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蒙古地理標誌產品——阿拉善肉蓯蓉

內蒙古地理標誌產品——阿拉善肉蓯蓉

荒漠肉蓯蓉是隻生長在中國內蒙古阿拉善地區巴丹吉林沙漠野生肉蓯蓉和騰格裡沙漠腹地區的一種非常奇特的珍稀野生草本植物,多年生長在零下20至零上50度素有“死亡之海”乾旱少雨的沙漠腹地,且數十年不出地面能夠存活。擁有“超旱生植物”之王的美稱。荒漠肉蓯蓉含有豐富的生物鹼、結晶性的中性物質、氨基酸、微量元素、維生素等。荒漠肉蓯蓉所含的阿拉善肉蓯蓉甙更是其它植物所沒有,它是延緩衰老最有效的成分。肉蓯蓉與其他藥材不同的是,它不是生長在深山老林,也不是生長在荒丘原野,而是生長在我國內蒙古西部一望無際、乾旱少雨的大沙漠之中。主產於巴丹吉林沙漠、騰格裡沙漠和烏蘭布和沙漠深處。是一種純天然、無汙染的野生綠色植物。它外型奇特,身披鱗片狀“盔甲”,身子象圓圓的柱子,植株高達40-100釐米,最重者一株可達10公斤。生長几十年的蓯蓉王十分罕見。剛出土的嫩肉蓯蓉,具有充足的水分和養分,是採集的良好季節。如果任其生長下去,消耗了體內的大量水分和養分,就失去了應有的經濟價值。鮮嫩的肉蓯蓉,削去鱗狀外皮,就是白色甜脆的肉質,並含有大量的乳汁,是沙區人們喜食的生食品。 

內蒙古地理標誌產品——阿拉善肉蓯蓉

存活環境: 極其惡劣的存活環境,造就了肉蓯蓉卓越的奇特功效。它寄生於沙漠植物梭梭根部,荒漠肉蓯蓉小如塵埃地種子在沙漠中可以存活幾十年不死,隨著沙丘的移動被埋入浩瀚的沙漠之中。期待著極其渺茫的生存希望,維有遇到梭梭的根系,它會寄生在梭梭根部生成孢子,依靠梭梭的養分,發育生長。最少3至5年才能長成,植株20至100釐米不等最重者一株可達十公斤,(每7公斤可涼曬1公斤幹蓯蓉).以每年3-5月間採挖的最好。

內蒙古地理標誌產品——阿拉善肉蓯蓉

保護價值: 肉蓯蓉為名貴中藥,有經濟價值。它也是古地中海殘遺植物,對於研究亞洲中部荒漠植物區系具有一定的科學價值。瀕危種。肉蓯蓉由於被大量採挖,其數量已急劇減少。據調查,每千株寄生植物梭梭中,僅有7株肉蓯蓉。又因梭梭是駱駝的優良飼料和當地群眾的燃料,因此過度放牧和大量砍挖梭梭,也促使肉蓯蓉處於臨危的境地。 肉蓯蓉,又稱地精,是當前世界上頻臨滅絕的物種,藥用價值極高,素有“沙漠人參”的美譽,是中國所發現的60多種補益中藥中品位最高的藥物,含有大量氨基酸、胱氨酸、維生素和礦物質珍稀營養滋補成份。它與人參,鹿茸一起被列為中國三大補藥。

內蒙古地理標誌產品——阿拉善肉蓯蓉

肉蓯蓉食用方法:正確的食用方法能使肉蓯蓉的功效發揮到極致

1.煮泡:煮水當茶喝,每次下超過6-8克,而不是用開水泡著喝,些信用方法能夠使肉蓯蓉功效發揮到極致而且簡捷方便。通常,肉蓯蓉一次要煮6-10分鐘,注意要用文火,煮沸時間短,水開後要馬上喝,邊喝邊添水,在肉蓯蓉水顏色最深的時候是營養最豐富的時候,這個時候的水一定不要浪費。通常肉蓯蓉水會經歷一個由淡到濃再轉的過程,佘味也很綿長。在肉蓯蓉水變淡直至呈現白色的時候就不要喝了,可以把肉蓯蓉吃掉。一壺肉蓯蓉能喝上至少半小時,添水4-6次,可適量加入蔗糖、蜂蜜服用。

內蒙古地理標誌產品——阿拉善肉蓯蓉

2.泡酒:泡酒服用每200克,泡白酒3000克,宜適用50度-60度純糧酒,泡7-15天后飲用,每次10-30毫升。用於嗵虛陽痿。

內蒙古地理標誌產品——阿拉善肉蓯蓉

3.肉蓯蓉燉肉:每公斤畜、禽、魚、肉放入本品20克同煮即可,亦可作為食品輔料食用。

內蒙古地理標誌產品——阿拉善肉蓯蓉

4.煲湯:針對老年人體質虛,體倦乏力,性功能減退等症壯可以用肉蓯蓉片20克,牛羊肉300克,加水適量,燉煮1-2小時,分數次食肉喝湯。

內蒙古地理標誌產品——阿拉善肉蓯蓉

5.煮粥: 病後體虛,全身無力。消化不良者,肉蓯蓉10克,大米100克,加水適量,煮粥食用,有補腎陽,潤五臟,養血潤燥的功效,適用於腎陽不足,精血虧損所致的皮膚暗黑,面部色素沉著,腰膝痠軟,腸燥便秘等。

內蒙古地理標誌產品——阿拉善肉蓯蓉


分享到:


相關文章: