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生不長,我要為自己築一間漂流在路上的家

轉自:流浪的荷包蛋

我們曾聊起兩個人的理想分別是什麼?他說,他想要時間和空間上的自由。我說,我喜歡家帶給我的穩定感,但我如果一個人,就去流浪。築建一間輪子上的"家"去流浪,對我們而言,是將我們身上的矛盾化解揉和成了一體。

買一輛商務風格的房車週末出遊沒問題,對於人生的一段旅途的陪伴,它太過草率。從一開始,就註定了這是一件折騰的事情。

這篇,我想寫寫我們的設計思路 — 如何在12平米空間內築造一個家。

一生不長,我要為自己築一間漂流在路上的家

這貨就是我們的改裝對象,考斯特中巴,5.99m*2.05m,算上駕駛艙內部空間不足12平米。

為生活設計:空間如何設計取決於人的生活形態。父母一輩喜歡很大的客廳,細分的空間。而青年公寓則喜歡通透,混合式的空間。這跟我們的日常社交,吃飯的習慣,在家工作,娛樂的需求都有緊密的關聯。房車僅僅12平米的空間,就更考量我們對自己生活的理解,對自己需求的把握。有時候,取悅自己難於取悅任何人。

一生不長,我要為自己築一間漂流在路上的家

動手設計前,先看下考斯特成品車的設計

· 後橫置床區域空間狹小,作為懶人沒法舒舒服服的躺床上讀書看片。

· 衛生間設計在車中部,有一面(衛生間)大牆豎在中間,影響空間通透性。

· 考斯特的頂部兩側是大圓弧,吊櫃空間被壓縮的幾乎只能放些零散物品。

視野的 通透性 和姿態的 舒適性 是接下來設計中我們要解決的關鍵詞。

一生不長,我要為自己築一間漂流在路上的家

先問自己兩個問題:

【我們在車裡做什麼?】

從瞭解我們怎麼吃,怎麼睡,怎麼坐開始 ——

吃:長期旅居一定要自己做飯,健康又經濟。廚房用品和做飯空間要足夠。

睡:兩個人睡一張大床,要睡得跟家裡一樣寬敞,沒有1.5m也要1.4m寬吧?

坐:1)為了符合公告要求必須設置6個朝前帶安全帶的座位。2)除了行駛中使用的卡座,還必須要和家裡一樣舒服的沙發——男友是個酒鬼,平日喜歡在沙發上喝酒看書倒頭睡覺,這個好習慣不能隨便改,為此,還認真的去宜家試了各種沙發,差點將家用大沙發搬進車裡來。

一生不長,我要為自己築一間漂流在路上的家

你說,我要個大沙發合理不

【我們準備帶哪些東西?】 這個問題決定了我們要設計多少儲物空間,不同類型的物品放在哪些空間合適。長期旅居在外,必不可少的換季衣物、換洗床品、薄厚被子…偶爾出去浪用的帳篷、皮划艇、睡袋…各種戶外室內適用的烹飪工具、餐具…排解無聊用的書、各種設備…以及留給每日儲存食物的空間。

那麼問題來了,在已經十分侷促的空間裡塞下6個座椅和座深90cm的雙人沙發,還有1米四的大床。再加上長期旅居在外需要大量儲物空間,點解?

方案逐漸形成——在有了基本的想法之後,我開始在紙上畫平面圖,以及用sketch up簡單建模:

一生不長,我要為自己築一間漂流在路上的家

經歷反覆討論修改,紙都已經花了,直到人搬進去住,還在改動局部結構。

一生不長,我要為自己築一間漂流在路上的家

初次上手SU,當時都還在上班,建的比較粗略,主要為了更直觀的體會空間感。

一生不長,我要為自己築一間漂流在路上的家

給廠家看的水電預留位置圖,但其實當初設計的都不太合理,在窗戶以下的位置不方便插拔。最後在床邊,書櫃,廚房操作檯幾個順手的位置固定了幾個方塊插線板,不顯眼又方便。

一生不長,我要為自己築一間漂流在路上的家

在家用美紋紙模擬設計方案在1:1空間裡的體驗。

這個階段就是利用一些直觀的技巧幫自己反覆推敲方案,讓自己有足夠的想象生活在這空間裡的感覺——然後"解藥"也隨之而來。

解藥1 :巧妙利用中排座椅的變化來滿足上牌和檢查要求。

在2-6座的公告前提下,上牌時登記為6座小客車,即4個常用座椅+2個可變化座椅的組合。除了主副駕駛和前排卡座,遇交警檢查時,可迅速將右邊的"床腳"變幻成2張座椅。

一生不長,我要為自己築一間漂流在路上的家

右側座椅設計的變化思路。

為了滿足我們各種對空間貪婪的需求和保留日常習慣的任性,我們取消了固定床,取而代之的是一張沙發床,晚上入睡前從沙發底下將木架拉出,和對面平放的座椅拼接形成一張1.85m*1.45m的大床。這一方案解決了同時需要6個座椅,沙發和大床的矛盾

一生不長,我要為自己築一間漂流在路上的家

左側床和右側座椅拼接思路。

一生不長,我要為自己築一間漂流在路上的家

左右兩邊拼成床後的效果。

解藥2 不同狀態下變化出不同的所需空間。

我們的房子雖然只有12個平米,但是家裡的活動空間一個都不能少:臥室,會客廳,陽臺,廚房,衛生間,儲物間,書房……聽起來不現實,但是空間的奧妙就在於可以在不同時間和狀態下疊加共用!

一生不長,我要為自己築一間漂流在路上的家

一生不長,我要為自己築一間漂流在路上的家

黑色小人代表兩個主要乘客,灰色小人代表臨時額外乘客。

這樣一來,車頭即是駕駛艙,又是陽臺,還是影音室;車中部是會客廳,茶室,書房,臥室和儲物間;車尾部是衛生間和廚房。

為安全設計:房車的配重設計是枯燥且最容易被忽略的,如果沒有在一開始就考慮到,可能嚴重的影響行車的安全性和舒適性。

一生不長,我要為自己築一間漂流在路上的家

整輛車最重的部件是水箱,電池,冰箱和備胎。我們在整個改裝過程中對電池進行了兩次移位,從最早全部壓在左邊,到移至前輪和其它重物(水箱、洗衣機等)呈均勻分佈,最終調整到沒有明顯的車身傾斜和行駛跑偏。

為樂趣設計 - 那些純手工、有溫度的小細節:

原本的工作佔據了我80%的生活,突然從工作中解放出來,讓我愛上自己動手做每一件事情,原來自己編織一張網,釘一顆螺絲都是那麼有樂趣,解決問題可以有那麼多奇妙的思路。

漁民的網:駕駛室的頂棚和衛生間的門上分別手工編織了漁網,駕駛室晾的衣服由陽光自然曬乾,而衛生間的門正對暖風機的出風口,冬天正好利用熱風來烘乾。

一生不長,我要為自己築一間漂流在路上的家

一生不長,我要為自己築一間漂流在路上的家

防摔設計:為了防止開車時,東西滿天飛或者發出乒呤乓啷的響聲,我用皮具的下腳料做了些用於穩固杯子酒瓶的容器。皮這種材質的優勢在於它在行車過程中可以消化掉搖晃的幅度和那些碰撞時發出的聲音。

一生不長,我要為自己築一間漂流在路上的家

一生不長,我要為自己築一間漂流在路上的家

一生不長,我要為自己築一間漂流在路上的家

性感小皮帶:將自己做的小皮帶用在"空氣吊櫃"和marshall的"座駕"上,後者是覺得這樣的逼裝的滿分,前者則是為了拓展吊櫃空間,解救那些無處安放的換季物品。

一生不長,我要為自己築一間漂流在路上的家

一生不長,我要為自己築一間漂流在路上的家

小空間大變化:日常作為"櫃門"的大紅簾子,洗完澡出來起到了"遮羞"的作用,而在睡覺時,也可以和廚房衛生間隔離開來,形成一個溫馨獨立的臥室小空間。

一生不長,我要為自己築一間漂流在路上的家

最後說下,其實想要房車不那麼像"商務車""列車",有點小技巧:

多用天然材質。

我們沒有像傳統車內裝飾那樣大量採用pu皮和仿木紋層板,大多數的櫃體採用的是新西蘭松木和實木多層板表面刷木漆,細節部分採用真皮做容器和綁帶。這樣在高溫的天氣下也不會散出難聞的臭味,甚至剛裝修完都可以直接拎包入住。

紡織品和綠植做點綴。

想要營造溫馨的感覺,紡織品一定是大功臣。換掉無聊的窗簾布,用麻繩做一些裝飾,給沙發鋪上沙灘巾,再配合幾個抱枕和小綠植,立馬提氣好幾個度。如果不想大費周章的整體改裝,用點小技巧也能達到好效果~

如果說整個設計過程是重新瞭解自己生活形態的過程,那麼動手改造就是重新學習生活技能的長征!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