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蒙古地理標誌產品——科爾沁蒙古餡餅

蒙古餡餅是科爾沁一種傳統的特色美食,在內蒙古通遼市民族飲食文化中佔有重要地位。2002年,“科爾沁蒙古餡餅”被評為“內蒙古名點”,2012年在黃河美食節上獲“中國名點”榮譽稱號。通遼市餐飲與飯店行業協會於2012年10月24日成功製作出中國最大的“科爾沁蒙古餡餅”,並取得上海大世界“基尼斯”總部的認證。至此,歷經四百餘年傳承的“科爾沁蒙古餡餅”譽滿中華,成為餐飲界的標誌性美食。2016年,原國家質檢總局批准對“科爾沁蒙古餡餅”實施地理標誌產品保護。

內蒙古地理標誌產品——科爾沁蒙古餡餅

中國最大的“科爾沁蒙古餡餅”

蒙古餡餅的誕生有800年的歷史。相傳800多年前,科爾沁始祖哈布圖哈薩爾晚年喜愛麵食“兀都麻(燒餅)”,後來,王府中的廚師借鑑中原地區蔥油餅的製作方法,以小麥面做皮,用牛羊肉為餡,手工壓制成餅,兩面煎至金黃色,使之外皮酥香軟糯,肉餡鮮嫩清香。哈薩爾食後大悅,名之為“沙粒餑餑(餡餅)”。400年後,這種食品隨著部落的遷徙,被哈薩爾的後裔帶到科爾沁草原廣泛流傳,被稱為“科爾沁蒙古餡餅”。歷史上,“科爾沁蒙古餡餅”曾經是“大清國母”孝莊文皇后和康熙、乾隆皇帝的最愛美食。由於它歷史悠久、製作獨特,酥軟香嫩、營養豐富,經過幾代人的傳承發展,已經成為科爾沁草原上的各族人民喜愛的食品。

內蒙古地理標誌產品——科爾沁蒙古餡餅

內蒙古地理標誌產品——科爾沁蒙古餡餅

“科爾沁蒙古餡餅”面坯選用優質小麥粉,餡心料以科爾沁黃牛肉為主,也有素菜、羊肉或混合餡心,全部為綠色天然有機原料。面坯調製較軟後經幾十分鐘餳面過程,製作成型分為輔以乾麵和以淨油兩種手法,兩面烙制、兩面刷油烙至金黃油亮,達到皮薄透明、質地酥軟的品質指標。

“科爾沁蒙古餡餅”是生活在科爾沁草原上的各族人民共同創造並傳承與發展的特色麵點食品,擁有濃厚的草原文化底蘊,是科爾沁草原飲食文化中的一張金色的名片。

內蒙古地理標誌產品——科爾沁蒙古餡餅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