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蒙古地理標誌產品——清水河黃米

清水河黃米產地為內蒙古自治區呼和浩特市清水河縣境內,地處內蒙古自治區中部,呼和浩特市最南端,內蒙、陝西、山西三省交界處。縣境南北長85公里,東西寬80公里,總土地面積2859平方公里,耕地面積94萬畝,95%以上的耕地為坡梁旱地,是典型的旱作雨養農業區。全縣年均種植清水河黃米8萬畝,總產量達3200萬斤,年產值達1.5億元。

內蒙古地理標誌產品——清水河黃米

內蒙古地理標誌產品——清水河黃米

據《清水河縣誌》記載,1950年前,當地黍子品種有紫秸杆黃黍子、紫秸杆白黍子等農家品種。黍子加工去皮即為黃米,當地居民用來釀米酒,或者做成涼糕,是農曆端午節的傳統食品。黃米磨成面後,蒸熟做成糕,用當地的胡油炸製成為油炸糕,也是當地居民很講究的食品。

內蒙古地理標誌產品——清水河黃米

內蒙古地理標誌產品——清水河黃米

內蒙古地理標誌產品——清水河黃米

內蒙古地理標誌產品——清水河黃米

清水河黃米風味獨特、米色清新、營養豐富,由於清水河縣獨特的地理、土壤、氣候以及無汙染的自然環境,為各種營養物質的積累提供了有利條件,因此清水河黃米的品質大大高於周邊其他地區的黃米品質。

內蒙古地理標誌產品——清水河黃米

內蒙古地理標誌產品——清水河黃米

清水河黃米的特定品質

1、外觀:顆粒較大,米色清新,呈淺黃色,顆粒均勻飽滿;

2、口感:香甜粘軟,精粘度高,潤滑可口;

3、含有人體必需的8種氨基酸、澱粉、脂肪、維生素和微量元素,特別是蛋白質含量相當高,一般在13.6%,最高可達17.9%。黃米的綜合營養價值對人體具有明顯的保健功效。

4、具有一定的藥性,黃米味甘、性微寒,具有益陰、利肺、利大腸之功效;黃米飯可治陽盛陰虛,夜不得眠,久洩胃弱,療凍瘡、疥瘡、毒熱、毒腫等症。

內蒙古地理標誌產品——清水河黃米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