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FI杂谈」毁灭HIFI发烧世界观

【HIFI杂谈】毁灭HIFI发烧世界观

润丰名线坊




经过几十年各种宣传的熏陶,一般我们发烧友的世界观是这样的:

1、24/192音频格式动态更大,CD是96dB, 24/192是144dB。

2、24/192音频格式超高频更好,CD是20K出头,24/192是96K,实际至少也有40多K。

3、24/192音频格式声音更细腻精确,CD高频尖锐粗糙,24/192高频顺滑柔暖,有模拟味。

所以,16/44格式的CD就是”各种烂,各种有损,各种数码味,各种没法听,各种过时,和高码的24/192比起来一无是处,一耳朵的区别。神马,你听不出?那是你的器材不行啊。


「HIFI杂谈」毁灭HIFI发烧世界观



但事实真是如此吗?

1、CD格式的96dB动态范围已经足够,再提高你也听不出,更何况还有抖动大法。你家里深夜最安静的时候的背景噪音也有接近40dB, 正常听音乐的时间的噪音更高。在这样的环境下,你想用足CD的96dB动态范围,那么你的音响最高的输出将达到130-140dB, 基本上和你把耳朵贴到歼20发动机上的感受差不多了。

这还是只是理论数据,事实上几乎所有的软件,包括HIEND发烧软件的实际制作动态都远远小于96dB。高比特所带来的更高动态,在消费回放领域没有任何意义。但是话说回来,在录音混音时高动态范围还是很有好处的,事实上很多大公司早在90年代初就开始使用20比特或者更高的采样精度。不过这是唱片公司的事情,作为消费者的您如果只有放音乐的需求,那么可以不用关心。

2、超声波看上去很美,但是你听不到,而且还会带来意想不到的副作用。是否真的听得到或者感知得到,这个在我上一个帖子中已经讨论了很多了,有兴趣的朋友请移步。这里需要指出的是,电声器材在回放高频和超高频的时候会引入很多的IMD,这种互调失真会影响到可闻频谱范围内的回放,也就是说超声波有点“成事不足,败事有余”了。这同时也是有朋友坚持说能感受到超声波的原因之一。

3、第3点就要彻底毁世界观了:CD格式的高频其实并没有大多数人想象中的粗糙和锯齿,而是完整的波形回放。看到这里您一定会说,傻子都知道44.1KHz的采样频率放到15K或者20K的高频正弦波上,每个周期才2,3个采样点,和低频比起来差太多了,怎么可能高保真嘛。

网上有那么多示意图,CD还原出来的波形都是惨不忍睹的锯齿状,怎么比得上原始顺滑的模拟波形嘛。其实,真理是:所有低于奈奎斯特频率(采样频率/2)的模拟信号在采样过过程中都被完美而且完全的收录,一个很高的或者无穷高的采样频率是不需要的。采样不会影响频率响应和相位。经过数字采样的模拟信号可以被完整地重建,并且是顺滑的,而且时序(相位)也不会有改变。换句话说就是,更高的采样频率在CD格式已经覆盖的音频频率范围内,并不会带来更高的保真度。这就是数学的魅力,除非哪一天奈奎斯特定理被推翻了。

您在网上看到的所谓锯齿状的波形图并不假,但是只是一个“示意图“而已,并不能代表最终DA后波形还原的真实情况。这就好比我们小时候在物理课上学到的那个经典的原子模型。对了,就是那中间有个核,周围有三个电子在三根轨道上完美运行的啥啥啥。长大后,懂了些量子理论就会明白,这个模型具有相当大的问题,很容易产生严重的误导。当然了,采样还会有别的问题,但是就CD采样率和192比较而言,以上的说法是成立的。

使用CD格式进行AD和DA还原后的模拟波形,不管是1KHz, 还是20KHz的模拟波形,都没有任何的锯齿,都是完美的波形重现。测试用器材是:HP3325模拟信发,Tektronix 2246模拟示波器,HP3585模拟频谱仪,10年前价值300美元的某电脑数字interface接口当作ADC和DAC之用,以及一台普通笔记本。选择模拟仪器是为了杜绝额外的数字转化处理带来的不确定,如果有人认为这很重要的话。


「HIFI杂谈」毁灭HIFI发烧世界观



那么为什么很多朋友能明显听出24/192比CD更好呢?

其实没有错,不过更确切地说应该是24192和CD确实有听感上的区别。

1、不同的master母带。

2、同一台解码器播放不同高低码率的性能不一定相同, 可能是设计成本所限,也可能是故意而为之。技术上的原因可能是滤波器的设计(等),这个滤波器可谓是解码器设计上的重中之重,特别是对于CD格式而言。

3、额外的超高音一定会带来额外的IMD失真,而且会落在听觉范围内。

4、自己用电脑把24192文件降频成CD格式时没有注意clip等问题。

5、带有心理暗示的比较试听。

6、不够严谨的ABX盲听,包括没有仪器校正的音量等。


「HIFI杂谈」毁灭HIFI发烧世界观



当然了,也不是说我们就要全盘否定24/192,在录音和混音过程中,高比特可以提供重要的自由调节处理空间,高实际采样率可以使A/D效果更好,当然了过采样技术也能达到同样的效果。本文只是想说明在最终消费者回播领域,24/192很可能是无意义的,并且可能是有害音质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