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兒園上市遇阻,這家國際學校宣佈完成A輪融資,擬三年後啟動IPO


幼兒園上市遇阻,這家國際學校宣佈完成A輪融資,擬三年後啟動IPO


幼兒園資本化遇阻,資本市場將轉向何方?國際學校不失為一個不錯的投資選擇。

昨天下午,格瑞思國際學校教育集團宣佈完成A輪融資,併發布3.0標準體系。

格瑞思國際教育集團創建於2014年,是集學前班、小學、初中、高中於一體的私立國際化學校,也是美國格瑞斯學校在中國的第一家授權學校。該校以國家課程標準要求的課程為主體,同時引入美國格瑞斯學校優質課程,以此打開學生的國際視野,提升學生的綜合素養。

目前,格瑞思國際學校教育集團已經在包括北京、天津在內的城市建立多所國際學校校區,同時與國外的近百所院校建立了深度的合作關係。格瑞思還在美國西雅圖、紐約、洛杉磯等地設立教育中心,為海外學生提供留學服務。

本輪格瑞思國際學校教育集團所獲融資將投向新校區租賃和整體配備、既有校區升級、教學研發、教學管理平臺系統以及高管核心員工的股權激勵。

據稱,2019年,格瑞思國際學校教育集團將實現教育教學升級、管理體系升級和學生人數增加三個目標。其中,在校生人數將達到500多人。同時,以三年後啟動IPO為目標,格瑞思教育集團未來三年融資與發展規劃是:於2018年12月份之前完成A輪資,2019年12月份完成B輪融資,爭取在2020年底實現營收3至5億元,淨利0.6至1億元的目標,於2021年正式啟動上市計劃。

格瑞思國際學校教育集團董事長劉柯表示,香港或者美國上市只是格瑞思的中期目標。未來10年,格瑞思國際學校教育集團將擴張到40至50個獨立校區,發展成為世界知名、全國一流、各地最好的私立國際化學校。


幼兒園上市遇阻,這家國際學校宣佈完成A輪融資,擬三年後啟動IPO


與國內眾多國際學校不同,格瑞思國際學校秉承“格物致知、睿思進取”的辦學理念和“中學為體、西學為用”的辦學方針,以國家課程標準要求的課程為主體,同時引入美國格瑞斯學校優質課程,培養“具有中國底蘊的世界公民”。

由中外教師密切合作的雙語教學是格瑞思國際化辦學的課堂模式。區別於其它雙語項目“兩張皮”式的教學模式,格瑞思要求中外方教師密切合作備課,合作承擔教育教學任務,以發揮中外方教師的各自優勢,以幫助學生獲取知識、掌握雙語、養成能力、體驗文化。

格瑞思國際學校(海淀)執行校長、格瑞思國際教育集團中美教育研究院副院長孫明亮表示,中國教育的國際化,必須更好植根中國優秀傳統文化,找到適合中國自己的教育解決方案。中國教育的最終目標,是培養有中國靈魂、世界眼光、國際視野能參與國際交流與競爭的中國公民。這也是格瑞思不斷升級管理標準體系的原因。

一直以來,K12領域存在巨大的剛性需求,因而成為最為“吸金”的“賽道”之一。目前,投資K12教育行業呈現五大利好:一、前景看好,教育產業需求強勁,值得長期看好,發展動力十足;二、規模巨大,市場規模超過100000億元,產業資產證券化水平不足5%,格局未定;三、盈利性強,毛利率高、預付款模式、現金流豐富充沛等;四、時機成熟,行業准入門檻低到整合洗牌期,精品內容和運營企業的頭部溢價效應明顯;五、政策利好,政策確定性相關文件出臺,教育機構資產證券化的法律障礙將大幅減小。

當前,在校外輔導培訓專項整治的大背景下,國內國際學校市場迎來爆發式增長,國際學校數量達到800多家。與此同時,民辦幼兒園資本化受阻,勢必進一步促使資本市場尋找更為穩定的投資“賽道”。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