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障金沙江堰塞湖搶險 走近後勤生命線上的“鐵騎隊”

保障金沙江堰塞湖抢险 走近后勤生命线上的“铁骑队”

四川在線消息(記者 付真卿)11月17日、18日,甘孜州白玉縣連降大雪,許多道路因積雪暗冰難以通行。但有一種交通工具,卻依然能在山林間穿行——那就是摩托車。別小看了這些摩托車,在兩次金沙江堰塞湖險情中,有這樣一支由摩托車組成的隊伍,冒險穿梭在懸崖陡坡上,運送搶險人員和物資,維繫著維繫堰塞湖搶險的後勤保障生命線。他們就是白玉縣絨蓋鄉則巴村、生公村村民和甘孜州森林應急滅火第五大隊組成的“懸崖邊的鐵騎隊”。

保障金沙江堰塞湖抢险 走近后勤生命线上的“铁骑队”

堰塞湖應急搶險 村民自發組成鐵騎隊

11月3日17點15分許,西藏自治區江達縣波羅鄉白格村,原“10.11”山體滑坡點發生再次滑坡,金沙江再次被堰塞體阻斷。

一江之隔的甘孜州白玉縣,應急搶險隊伍立即行動起來。但始終有一個難題擺在面前。從白玉縣城前往堰塞體,普通車輛只能開到距離堰塞體約14公里遠的則巴村,剩下的路程,是7.5公里佈滿灌木叢的懸崖陡坡,以及近7公里沿著河床溯江而上的一片泥濘。

摩托車和徒步,是僅有的兩種通行方式。早在10月11日第一次白格堰塞湖險情時,則巴村和附近生公村的村民就是用摩托車將人員和物資送到前線。11月3日晚,村民們再次行動起來,將第一批搶險工作組人員送上了堰塞體。到11月4日,越來越多的人員和物資聚集到則巴村,前線指揮部專門在此設立了一個物資中轉站。

11月4日上午,39歲則巴村村民澤仁頓珠接到了村支書多吉的電話,“快回來幫忙。”掛了電話,澤仁頓珠立即跨上摩托車。當天,一支由則巴村、生公村村民和甘孜州森林應急滅火第五大隊組成的鐵騎隊正式成立了。滅火隊由67名隊員和12輛摩托車組成,村民的隊伍原計劃集結60輛摩托。“大家的熱情太高了,一聽說要參與救援,都主動報名,沒報上的還要鬧情緒。”絨蓋鄉黨委書記根忠翁姆說,最終兩個村總共有100餘輛摩托車加入了鐵騎隊。

保障金沙江堰塞湖抢险 走近后勤生命线上的“铁骑队”

3小時前行14公里 鐵騎隊艱難保障生命線

11月4日,澤仁頓珠在中轉站第一次接到任務,送一名搶險隊員和約50公斤的物資到堰塞體上。從則巴村出發鑽進灌木叢中,他才感受到路途的艱難。所謂的道路就是之前的人員和摩托車踩出來的“騾馬道”,最窄的地方只有約30釐米寬。張牙舞爪的灌木枝不時從臉上、手臂上劃過,路的兩邊要麼是陡坡,要麼就是幾米十幾米高的懸崖。為了確保安全,澤仁頓珠不敢開得太快,也不敢捏剎車把手,只有將雙腳懸空,隨時用腳來剎車。

好不容易騎到了江邊,剩下的約7公里路連摩托車也上不去了,“河床裡全是淤泥,摩托會陷進去。”澤仁頓珠只能丟下車子,揹著物資徒步到壩頂。一趟下來花了3個多小時。

隨後的幾天裡,鐵騎隊的隊員們就是用這種方式,將搶險人員和物資源源不斷地送到堰塞體上。

11月7日中午,最大的一次挑戰來了。鐵騎隊員們接到任務,要將一臺監控山體滑坡的邊坡雷達送上堰塞體。當看到這臺由4個部分組成的大傢伙時,村民巴登多吉有些發愁,“每個都有大茶几那麼大,100多公斤重,肯定是綁不上摩托車了。”

怎麼辦?只有靠人抬。包括巴登多吉在內的8名村民一起上陣,4人一組,用木棍和繩子做了一頂轎子,輪流抬著雷達徒步前行。從7日中午出發,直到第二天下午,才最終將雷達送到目的地。

保障金沙江堰塞湖抢险 走近后勤生命线上的“铁骑队”

多人受傷毫無怨言 謝絕報酬感恩救援

雖然路途艱難又危險,但沒有人有過一聲怨言。

11月3日,甘孜州森林應急滅火第五大隊隊員澤仁九麥在連續多次騎車運送人員物資後,雙手磨出了水泡。在醫務點,醫生說水泡已經開始感染潰爛,必須劃破包紮一下,而澤仁九麥卻對醫生說:“能不能不要包紮,要不然搬東西不方便。”在他的堅持下,醫生只給他簡單消了毒,他轉身就又投入到搬運物資的隊伍中。

水泡對鐵騎隊員們來說只是家常便飯。有兩名隊員在騎行過程中不慎摔倒,一名隊員做肩胛骨受傷,貼個膏藥又再次跨上摩托;一名隊員臉被擦傷,也是簡單處理一下又繼續上路。

據駐守在則巴村物資中轉站的白玉縣住房和城鄉規劃建設局副局長康清華介紹,在整個搶險救援過程中,鐵騎隊員們將42頂帳篷、1240床被蓋、100件大衣、12桶汽油、27桶柴油以及30噸食品和水送到了搶險一線,有力的保障了堰塞湖應急搶險行動。

鐵騎隊員特別是當地村民們的無私行動感動了不少搭乘摩托車的救援隊員和專家們,不少人都掏出錢想要表達謝意,但全部都被村民們拒絕了。

“之前黨和政府帶領我們脫貧攻堅,大家的日子越來越好了,發生這麼大的災難後,又第一時間趕來救援,保護我們的家園,我們做這點小事,真算不了什麼。”澤仁頓珠說。(白玉縣委中心報道組供圖)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