寶寶幾天一次大便,正常嗎?

溫馨5


寶寶幾天一次大便,正常嗎?

寶寶的大便問題,也是困擾好多新手爸媽的養育難題,如果孩子隔好幾天沒有大便,就會時時刻刻盼著寶寶的“黃金屎”早點排出。

如果寶寶幾天拉一次大便,但是排出的是軟便,排便的過程也比較順利,那還是正常的。當然,最好是每天都能排便。

我家小萌寶,2週歲多,也不是每天拉一次大便,一般是2-3天一次大便,每次大便後我都會看一下大便的性狀如何,因為判斷孩子是否便秘的標準並不是單單看拉大便的次數,還要看大便的硬度和性狀如何。

什麼是便秘?

便秘是指大便變硬,難以排出,而不是指排便次數變少。正常來講,當食物經過消化進入腸道後,水和養分被吸收廢物則成為大便。這個過程裡,無論是水分太少還是肌肉運動太弱,都會導致便秘。

判斷寶寶是否便秘的症狀:

1、新生兒排便一天不到一次,而且大便堅硬,排便的時候非常用力,很困難。

2、大便乾燥且堅硬,比價粗,寶寶排便時會很難受。

3、大便堅硬得像小鵝卵石,寶寶排便時小臉漲的通紅,兩腿縮向腹部,需要花很大的力氣。

4、大便堅硬,排便次數少,肚子不舒服。

如何預防便秘:

1、多喝白開水。

白開水時最容易讓父母忽略的,也是最經濟、最方便的軟便特效劑。

2、少吃容易造成便秘的食物。

3、在飲食中增加膳食纖維。

適合大一些的孩子吃的膳食纖維食物有全麥麥片、全麥餅乾、全麥麵包、以及豌豆、西蘭花等蔬菜。

4、保證適當的運動量。

希望我的回答對你有所幫助。

我是萌媽,日常模式:全職帶娃+兼職寫文,多家自媒體平臺簽約作者,歡迎關注萌媽百寶箱,萌媽帶你一起學習如何科學育兒,實現輕鬆帶娃。

萌媽百寶箱


您好,如果寶寶大便是軟的,顏色黃黃的,大便時不痛不哭,那就是正常的。

寶寶的大便是否正常,不看次數,而是看性質,只要性質好,一天幾次或者幾天一次,都是正常的,當然,這也不能太離譜,如果20天才拉一次大便或者大孩子一天拉個7-8次,那也需要去檢查下,看是否有問題。

怎麼看大便的性質是否正常呢?從性狀和顏色區分,從下面這個圖,大家可以區分下性狀正常和異常的大便:

性狀可以理解為性狀,如果是嬰兒,那糊狀便是正常的,就是上圖類型6所示的樣子,含水較多;隨著生長,含水量會減少,兒童和成人是香蕉狀便(就是下圖中的類型4,標香腸樣的)是最適合的。

如果寶寶的大便是類型1,好幾天不大便,並且大便時候有難受表現,那可以診斷便秘啦。

如果1歲以上寶寶的大便是類型6、7這個樣子的,提示大便比較稀,如果長時間這樣,即使好幾天拉一次,也得看下。

然後看顏色:

上圖是大便比色卡,如果孩子大便是1-6樣子的,那是不正常的,因為太白了,這提示孩子幹髒或者膽道有問題,圖片中7-9是正常的,是黃色的或者稍綠色的大便。
除了上面的顏色外,如果孩子大便是黑色、紅色的可能也有問題。
黑色大便可能和孩子吃了含鐵多的食物有關,比如吃了動物血製品,鐵在大便中表現為黑色,但是也可能是孩子上消化道出血,自己的血導致的,如果孩子黑色大便,很不舒服,立即去醫院。
紅色大便可能和吃了紅色食物有關,比如火龍果,但也可能是消化道下段出血,也可能是肛裂,這個也要好好檢查下哦。
如果孩子大便性質沒問題,大便時不痛,孩子生長髮育也挺好的,那就不用擔心了,就是正常的。

兒科醫生孔令凱


我是兒科醫生魚小南,很高興能回答你的問題。


寶寶幾天一大便正常的,寶寶不會像大人排便有規律,他們往往會不按常理出牌,想吃就吃,想便就便,一天好幾次便便或者好幾天一次便便,都很正常——能吃能喝能睡能玩沒有不舒服,就是正常。(一般來說,寶寶的很多情況如果都是這樣,那就都正常,爸媽不用太擔心。)

所以,爸媽首先要觀察寶寶的生活情況,沒必要非和自己一樣每天一便才正常,有的寶寶雖說兩三天沒大便,但一旦大便了,質地、顏色都正常,也有的寶寶每天都大便,但質地顏色都有點異樣,也不是沒可能。不用太糾結這個次數問題。

不過作為媽媽,小南也知道光這麼說,爸媽肯定放心不了。

如果你家寶寶還小又是母乳餵養,三五天才便一次的話,很大的可能是攢肚。說白了就是胃腸裡的食物殘渣太少,沒法刺激直腸排便,便便就會滯留,排便也就會從原來的一天N次變成N天一次。

這種情況是暫時的,過一兩個月就會好轉,爸媽不放心的話,平時可以多給寶寶按摩按摩肚子。

如果你家寶寶已經是大寶寶了,好幾天才大便一次,大便的時候還很痛苦,大便還又乾又硬的,那就是便秘,這裡就有水分攝入過少、輔食搭配不合理、沒有養成良好的排便習慣、家庭遺傳性便秘等原因,需要有針對性地調理,一般性便秘問題都不大。

嚴重便秘的話,還需要在醫生的指導下吃藥,開塞露的使用也要諮詢過醫生。


今日頭條年度優秀自媒體品牌、頭條健康金處方作者,年度健康頭條號。


兒科醫生魚小南


如果寶寶是純母乳餵養,拉出來的大便是軟的,排便比較順利寶寶沒有出現疼痛哭鬧,平時也沒有腹脹哭鬧等情況,那麼這種情況是正常的,民間管這種情況叫“攢肚子”。這是因為母乳是最適合寶寶的食品,在消化道內母乳絕大部分都能夠被吸收,食物殘渣很少,因此形成的大便也比較少。寶寶隨後添加輔食後,大便量會逐漸增加。

一般6個月以內的寶寶不需要額外喂水,因為母乳或配方乳裡80%以上都是水分,所以這個年齡階段的寶寶不會輕易缺乏水分的。6個月以下寶寶胃容量還比較少,如果喂太多水,相對奶量攝入就會減少,從而導致大便量也會減少而使大便次數減少。這點家長要特別注意。

如果拉出來的大便是乾硬的,排便時哭鬧、排便困難,這種情況即屬於便秘。便秘時,四五天仍未排便則需要外用開塞露通便以減輕寶寶的不適症狀。平時多順時針按摩撫觸腹部以促進腸蠕動。如果是母乳餵養,媽媽飲食要注意禁忌辛辣刺激性和難以消化的食物,多吃新鮮水果蔬菜,多喝水。寶寶也可以嘗試服用益生菌調理胃腸功能,或考慮使用乳果糖等藥物。如果經過上述處理便秘症狀仍沒有好轉,或同時辦法腹痛等症狀,則需要及時到醫院就診。



懸壺小兒科


寶寶幾天一大便,只要精神好,能吃能喝能睡能玩沒有不舒服,就一般是正常的。我家寶寶就是三四天一次大便。從小時候開始就是這樣,一開始也比較緊張,後來發現他也沒什麼異常,慢慢就放鬆了。

寶寶即使是兩三天沒大便,只要大便的質地不是乾硬的、顏色也都正常,那麼也就不用太糾結這個次數問題。如果是純母乳餵養的寶寶,因為沒有太多的食物殘渣刺激,那麼也有可能是三四天甚至五六天大便一次。

如果寶寶已經比較大的寶寶,已經開始正常的飲食,好幾天才大便一次,大便的時候痛苦哭鬧,大便乾硬,甚至伴隨有肛裂,鮮血等,那就是便秘了。便秘的話需要找到原因,然後對症治療。有的寶寶不喜歡喝水,水分攝入過少,有的寶寶吃肉蛋奶太多,蔬果太少,導致了輔食搭配不合理從而引起便秘,那麼就需要調整飲食上的習慣。

可以讓寶寶多喝水,多吃蔬菜水果,含有膳食纖維豐富的食物,比如芹菜,韭菜等等,它們可以刺激腸道的蠕動。如果嚴重便秘的話,就需要在醫生的指導下吃藥,服用乳果糖或者使用開塞露。


婦產科女司機


一般對於母乳餵養的孩子,大便間隔時間長,幾天一次大便但性狀不幹硬,能自主排便,孩子的神態無異常的話是沒有什麼問題的。

寶寶是否便秘,不能只依據排便頻率為標準,而是要對寶寶大便的質和量進行總體觀察,並且要看對孩子的健康狀況有無影響。每個孩子各自身體狀況不同,因而每日正常排便次數也有差別。例如,完全食母乳的嬰兒每日排便次數可能較多,用牛奶及其他代乳品餵養的嬰兒則可能每日排便1次或2~3日1次,只要性狀及量均正常,寶寶又無其他不適,就是正常的。但是,當寶寶超過3天不解大便、或大便比平時乾硬、排便十分困難時,這應該考慮孩子是發生便秘了。

嬰幼兒便秘是一種較常見的症狀,根據引起便秘的不同原因可分兩大類,一類屬功能性便秘,這類便秘較多見,經過飲食、生活作息等的調理可以痊癒,例如可給孩子喝些蔬菜汁,養成定時排便的習慣等。功能性便秘一般發生在奶粉餵養為主,如果便秘嚴重,可適當給孩子多喂水,也可在肛門內注入開塞露、塞肥皂條。 另一類則是先天性腸道畸形導致的便秘,這種便秘通過一般調理是不能痊癒的,必須經外科手術矯治才可徹底治癒。當然,絕大多數的小兒便秘都屬功能性便秘。如果孩子存在功能性便秘的,家長可以給孩子口服益生菌,或者輕柔刺激肛門幫助排便。

關注“家庭醫生在線”頭條號,更多健康問答輕鬆看~~~


家庭醫生在線


寶寶幾天一次大便是否正常是要分情況的。要依據寶寶的大便情況來判定,因為寶寶剛來到這個世界,身體的一些生理機制發展還未完善,如果孩子拉大便的時候沒有表現出困難的表情,而孩子的大便軟硬適中,那麼這種情況下是正常的,因為小嬰兒的排便系統還沒發育成熟,所以幾天一次大便是正常的。但是如果寶寶厭食,而且拉的出大便過硬,在拉的過程中表現出痛苦的表情,還伴有腹痛的話就屬於不正常的現象了,這證明寶寶有可能是便秘。

如果寶寶出現不正常的便便現象,父母就應該重視了,因為健康得從小時候抓起。如果媽媽發現自己的寶寶有便秘的現象的,這裡有一些建議可以去改善。一、新生兒應該儘量少食市面上的奶粉,多餵養母乳,因為新生的寶寶消化能力還不夠好,奶粉寶寶消化得不太到位,而母乳中的乳清蛋白有助於寶寶的消化,會對緩解寶寶便秘的狀況有很大的幫助。二、給寶寶補充適量的水份,比如平時可以餵食一些果汁蔬菜汁,刺激寶寶腸道蠕動,幫助消化。

當然如果寶寶的便秘情況過於嚴重,建議及時到正規醫院去檢查,經過了醫生的診治,若是沒有大的問題,就可以放心了。若是便秘的話,就按醫生所建議的去做,就可以緩解寶寶的便秘情況。

三甲醫院工作近10年,臨床經驗豐富。擅長兒科常見病、多發病的診療,尤其新生兒常見疾病及危重症的診療。


醫聯媒體


新生兒出生第一週正常的大便次數:第1天,1次,排胎便;第二天,2-3次,排過渡便;第3天,3-4次,配方奶餵養的1-2次,質地粘稠;第4-7天,每天排便4-6次,有時候10次,大便金黃色、糊狀、無明顯臭味。

配方奶餵養的大便每天1-2次,質地幹、淡黃色、常帶奶塊、臭。混合餵養的,每天4-5次以下,呈暗褐色質地軟,有明顯臭味。如果大便次數增加、色綠、帶粘液或膿血、或灰白色,應到醫院及時就診。

到第二週,排便基本規律,每天排便3-5次,或每次喂完奶大便一次。

第2個月的時候或者更晚,母乳餵養的嬰兒會出現1周或更長時間才大便一次。這是由於嬰兒消化系統逐漸成熟,而且母乳消化吸收利用高,所剩殘渣少,所以排便量也少,俗話講為“攢肚”,這時候寶寶不一定是便秘,只要大便是軟的、體重平穩增長,就沒問題。吃奶粉的嬰兒還會保持每天至少排便1次,如果達不到每天1次排便,且排出的大便堅硬,排便費力,就可以發生了便秘,及時就醫。

關注“醫學慕課”頭條號,更多健康問答輕鬆看


醫學慕課


大便次數要看月齡、母乳餵養、人工餵養有關情況。新生兒一般一天排便2—4次,有的5—6次,每個寶寶吃奶量和消化吸收都不一樣的,所以排便次數也說不定的。到攢肚的時候,有時候寶寶排便兩三天一次,有時候甚至七八天才一次都是正常現象。攢肚過後寶寶每天一次或者兩天一次大便。

純母乳餵養兒,大便呈黃色或金黃色,稠度均勻如膏狀或糊狀,偶爾稀薄而微呈綠色,有酸味但不臭,每天排便二至四次。 人工餵養兒,大便色淡黃或呈土灰色,質較乾硬,條狀,常帶奶瓣,有明顯臭味,大便每天1~2次。

如果你是擔心寶寶便秘的話,首先要觀察寶寶排便時間延長,經常3~4天排便一次,排便感到困難,大便乾燥,或者有腹脹、拒食、煩躁、嘔吐等現象,就可以判斷寶寶可能便秘了。如沒有上述症狀,完全不用太過擔心了。


美羊羊嘛嘛


我家寶寶那會兒半個月才一次大便,醫生都說是正常的,可當媽的我揪心死了!跟娃他爸都吵了好幾回!

這事吧,說大吧,比天大;說小吧,芝麻點大小。重點在於我倆都是新手爸媽,在這問題上確實什麼都不懂! 不懂沒事兒,不是還有醫院嘛?!我跟娃他爸也是醫院跑得勤快,這會想起來都覺得我倆神經質。

我是純母乳,娃兩個多月那會兒,一般兩天一大便,可是有段時間特奇怪,都第三天了也沒大便!其它問題都沒有,該吃的吃,該睡的睡,也不鬧,肚子看起來也沒啥異樣,小便一樣有,尿片一樣得換。沒啥異樣就等到了第四天早上,還是沒有,跟娃爸一商量直接往醫院奔。醫生查了查說沒事,小孩子三四天不大便正常,回去吧。當天回來醫生說正常就安心了。第五天還是沒來,第六天也沒來,除了這個其它都正常,還是去醫院檢查檢查吧。娃他爸挺不願意的,醫生說沒事,還去,一邊吵一邊往醫院趕。醫生看看也說沒事,小娃吸收好,不排便正常!七天了,醫生還說正常,直接換了個醫生再看,得到答案是一樣的!沒辦法,回家吧!



光等娃排便,這樣也不是辦法呀,可是也沒其它辦法呀!每天就看著他睡得香香的,真怕出什麼意外。每隔兩天就往醫院跑。求個安心吧!畢竟那會是第一個娃,也不想來個什麼來不及的,辛苦就辛苦一下吧。 第十四天換尿片的時候,看見有大便了,捏了下軟的,不是便秘!甭提多高興了,就像是剛去掉了頭上的千斤頂。不過十四天也太長了,人家的最多也就個把個星期。幾個月的寶寶要多注意才好。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