚迪,长安标致雪铁龙,五洲龙汽车,德塔电动汽车等的汽车制造业,其行业的增长就达到35.1%,而深圳的另一个支柱产业生物医药业,也出现了28.7%的同比增长速度。

因此,从上半年的经济数据,我们还可以看出,拉动深圳GDP的“三驾马车”(投资,消费,进出口)中,投资的增长十分显著,同比增长就高达22%,这样的投资对当地经济的拉动作用可以说非常关键。

而从各行业新增企业数量增速上看,也有20%以上的增速,而新增“工业企业”的增加值也达到了130%之高。

另外,这两年深圳新开的大型商场非常多,像科技园的万象天地,宝安中心区的壹方城等,都成为片区的商业旺区,对经济的贡献也很大——新增零售企业商品销售额增长39%,而餐饮企业的规划则增长了44%!

所以说,即使目前很多观点都在“黑”深圳企业外迁,但事实本身也有深圳凭着自身的家底在转型升级罢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