擅長考試的中國學生,雅思成績為什麼一直全球倒數?

老兵東雷


這個有很多原因,比如說

1.考試體系的不同

中國國內應試教育目前還是考察知識居多,應用偏少,雖然這幾年有所改善,但是幾乎所有的考試,閱讀為王,口語是選做,所以只要會做題,會背單詞,基本就會過,因為總分過即可,而題型是選擇居多,不需要太多輸出。不過即使通過了高考,四六級考試,需要寫作、口語表達這些輸出內容的時候可能自己一句話都寫不對,說不出,你是否有這樣的體會呢?


而雅思考試是全方位能力和運用的測試,主觀題很多,然後強調聽說讀寫的均衡分,例如我們的口語如果不過關,即使其他分數很高,最後分數依然不高。在中國人的雅思分數中,閱讀分高,聽力其次,寫作和口語明顯分數偏低,按照均衡分算,寫作和口語拖後腿,所以最後分數並不高。


英語並不像別的學科,會了就會了,一旦脫離語言環境,三天不學可能就回到解放前。應試導向下,我們可能會大量背誦單詞和做題,一旦考試通過,則不會再去碰,所以考試和實際能力會脫節。由於雅思和國內考試體系的不同,國內考試厲害的學生,參加雅思考試不一定有同樣的發揮。


2.中國視覺型學習者居多

中文和英文屬於不同的語系,中文屬於漢藏語系,每一個字都是一個圖形,所以需要很強的視覺識別能力,而英文是聽力主導,除了小學3年級以前,我們的英語學習都是閱讀為主,很少強調聽力,聽力考試部分也非常簡單,這就導致我們閱讀很強,而聽力薰陶很少,一天可能10分鐘都不到。所以學生在國內閱讀為王的考試中可以遊刃有餘,而到雅思考試中,聽力分都不高。


3.其他影響因素

除了考試者本身面對不同考試的擅長面,我們還要看到排名中其他外在的影響因素,比如其他國家的英語水平接近母語,或者英語受教育程度非常高,例如歐洲大部分國家,而印度和非洲很多是英屬殖民地等。而中國能夠使用英語的環境少之又少,,除了考試是剛需,生活工作這些運用場景都不是剛需,需要非常自律,極大的努力和耐心才能克服環境帶來的影響。

還有比如我們學生在水平不夠的情況下,會反覆去考試來看多少進步,反而拉低了總體分數。


你覺得還有其他原因導致中國人雅思分數偏低嗎?


KK英語大爆炸


首先,這個前提並不成立。

雅思給出中國大陸地區2017年排名倒數第二,是什麼範圍?是全球前四十的雅思平均分排名啊。那就是說我們全球排名39啊,在兩百多個國家排名39,不算低啊!這裡面記得還有英語為國家語言的國家在裡面,什麼美國,澳大利亞,新西蘭等。

另外,不能只看不看平均分的差距。2017年中國平均分5.76,而前二十的只是6.1,不足0.5的差距,學生在四十題聽讀裡面多答對兩個都能跨越。簡單來說,哪怕排名差距二十名差距並不明顯(記得前十本來是英語為母語的國家哦)。

當然,我們有很多需要注意的地方來提高英語或者雅思,畢竟對比我們在英語培訓上的時間和金錢的花費,這樣的分數結果證明我們學習英語不算特別有效。

關於雅思不清楚的,有時間再給你們解答。祝各位烤鴨成功!



學術經理人大牛曾老師


哈哈哈 你這個問題 真的是外行了。中國雙語教學有限,很多國家雖然有自己的母語,但官方語言都是英語,你怎麼和人家競爭呀。再說,雅思現在多慌你不知道嘛,好多中國雅思名師已經把雅思考試摸得透透的了。押題準得讓人驚呆下巴,考滿分都大有人在。目前說國際考試唯一沒被攻克的是託福。我當年雅思找了補習班花了幾萬惡補,立竿見影。所以樓主這個問題,不能去看基數,國人多基數大還有好多敗家孩子什麼都不會就是去考試的,真的不能這麼比較。


安靜的看著不說話520


雅思考試分四部分,對於中國考生來說,口語和寫作是軟肋,需要採用與現行的備考方式完全不一樣的方式準備。現行的備考方法不當,如,考前背模板、準備句型和詞彙、題海戰術,模擬考試等。雅思考試不盡人意根本原因是沒有能克服文化差異所致。中國文化習慣於整體感知、意象思維和類比推理,而西方文化則更傾向於細部感知、理性思維和邏輯推理。兩種不同的文化決定了思維的不同,思維的不同對語言的影響極大。中文寫作講究行文如流水,靠內在的語義手段來連接句子、少用表示邏輯關係的連接語。而英文寫作強調外在邏輯形式的文字,從句法到篇章都強調演繹和推理,語句各成分的相互連接常用連接詞語或各種語言連接手段,以表示其結構關係。用中文寫作的思路來用英語會話和英文作文容易犯以下的錯誤。

1、段落沒有主題句或主題句不明顯,主題思想沒放在顯眼的地方,沒有清楚地表達自己的觀點;

2、組織混亂。中文寫作的邏輯關係往往暗含在語義裡,所以中國學生用英文寫作時,往往使用連接詞,段落像句子的堆砌,英文寫作不接受只可意會不可言傳的內容。

3、批判思維的缺失。西方教育,非常注重對孩子思考能力的培養。獨立思考能力是批判性思維的基礎,批判性思維要求對信息數據抽絲剝繭,對各種可能性進行邏輯分析和評估,形成自己對事情的看法,找到解決問題的最佳途徑。具備批判性思維的孩子,對於任何一個觀點,第一反應不是照單全收,而是要謹慎求證。因此他們能保持獨立思考,不會人云亦云。這不僅是西方教育非常重視培養的一種能力,在國內外語課堂的軟肋。培養孩子的“批判性思維”能力要一改只接受標準答案的習慣,要學會考慮任何其他可能性。批判性思維的培養需要學會區分“事實”和“觀點”的不同。事實是能被證明是真還是假的一段陳述;而觀點,是表達一種信念、感覺、看法的陳述,每個人的觀點可以不同,但事實不能不同。很多時候,爭論的其實是觀點,而不是事實。觀點是很難爭論出誰對誰錯的,而事實,很多時候是有可能去證明真假的。批判性思維不等於“挑刺”

批判性思維是一種建構性的思維,一種實踐取向的思維,當然,也是一種具有質疑與反駁傾向的思維。這種質疑與反駁首先是“理性”的,它不以肯定或否定為目的,而以合理的判斷為宗旨,以建構與發展為方向。批判性思維質疑與反駁是基於實證與邏輯的,是基於自我反思與理性思維。

雅思中存在深入的“中式思維”,要向批判性思維轉變最好找幾篇外國人寫的範文,仔細研究他們是怎麼組織語言、如何發展自己的觀點,學習別人的邏輯思維模式的,之後自己要多加練習,儘量走出中文模式指導下的英文寫作的誤區。有條件的可以請外教教寫作和口語,在實戰中學會不同文化的思維方式。


八零前七零後70863171


雅思考試是在學生出國留學或工作或其他原因發生前進行的一門考試,主要目的是為了瞭解參加考試人員的英語水平,能夠保證出國後不至於什麼也聽不懂。

中國學生擅長考試,但在雅思這一塊兒還確實需要提高,因為中國人注重筆試,應試教育,但雅思考試主要考查英語這門語言的掌握程度,更主要是測語言的使用能力,中國注重讀和寫,在聽和說上面比較薄弱。

所以考試方面,聽說會拉分,拉低了整個考試結果。


花栗鼠頻道


其次,雅思考試在亞洲地區普遍有壓分的情況,這也是創收的方式。


時光族長


這是一個非常簡單的問題。

就算成績再厲害,厲害之處也在於答題技巧而已。說到真正的實力的話,還是要跟實踐相掛鉤的,比如,聽與說的能力,聽又聽不懂,說又說不出口,結果只會寫,或者閱讀,誰會願意跟一個啞巴溝通呢,誰又會浪費時間去跟一個啞巴認識呢。


葵優


怎麼會傻到問為啥考不過人家母語這種問題


gflys


我有個朋友的孩子以為去了國外雅思好考,結果讀了一年半,從5.5考到6。


柳浪聞鶯哦


中國人學英語都是啞巴英語不注重聽說能力培養!不看原版電影及書籍!你說能通過嗎?再者教育機構也不教只教答題技巧,這種考出的學生到了國外也聽不懂最終還是退學的居多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