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斯拉的戲劇大轉折:馬斯克危機中如何扭虧為盈?


特斯拉的戲劇大轉折:馬斯克危機中如何扭虧為盈?

騰訊《深網》紀振宇 10月25日發自硅谷

來源 | 騰訊深網(公號 ID:qqshenwang)

“2018年第三季度是特斯拉真正具有歷史性意義的一個季度。“這是特斯拉第三季度財報公開信中的第一句話。

剛剛過去的這三個月對於特斯拉來說,或許是最具戲劇性的一個季度。在經歷了私有化風波、遭遇美國證券交易委員會(SEC)和司法部調查、馬斯克卸任董事長、Model 3產能危機等一系列負面事件以後,這家飽受爭議的電動車廠商卻出人意料地實現了久違的季度性盈利和正現金流。

特斯拉的這份財報比原定時間早公佈了一個星期,這一舉動也在此前被外界猜測是由於財報利好而迫不及待想要釋放消息。該季度中,特斯拉實現了68億美元的創紀錄收入和3.12億美元淨利潤,上一次實現正盈利還要追朔到2年前。在財報發佈後,特斯拉股價在盤後一度上揚超過12%。

該季度的業績主要歸功於特斯拉旗下的最新車型Model 3,這款車在該季度中已經躋身美國主流中低端暢銷車前列,正在顛覆這一過去由豐田、本田等傳統日系廠商所霸佔的細分市場,而相對較高的定價也使得Model 3在這一市場中獲得了最多的營收,30億美元的銷售收入已經佔到特斯拉該季度總營收的將近一半。

此外,特斯拉還透露了將在2019年在中國量產Model 3的計劃,其在中國的生產銷售策略隨著財報的公佈以及此前曝光的環評報告愈加清晰。

接下來的問題是,該季度的盈利是否會是曇花一現。按照特斯拉在財報中所公佈的計劃,未來還將進一步豐富Model 3的車型配置,下調Model 3的售價,並提高總體毛利率水平,這些都將繼續考驗這家電動車廠商生產效率和成本控制能力。目前的積極跡象表明,這家電動車廠商正在朝著馬斯克之前所設定的策略穩步推進,或許這個被特斯拉稱為“歷史性“的季度,將真正成為其下一個發展階段的轉折點。

Model3正在顛覆美國傳統中

低端乘用車市場


“Model 3正在成為一款真正意義上的主流產品。”這是特斯拉在第三季度財報中對這款車型的判斷。

這樣的定位有著實際數據支撐,在第三季度中,Model 3總共售出了56000輛,已經躋身美國中低端乘用車銷售量的第五位,排在Model 3之前的是傳統意義上的暢銷車,例如豐田凱美瑞、本田雅閣、本田思域、豐田卡羅拉等,Model 3在該季度已經擊敗了尼桑Altima、福特Fusion、雪佛蘭Malibu等中低端市場的暢銷車型,從某種意義上來看,特斯拉正在通過Model 3這款車型顛覆美國中低端乘用車市場。


特斯拉的戲劇大轉折:馬斯克危機中如何扭虧為盈?

Model 3正在顛覆美國傳統中低端乘用車市場

由於Model 3相比其他中低端車更高的價格定位,使得儘管其銷量遜於本田、豐田等主流車型,但銷售額卻高居第一位,僅Model 3這一款車型在第三季度就給特斯拉帶來了超過30億美元的收入,遠超第二位車型豐田凱美瑞在該季度中獲得的超過20億美元收入。


特斯拉的戲劇大轉折:馬斯克危機中如何扭虧為盈?

Model 3在第三季度的收入已經超越美國傳統中低端暢銷乘用車

此外,Model 3在市場中廣受歡迎還體現在其庫存週轉速度極短,從出廠到售出平均不到20天,相比其他中高端車型奔馳、雷克薩斯、寶馬等平均40天以上的週轉時間顯著縮短。

在該季度中,Model 3的良好市場表現也使其真正成為推動特斯拉營收增長以及實現盈利的主要驅動力,Model 3的銷售額佔到全部特斯拉車型銷售收入的一半以上,而Model 3超過20%的毛利率,遠超此前市場預期的15%的水平,也為其實現整個季度正盈利提供保證。

得益於Model 3的良好表現,特斯拉也在該季度中實現了7.39億美元的正現金流,使得季度末現金及等價物的餘額達到35.2億美元。

特斯拉中國策略漸清晰


在公佈本季度財報前,特斯拉在中國建廠的最新進展也被曝光。根據上海環境熱線官網公佈的《特斯拉上海超級工廠項目(一期)環境影響評價公示》顯示,該工廠計劃未來投產特斯拉的Model 3和Model Y兩款車型,產能目標為每年25萬輛。




特斯拉的戲劇大轉折:馬斯克危機中如何扭虧為盈?

在第三季度財報中,特斯拉表示,“為了顯著提升顧客對Model 3的價格承受能力,決定加快在中國工廠的建設進展,計劃在2019年將部分Model 3的生產放到中國工廠進行,並通過本地生產來提高本地化。在中國生產的車輛將只提供給當地的顧客。

此前,有媒體報道稱,特斯拉計劃對準備興建的中國工廠投資50億美元,而這筆金額將通過在中國引入外部投資者的方式獲得,但在第二季度財報發佈後的投資者電話會議上,馬斯克明確回應稱,目前並沒有任何股權融資的計劃,對於上海超級工廠建設的投資金額將通過向當地銀行貸款的方式獲得。

6月初,在特斯拉股東大會上,在上海建設首個美國以外工廠的計劃首次被特斯拉所證實,早在5月初,特斯拉在上海註冊了一家新公司,當時就被外界普遍解讀為是特斯拉即將國產化的前奏。

7月初,馬斯克親自到訪中國,參加特斯拉與上海臨港管委會、臨港集團的純電動車項目投資協議簽約儀式,計劃將在臨港地區獨資建設年產能50萬輛工廠。之後在北京,特斯拉宣佈將擴大北京科技創新中心的規模,深化合作。

中國市場對特斯拉有著巨大誘惑,目前已經是特斯拉在美國以外的最大市場。2017年,特斯拉在中國的銷售額為20.27億美元,較2016年增幅超過90%,佔到當年全部銷售額的近20%。

馬斯克曾公開表達過在中國投資建廠的強烈興趣,並表示如果能夠在本地生產,免去關稅和降低運輸成本,可以讓特斯拉電動車在中國的售價下降三分之一。

此外,特斯拉在歐洲地區建廠的計劃也開始進入實質性的談判階段,初步選擇德國和荷蘭作為投資建廠所在地,除了美國和中國以外,在新能源車大規模應用方面走在前列的歐洲地區,無疑也是特斯拉的重要市場。

最具戲劇性的一個季度


第三季度或許是這家飽受爭議的電動車廠商有史以來所經歷的最具戲劇性的一個季度。8月初,特斯拉首席執行官馬斯克的一則關於特斯拉私有化的推文,引起軒然大波,當時馬斯克在其個人推特上表示,計劃將特斯拉以每股420美元的價格私有化,並表示“私有化資金已到位”,受到這條推文的影響,特斯拉股價當天大幅上漲超過10%,但隨後越來越多的事實表明,特斯拉的私有化計劃並不可行,並且資金也並不像馬斯克所說的那樣已經到位。8月25日,在一片質疑聲中,馬斯克宣佈取消特斯拉私有化計劃。

隨後,來自美國證券交易委員會(SEC)和司法部的涉嫌民事和刑事案件的調查接踵而至,期間特斯拉股價也經歷了大幅震盪,投資者持有特斯拉的股票在不確定性中的風險不斷增加,最終,SEC與馬斯克達成和解,條件是後者支付罰款2000萬美元,並辭去特斯拉董事長的職位。

除了特斯拉方面遇到的風波以外,馬斯克在其他方面也麻煩不斷,7月份,他稱參與營救被困洞穴的泰國足球隊員的英國潛水員是“戀童癖”,後者已經在本週一對馬斯克正式提起誹謗訴訟。本月初,馬斯克在一次公開採訪直播中吸食大麻,再度引發爭議。


特斯拉的戲劇大轉折:馬斯克危機中如何扭虧為盈?

馬斯克曾在接受採訪中透露,由於特斯拉業務壓力巨大,使得其身心遭受折磨,甚至需要通過藥物來緩解。去年一年是特斯拉發展階段中的關鍵時期,該公司面臨Model 3的交付,但由於對產能的預估出現偏差,多次推遲和更改產能目標,相關訂單的積壓嚴重,今年第二季度,特斯拉對外宣佈完成每週5000輛的產能目標,但與此同時,一系列問題卻暴露出來,有內部員工爆料稱,這一產能數字存在水分,此外,為了趕工,Model 3的生產犧牲了安全性和材料的優質度,另有員工舉報特斯拉位於內華達的超級工廠存在販毒、非法監控員工活動等違法行為。

隨著一系列風波的發酵,特斯拉內部重要崗位的高管也在不斷流失。在過去的兩年中,包括其負責銷售和工程的高管均先後離職。

即便在重重困境下,馬斯克依然實現了之前許下的承諾:帶領特斯拉在第三季度實現盈利和正現金流。

如今留給特斯拉和馬斯克的問題是,該季度的盈利是否曇花一現還是能夠在未來很長一段時間得以持續,答案的關鍵依然在於特斯拉最新車型Model 3的銷售情況,本季度Model 3的市場表現證明了馬斯克之前的設想至少從財務角度行得通:通過Model 3大規模量產實現盈利,按照特斯拉在第三季度財報中的表述,對Model 3車型的售價仍將通過成本控制不斷下調,實現每輛35000美元的目標,接下來考驗特斯拉的依然是其成本控制、量產能力以及生產效率。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