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說:切斷農民後路的“城鎮化”是個斷子絕孫的餿主意

第一、資本自由下鄉,將吞噬農民安身立命土地

在當前中國城市資本過剩的情況下,允許資本自由下鄉,資本將如洪水猛獸吞噬農民賴以安身立命的土地這個基本保障。

城市資本之所以有強大動力,一是貨幣會貶值,而土地是不可再生資源,是最好的儲存手段。二是城市人希望在農村有一個休閒去處,每年去度度假,享受田園風光。

問題是,從農村拔根的農民能否在城市體面落地,卻是未知數。

農民不可能,用他們讓渡農村土地權利所獲收入,在城市買得起房子。

也許,他們可以在中西部縣城買得起房子。

即使。他們買得起房子,他們也很難在城市安居得下來。

人民網說:切斷農民後路的“城鎮化”是個斷子絕孫的餿主意


第二、當前70%農民家庭,都“以代際分工為基礎的半工半耕結構”

當前中國農村,70%農民家庭,都存在“以代際分工為基礎的半工半耕結構”,即農民家庭中,年齡比較大的父母留村務農,年輕子女進城務工。農民家庭因此同時有務農和務工的兩筆收入。農村生活成本比較低,支出比較少。

這樣,農民家庭就每年都有結餘,日子就比較好過。

現在全家進城了。年齡大的父母,很難在城市找到就業機會,年輕子女在縣城務工的收入太低,無法維持“上有老下有小”的全家人生活,只能到沿海地區去務工。

而城市生活成本遠高於農村,事事都要花錢,僅僅小區物業費,就要佔到全年收入的很大比例。

全家進城了,收入減少,支出大大增加,這樣一來,家庭經濟必然拮据,家庭關係必然緊張,所有家庭壓力,向缺少就業機會的老年父母轉嫁。

人民網說:切斷農民後路的“城鎮化”是個斷子絕孫的餿主意


第三、再也回不去的,只有死路一條

從老年父母角度看,他們知道自己的子女,正在為他們的子女積累打拼,自己成為家庭拖累。因為。已經從農村拔起,老年父母不再回得去農村,在城市侷促的家中,他們每天都備受煎熬,時間長了,就只有死路一條。

中國現在只是一個發展中國家,人均GDP只有歐美日的七分之一。

這就使得中國的城市化,不可能提供足夠讓進城農民,在城市體面安居的收入機會和就業崗位。全家進城,進城失敗後,又不能返鄉。就必然要形成城市貧民窟。

這幾乎是所有發展中國家,農民從農村連根拔起後的現象。比如印度、印尼、菲律賓、拉美國家。

一方面是城市觸目驚心的超大規模的貧民窟,一方面是農村的凋敝。

城市貧民窟。不僅對農民,是不人道的去處,而且是現代化中的定時炸彈。

中國的城鎮化,不能是農民從農村拔根,到城市落地的單向過程。

而。應當允許進城失敗的農民返鄉。

人民網說:切斷農民後路的“城鎮化”是個斷子絕孫的餿主意


第四、進城失敗農民返鄉,是他們的基本人權

進城失敗農民返鄉的權利。是他們的基本人權,是最後救濟與保障。

農民有退路,中國現代化才有出路。

農民進城,“人努力、天幫忙”,他們就在城市體面安居下來。

但。在當前中國發展階段,相當部分甚至大部分進城農民,無法在城市體面安居,就應當允許他們選擇返鄉,就要為他們留下返鄉的退路。

進城失敗農民,只要回到了農村,與土地結合起來,他們就可以具有力量。

農民住自己的房子不花錢。種自己的承包地,可以很容易解決溫飽問題。

搞副業可以獲得一些現金,庭院經濟和自給自足極大地降低了生活成本。

村莊是一個熟人社會,祖祖輩輩生活在村莊中,親戚朋友住在村莊中,無論身體還是靈魂,都有安全感。

也許村莊生活的日子不富裕,卻很踏實。

相對於漂泊在城市的煎熬,寧靜的農村生活實在很好。

若。國家為農民解決他們在農村生產生活所需基本條件,進城失敗農民從城市退養,就可以與農業完美結合起來。

人民網說:切斷農民後路的“城鎮化”是個斷子絕孫的餿主意


第五、進城農民返回農村,是中國現代化的穩定器和蓄水池

中國的城鎮化。應當是一個長期的過程。

且。在這個過程中,一定會出現普遍的進城失敗及進城失敗後的返鄉。

正是進城失敗農民可以返鄉,才沒有城市內二元結構。

這也使得中國可以有效應對經濟週期。

可以讓進城失敗農民返回的農村,是中國現代化的穩定器和蓄水池。

也是因此,破除城鄉二元結構,絕對不應當是讓資本自由下鄉。

而是。要保護農民的土地基本權利。這是他們最後的保障。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