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帶一路”給中國和東盟互利共贏帶來新機遇

本報記者 郭錦輝

“一帶一路”順應了時代發展潮流和全球治理體系變革的內在要求。11月15日到16日,清華大學第二屆“一帶一路”合作論壇暨第十屆啟迪創新論壇在廣西南寧舉辦。論壇以“‘一帶一路’下的中國—東盟合作共贏——新思辨新機遇新格局”為主題,來自中國和東盟地區的百餘位政府領導、業界領袖、專家學者、創新先鋒共話創新合作。

“一帶一路”:東盟和中國合作升級潛力巨大

清華大學黨委原副書記胡顯章說,當前,全球經濟的發展受到嚴峻的挑戰,“一帶一路”顯示出越來越重要的影響力。構建“一帶一路”的倡議及其核心理唸的影響力已經波及全世界。東盟是“一帶一路”的重點地區,“一帶一路”倡議與東盟國家發展戰略實行對接,建設更為緊密的中國—東盟命運共同體,必將為今後的發展帶來難得的機遇。

中國電子信息行業聯合會會長、原信息產業部部長王旭東認為,站在新的歷史起點,需要提升戰略視野,加強產業鏈上下游的合作,政產學研共同發力。希望各方聚集優勢資源,健全合作機制,為“一帶一路”信息化的建設提供更多的解決方案,更好地推動“一帶一路”向高質量發展轉變。

中聯部原副部長、中國人民爭取和平與裁軍協會副會長於洪君認為,“一帶一路”建設,開闢出了中國與世界聯動發展、融合發展的嶄新格局,越來越多的國家和國際組織與中國簽署有關“一帶一路”的合作文件,中國與時代同行,世界與中國同在的人類歷史新階段已經到來。

緬甸聯邦共和國駐華大使館公使Mr.Han Win Aung希望中國和東盟之間未來能夠取得更長久的進展,雙方面臨的是更多的新的契機和機會。目前,中國和東盟合作已有15年的歷史,已經取得了輝煌的成果。未來,東盟和中國之間可以做更多合作和探索。

中國—東盟商務理事會執行理事長許寧寧表示,《中國—東盟戰略伙伴關係2030年願景》的通過,為中國和東盟未來發展目標、方向、重要舉措達成了重要國際共識。中國—東盟自由貿易區還有升級的空間,“一帶一路”建設與東盟共同體建設的對接也大有可為。

“一帶一路”促進中國和東盟共同創新發展

在新的國際形勢下,如何展開和深化“一帶一路”框架下的新合作,實現互利共贏的發展?專家普遍認為,“一帶一路”下,中國和東盟合作共贏面臨諸多機遇,未來要以創新合作促進中國與東盟各國發展,攜手共進,共達新時代背景下的新願景。

中國—東盟科技產業合作委員會東盟方主席卡瑪魯汀說:“在東南亞或者是在東盟區域裡,中國扮演的角色尤為重要,我們一直非常期待能夠和中國在此領域裡進行通力合作。值得一提的是,我們希望能夠深化和中國科技方面的合作,從而可以引領我們自己國家的科技方面的創新以及發展,當然也可以幫助我們發展其他的領域,包括我們國家的農業、經濟、化工行業、貿易行業等。”

老撾人民民主共和國駐華大使館一等秘書翁泰·賽雅翁坦言,“一帶一路”確實對中國和老撾之間的合作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中老是邊境國家,長期以來是非常友好的睦鄰關係,目前也達成了充分協作的友好關係。在未來,希望能夠持續借助於“一帶一路”的項目,更好地加強合作,特別是在人文交流,還有經濟社會的發展各個層面都能夠進行更深入地合作。

啟迪控股董事長王濟武說,啟迪控股是中國最大的科技服務集團,培育了大量戰略性新興產業和企業,形成集群式創新的業務模式。他認為,“一帶一路”的建設重在科技、首在東盟。啟迪控股在國內的廣西、雲南、香港建設了前沿創新基地。在國外,加強對歐洲的佈局,並正與俄羅斯合作建立啟迪科技園。未來會繼續積極實踐“一帶一路”倡議。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