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媒體的冷冬來了?No,這是在“供暖”!

自媒体的冷冬来了?No,这是在“供暖”!

近期,國家網信辦會同有關部門,針對自媒體賬號存在的一系列亂象問題,開展了集中清理整治專項行動。專項行動以來,已依法依規全網處置了9800多個自媒體賬號。國家網信辦還依法約談騰訊微信、新浪微博等自媒體平臺,對其主體責任缺失,疏於管理,放任野蠻生長,造成種種亂象,提出嚴重警告。

此次自媒體亂象整治專項行動,媒體和網友無不拍手稱快。

有媒體稱:這次整治行動營造了一個風清氣正的網絡空間。

有網友表示:點贊,各種自媒體,弄出天花亂墜的標題,打各種擦邊球,讓人厭惡!

可也有不和諧的聲音冒了出來

自媒体的冷冬来了?No,这是在“供暖”!
自媒体的冷冬来了?No,这是在“供暖”!

事實上,真正感到寒意的是那些為了流量、為了利益,各種手段無所不用其極的無良自媒體。

這些自媒體為了吸引流量,奪人眼球,追求10萬+,各種手段無所不用其極:有的編造內容,有的使用驚悚標題,有的抄襲別人的原創文章,有的甚至發佈低俗、色情的內容。這些種種行為,使得整個網絡空間烏煙瘴氣,讓網友們感到陣陣寒意。

不少專家學者也站出來說話,細數自媒體亂象的種種劣行。

中國政法大學傳播法研究中心副主任朱巍:個別自媒體營銷號通過不法營銷方式獲取大量關注,形成傳播矩陣;通過不法傳播手段,非法制造輿論點,裹挾不明真相的公眾,嚴重侵害了他人合法權益、消費者權利、合法經營者合法權利和政府公信力。

北京師範大學刑事法律科學研究院暨法學院副教授、碩士生導師吳沈括:部分自媒體法治意識、底線意識淡漠導致亂象叢生蔓延,有序的網絡空間遭到破壞,良好的網絡生態受到汙染,廣大網民、網絡產業乃至社會共同體的合法權益蒙受嚴重侵害。

清華大學新聞與傳播學院副教授張錚:一些自媒體平臺圍繞“注意力市場”來架構,以“點擊”和“流量”作為訴求,引致亂象叢生,劣幣橫行。

而對於廣大網友和恪守底線的自媒體來說,此次自媒體亂象專項整治無疑是一次暖人心的“集中供暖”。不少專家表示此次專項行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

中國傳媒大學政法學院副院長王四新:這次整治自媒體對平臺還是公眾賬號的擁有者、經營者,都具有嚴厲的警示意義。意在重構網絡空間傳播秩序,改善網絡空間言論生態。

中國信息通信研究院互聯網法律研究中心副主任方禹:此次國家網信辦對自媒體“亮劍”行動就是強化執法的最有力體現,通過立法、執法的有機結合,營造風清氣正的網絡空間。

可要讓自媒體平臺

再無寒意、春風十里

要走的路還很長

對此,專家們也紛紛建言獻策

中國社會科學院研究員、新聞與傳播研究所網絡新媒體研究室主任、教授、博導孟威

自媒體自由空間不是法外之地,解決問題還需要全社會的共同參與。平臺不能止於事發後的“道歉”,更要積極主動擔負主體責任,與時俱進嚴格管理,不留把關缺口、不姑息不縱容,糾偏傳播價值定位和唯市場導向的盲區,採取有效措施防止亂象滋生。同時用戶也要加強法律、責任意識,自覺提高網絡素養。

北京師範大學刑事法律科學研究院暨法學院副教授、碩士生導師吳沈括:通過網絡治理共同體的培育以及能力建設水平的提升,積極發揮和利用政府、產業以及民眾等多方主體的主觀能動性與資源優勢,實現網絡空間新業務新應用的全鏈條流程化、機制化、常態化管理與監督。在執法、司法層面及時落實相關法律責任的追究,同時輔以數字倫理與自律機制等的軟性約束,為自媒體乃至網絡空間治理打造立體、深厚的規則體系。

北京郵電大學人文學院副院長、互聯網治理與法律研究中心常務副主任謝永江:作為信息發佈與傳播平臺的運營者,在謀取商業利益的同時,應當自覺承擔主體責任,主動履行安全管理義務,健全安全管理制度,配備與其平臺規模相應的技術能力,對其平臺上的信息進行必要的管理。

清華大學新聞與傳播學院副教授張錚:整治互聯網亂象至少還有三個角度的工作需要繼續下去。其一,對“自媒體”的整治,絕不應將內容生產主體的“所有制屬性”作為依據。其二,整治行動的延續也需要“放管服”。其三,靠算法傳遞導向,靠智能引領價值。

無疑,此次自媒體亂象整治行動

是一次祛除寒意

傳遞溫暖的行動

自媒体的冷冬来了?No,这是在“供暖”!

春風十里,不如你

只有一起攜手努力

才有網絡空間的風清氣正!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